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兒童生活教養> 正視孩子的反抗行為,每一個「不」背後都有需求和意義

正視孩子的反抗行為,每一個「不」背後都有需求和意義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歷經或長或短的反抗行為,令父母既頭疼又難以管教,其實反抗期是孩子邁向獨立個體的轉折階段,只要了解他會反抗與憤怒的原因,站在以孩子為本位且放寬心應對,就能降低親子間的衝突,也減少教養上的挫折感。

有些父母會發現,為什麼1歲半以前的bobo都還算聽話、順從,但過了1歲半就開始經常、反覆性的反抗父母,總是愛把「不要」掛在嘴邊,信誼教基金會親職教育部主任譚合令指出,根據國外的研究顯示,6歲以前的bobo幾乎每半年都會遇到一次「不穩定期」,所以,父母不應用自己的期待來認定孩子,而是在孩子的發展過程中,運用不同的互動模式對應每個不同的成長階段,主要希望提醒父母,事前了解孩子的想法,以避免發生不必要的試驗階段。 康寧醫護暨管理專科學校幼保科專任講師陳貞旬則表示,我們不一定要用心理學裡所謂的嬰幼兒發展的「不穩定期」這個視框來看待孩子,因為在每個人生階段都可能出現各種不同的情緒反應,只是成人歷經社會洗鍊,較能收斂自己的脾氣,小孩卻不會,總是把狀態都寫在他的肢體、動作、表情與行為上。而自主性萌芽的學步期階段,易因達不到心中想要的能力、言語又無法適切表達,更會產生憤怒與反抗行為,這是每個孩子成長必經的過程,也是父母普遍遇到的情況,不用過於緊張與挫折。她提醒父母,勿一廂情願指望孩子能順從自己的腳步成長,反而要把孩子的反應當成是傳遞給父母的警訊,適切調整自己的腳步與教養方式,而能從獨舞跳入曼妙和諧的雙人舞,從中讓親子雙方都有所成長。

孩子成長過程.父母最清楚

譚合令強調,孩子的成長週期就跟成人的生理週期一樣,都有高潮與低潮的時候。只是大人能預知自己的情緒感受,但孩子卻還不能,根據國外的調查指出,孩子通常每過半年就會出現情緒波動的現象,這時,父母常常會突然覺得自己孩子「變壞了」、「不乖了」,但是,每隔半年的情緒轉變是相當的正常,父母無須覺得憂心或氣憤,只要預先知道成長週期可能出現的行為反應,父母事前有心理準備,就能減少無謂的親子衝突。

孩子說謊不是故意

陳貞旬則認為,孩子的行為其實正是大人世界的反射,有時大人覺得為什麼孩子會撒謊,但探究原因,有時是表達內心的願望,有時卻是因為他怕被父母責罰而不願意說出真相,所以父母若能接納他非故意的行為舉止,孩子就不需要編造藉口。舉例來說,有些孩子會從幼兒園帶走學校或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回家,這通常是因為他的「物權概念」尚未建立,還無法分辨物品的主權,因為很喜歡不想分離就順手帶回家;這時父母只要輕描淡寫地說:「媽媽知道你很喜歡,但如果你拿回家玩,其他小朋友就沒辦法玩了,明天把玩具放回去,讓其他小朋友也能一起玩。」切忌驚訝或過度責罵,父母只要用堅定的語氣,明確說出原因,讓他主動歸還,即能逐漸建立正確的物權觀念。

信任與了解是良性循環

父母養育小孩是一項極大的修鍊,透過與孩子的交手與自我反省,才能從中領悟、思考他情緒反應的起因,修正自己的腳步,「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師」陳貞旬說,孩子會從你對他的了解與反應,自然表現出良善的一面,但前提必須要能提供良善的環境與信任的態度,這樣就是一種良性循環,有助孩子在生活中逐漸養成正面的性格。

自主萌芽的學步階段.最難搞

「可怕的兩歲兒」這句話,相信很多父母聽過,不過,並不是每個兩歲兒都那麼可怕,也或許不到兩歲,就已經開始出現大人眼中的叛逆行為,陳貞旬說,成人會覺得突兀是因為原本百依百順、仰賴自己的小天使,竟然開始有自己的意見了!剛出生的嬰幼兒,可塑性強,是非觀念泰半來自於父母的想法與反應,除了天生氣質影響外,對事情的反應是由最親近的照護者塑造而成,在只會表達生理需求的嬰幼兒階段,自主性相對是低的,可是到了學步期,自主性萌芽,但肢體動作、語言表達、各方面協調仍不純熟,就常因能力不足而挫折生氣,氣自己,也氣父母。

讓他自己動手做

陳貞旬表示,這個階段多半已經有了自我的概念,開始察覺與他人的不同,對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充滿興趣,凡事都想「自己動手做」,卻常常因為做不來而洩氣、發火,此外,也可能因為父母不想增添收拾善後的麻煩,或已經習慣幫他打理,反而無法忍受孩子自己動手做,而生衝突。她提醒,這個階段教育最好的方法是「順著他毛髮的方向梳理」,如果逆毛而上,在親子互動的道路上一定崎嶇,所以,父母要掌握孩子自主性的萌芽,懂得適時放手,讓他有機會自己動手做,協助成就應有的能力。 舉例來說,當孩子第一次想要自己拿湯匙吃飯時,許多父母怕他把衣服、環境弄髒弄亂,便捨棄讓他自我探索與學習的機會,這樣就限制了他學習生活自理的能力,造成後來已3、4歲了,卻還要父母親餵食。這多半都是錯過了最想學習的階段,如此一來,日後會格外辛苦。陳貞旬說,在學步期階段,把生活中的事情分段進行,讓孩子有參與機會,你就會發現孩子的參與愈多,他的成就感愈大,也就愈合作,就可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紛爭與反抗。以進食的例子來說,可在孩子搶湯匙要自己吃的同時,給他1隻湯匙(成人手上也有1隻),如此一來,既滿足孩子「自己來」的動機,成人也餵到飯、孩子也進了食!別忘「成人的活動是要改善環境,幼兒的活動卻是要建構自己、改善自己」。

專家小撇步 「換你」的遊戲讓孩子自己收拾玩具

怕小孩玩具玩完後亂丟不收拾嗎?陳貞旬提出,想訓練孩子收拾玩具,不妨跟他玩「換人做」