HOME> 分齡教養> 幼兒生活教養> 當孩子有情緒時,該怎麼應對呢?

當孩子有情緒時,該怎麼應對呢?

(2020.09更新)焦慮.耍賴.人來瘋處理法 幼兒的情緒取決於先天性格的本質,以及後天與人建立的關係。事實上,嬰兒出生後便有自己的脾氣(稱之為「氣質」),然後慢慢與最親密的人,如媽媽、爸爸、保母等建立依附關係──這是日後情緒發展的重要基石。父母若能夠明白幼兒情緒的發展,和表達情緒的真正原因何在,則能有效解決幼兒情緒,也不再擔心他鬧情緒。

情緒其來有自

位於腦部中央「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中的杏仁核(amygdala),是支配情緒的主要部分。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黃雅芬表示,嬰兒出生時基本上已經具備基本「情感硬體」,也就是些與情緒有關的生理構造。然而,「情感軟體」尚未成熟,因為掌控情緒的杏仁核和腦部其他構造一樣,同時受到了先天以及後天因素的影響,所以,嬰幼兒在成長過程中,也會不斷透過觀察與模仿他人,而刺激自己的腦部發展,腦中的神經突觸(synapses)會逐漸增加,神經細胞之間的傳導會更有效率,孩子的情緒感受與表達能力得以日益豐富且更加細膩。

有情緒,不是孩子的錯!

了解情緒來由後,父母必須清楚幼兒情緒不全然是受先天影響,後天的外在環境刺激、父母教養方式,也都左右著其情緒功能發展,影響其日後的情感解讀及掌控。因此,在嬰幼兒時期,父母必須特別注意自己與家人互動的情感表現,以免提供幼兒不當學習經驗。

國內外的研究皆顯示,嬰幼兒時期影響幼兒情緒因素包括:環境、照顧者教養方法、親子互動關係,以及孩子身心發展狀況等。黃雅芬醫師提到,像發展遲緩、過動、自閉的孩子,因先天受制身心發展緣故,通常比較容易出現情緒問題,父母必須更加留意特殊幼兒的情緒狀態,並且細心處理,才能有效協助幼兒情緒發展。

掌握改善情緒重點

情緒表達其實是腦功能的一種自然表現,正如同大腦可支配肢體運動一般。黃雅芬醫師表示,幼兒鬧情緒並不一定都是大問題,處理方式須仰賴透過觀察,確認他鬧情緒的原因,然後思考孩子情緒反應是否符合其本身發展程度,再根據可能原因採取有效處理方法,以排解幼兒情緒困擾。要能成功解決幼兒情緒問題,除排除當下情緒反應,更重要的是須找出幼兒鬧情緒的問題所在。

一般而言,處理幼兒情緒必須耗費相當大的耐心。當他鬧情緒時,照顧者必須一邊處理情緒,一邊觀察並尋找引發情緒爆發的癥結點。大致上,年紀較小的嬰兒鬧情緒,多半是生理需求未被滿足,或是身體有病痛,抑或希望獲得照顧者更多的愛;但是當孩子愈來愈大,思考能力更加成熟,父母則須仔細推敲鬧情緒的前因後果,才能真正有效協助幼兒解決情緒問題。

想要正確了解幼兒情緒問題,並且解決它,黃雅芬醫師建議,可從「行為」、「認知」、及「情緒」等3個環環相扣的面向分析。當孩子語言能力不足以表達他的想法或需要時,往往會選擇以行為或情緒和他人溝通,但此種表達方式並不明確,家長常沒辦法理解孩子真正想要表達的為何,而容易產生溝通障礙。例如一個孩子想睡覺,但他不會講,只是不斷哭鬧,家長以為他是故意搗蛋而加以責罵,或者誤以為孩子肚子餓想吃東西,泡牛奶給他喝卻被生氣地推開,於是親子間的衝突愈演愈烈,更加深彼此的挫折感。

改善幼兒情緒重點

特殊幼兒.完全情緒處理法則

對於大多數幼兒而言,情緒表現是傳達自我想法的一種方式,當語言能力愈來愈進步,情緒控制也沒有太大問題時,他們會漸漸懂得運用語言進行更有效的意見表達,情緒激動的情形也就隨之減少。
不過,父母必須特別留意的是,對於自閉兒、過動兒、發展遲緩兒等特殊狀況者而言,因為其生理與心理的發展速度不同於一般幼兒,自然也會有不同的情緒表達方式。面對特殊幼兒的情緒反應時,父母必須更耐得住性子,也要更細心觀察其情緒變化。當父母能夠正確了解幼兒本身的性格和情緒反應模式,才能以正面角度看待幼兒情緒。

自閉兒

黃雅芬醫師表示,自閉兒性格本質多半較固執,且以自我為中心,做事喜歡順著自己的步調進行,如果一件事情的順序突然被打亂,不論是他自己造成,或是外來因素,情緒皆會大受影響。
改善自閉幼兒情緒的最佳方式是,父母必須先接受孩子的情緒確實比一般幼兒不穩定,應避免過度期待他能夠自我控制情緒,並制定符合孩子發展狀況的情緒控制標準。此外,合理範圍內可順從幼兒自己的做事規則,若是不得不改變的事情,家長應該「事先」告知幼兒,讓孩子先做好面對變動的心理準備,將可減緩幼兒的後續情緒反應。

發展遲緩兒

發展遲緩兒的情緒表達,可能過多或過少,父母必須細心掌握其情緒發展的進度。基本上,情緒的表達與其他心智能力的成熟度密切相關,換句話說,當幼兒生理發展尚未達到某個階段,情緒發展也無法達成,因此,父母在觀察與處理遲緩兒的情緒時,不能只以孩子的生理年齡做為判斷標準,應該還要輔以他的整體發展程度,才不會為孩子設定過高的標準,而增加親子間的衝突,也對孩子的情緒發展帶來更多不利的因素。

過動兒

財團法人恩主公醫院心身醫學科臨床心理師彭兆禎表示,其實過動兒容易產生的問題不外乎: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衝動與活動量大,因此,他會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大會控制自我、情緒起伏大且易動怒。當他進入團體生活時,常會因違反團體規則而被處罰,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其自信心不足,彭兆禎建議,家長和師長必須了解,過動兒並非自發性的情緒起伏大,是因為生理問題造成其衝動控制異常,倘若大家能夠給予多一點包容,其實問題不會一再擴大。
此外,他也提到,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現今兒童心理疾病中,唯一能以藥物輔助者,且藥物對於病症控制效用極大,有助減少幼兒往後人際關係發展困難等問題。

難搞的兩歲兒

黃雅芬醫師提到,家長或許也會發現,幼兒在2~3歲時,情緒控管能力會明顯變差,即便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會引發幼兒有激烈的情緒反應,常讓父母感到不知所措,彷彿怎麼做都不對,因此,一般常用「The Terrible Two(難搞的兩歲兒)」形容這個時期的孩子。她表示,其實這多半是正常心理發展過程,2歲左右的孩子特別渴望尋求生理動作的獨立,儘管什麼都做不好,但又什麼事都想要自己嘗試,因此大人常覺得他們很難伺候,一不小心就造成親子關係緊張。

不過,黃雅芬醫師提醒父母,此時需特別留意並且觀察幼兒情緒,不要過度放任讓他無理取鬧,也不要強行壓抑他(她)的所有行動,因為這樣反而可能間接促成幼兒的暴躁程度。她指出,此時期孩子的心理發展任務是,藉由獨力完成一些事情來建立自信心。所以,家長在教養幼兒時,必須適時的「提供選擇性」,在父母容許的安全範圍內,讓孩子可參與決定、執行一些和自己有關的事情,例如:出門要穿3套衣服中的哪一套、親子將一起閱讀4本故事書中的哪一本、要吃飯還是麵等。

兒童情緒發展里程表

常見幼兒情緒處理法

根據黃雅芬醫師指出,幼兒情緒發展過程中,有3種情況最為常見,也最常讓父母不知該如何是好,透過以下改善建議,幫助父母有效解決bobo情緒問題。

焦慮

有情緒,不是孩子的錯!

在幼兒情緒發展過程中,焦慮問題相當常見。大致上,幼兒5個月大~1歲時會開始出現「陌生人焦慮」現象,到了1~2歲則會開始出現與主要照顧者的「分離焦慮」現象,只要一沒見到父母就會開始哭鬧並且感到不安。黃雅芬醫師說,這是正常情緒發展現象,一般而言,進幼兒園1個月後,分離焦慮就該逐漸改善,倘若時間持續太久且未見改善,父母就需帶孩子就醫評估。

【專家建議】

造成幼兒嚴重分離焦慮原因,多半與幼兒生活環境以及親子互動有關,一般來說,若家長平日過於保護,凡事都幫孩子處理好,很少給他自己做的機會,很容易造成幼兒依賴心過重,自然很難與父母分開。但另一方面,親子互動若是過於疏離,根據臨床觀察發現,幼兒可能因為過度渴望父母的愛與關注,而比其他同齡孩子出現更嚴重的分離焦慮,父母在此時應特別注意幼兒的情感需求,給予其充分的愛。

彭兆禎表示,若幼兒先天氣質較為纖細、敏感,那麼,焦慮情況也可能會較為嚴重,建議父母不要用過度嚴厲的方式糾正幼兒,以免加劇幼兒焦慮現象。一般來說,焦慮有許多變形,如分離焦慮、拒學症、特定畏懼症、社交恐懼症等,假設幼兒情況已嚴重到會影響與人正常互動或是社會功能的話,則建議採取治療方式。

就醫學角度來看,6歲以前的幼兒並不建議用藥,反倒多是採用心理學方式治療,成效大多不錯。方式可分2種──「洪水法」和「系統減敏感法」,前者是假設幼兒怕蛇,就1次讓孩子看很多蛇,往後當幼兒只看見1、2隻時,恐懼感即會下降,不過,他表示,這種方式過於殘忍,一般會採取後者,用漸進的方式改善幼兒問題,比如幼兒有分離焦慮症,一開始就學時,需要父母坐在一旁陪讀,但每天逐漸拉遠一點距離,直到孩子可以自己上學為止。

耍賴

有情緒,不是孩子的錯!

黃雅芬醫師表示,多數孩子起初表現出「耍賴」情緒反應,是希望表達「反叛」的想法,並且獲得家長注意,畢竟人是社會性動物,皆渴求能夠得到他人的關心和注意。不過,她提醒父母,倘若幼兒長期持續以這種行為索取他希望獲得的人、事、物,有可能是因為幼兒不懂如何利用「正面」方式得到他人關心。

【專家建議】

若是孩子一直持續利用負面方式尋求關注,她建議父母,平時應多注意親子間的互動過程,是否出現太多負面情緒,以至於幼兒不懂得如何尋求正面管道以表達自身需求。若是如此,家長應先改變給予回饋的方式,避免只給孩子負面關注,值得鼓勵時,也要給予足夠的正面回饋。不論是糾正或肯定,都要盡量以「直接且立即」方式告知幼兒,如此將可幫助他漸漸學到如何以正面方式獲得別人關心。

此外,造成幼兒長期耍賴的一大原因,是當他展現耍賴情緒時,父母或師長沒辦法堅持一貫原則,反而與孩子妥協而滿足他的無理要求。雖說幼兒邏輯觀念尚未完全成熟,但是他其實已能夠經由他人回饋進而調整自己行為,所以若父母長期滿足幼兒的耍賴行為,可能導致幼兒持續使用此種僵化方式滿足自己的需要。黃雅芬醫師建議,家長可嘗試「忽略」幼兒的耍賴行為,同時避免給予任何負面關注,直到其停止無理取鬧行為後,才給予正面關注並繼續與其溝通。透過這個互動過程,讓幼兒逐漸明白,用耍賴的方式並無法從父母身上得到任何關注。

人來瘋

一般而言,幼兒會有「人來瘋」現象,多半是「學習而來」。例如說,當人多時,幼兒勇於表現自己,而且獲得不少正面效果,像是眾人的注意和稱讚,久而久之,就學會可繼續用這樣的方式獲得情感滿足。不過,父母必須特別留意幼兒狀況,如果孩子表現超出合理範圍,則應適度加以提醒,並利用機會教導他合宜表現方式,以免影響幼兒日後的人際關係。

有情緒,不是孩子的錯!

【專家建議】

彭兆禎提到,依正常幼兒心理發展來看,到了2~3歲之後,都會想要展現自我,以獲取他人認同,實屬正常現象,若已排除為病理現象後,則可將此行為視為一般行為模式處理即可。當幼兒展現方法或情境不大適當時,建議可先用「說明」方式,引導幼兒建立正確認知,例如說話太大聲,會容易嚇到別人,因此,講話最好音量不要過大。但是父母必須注意,幼兒控制能力本來就不比成人好,不要先預設「說了,他就應該要懂」,而必須輔以「行為」方式,協助幼兒建立正確認知,比如和幼兒事先約定,下次有客人來家裡時,說話不要太大聲,如有確實做到,即給予獎勵。

黃雅芬醫師表示,過動兒也特別容易有人來瘋的現象,但肇因先天生理使然,而特別容易展現出人來瘋的情緒特質,家長應當即時提醒,當幼兒表現良好時,比如人多時,他仍能好好待在自己身旁不亂跑亂跳,父母則該「立即」給予幼兒鼓勵,讓孩子知道,其實不一定要刻意表演或是情緒激動,也能獲得大人的注意和讚賞。過動兒由於生理體質緣故,特別好動且容易分心,往往需要父母持續不斷地大量提醒,才能表現良好。家長必須了解,過動兒天生內在控制力比較薄弱,需要較多的外在控制力協助其約束行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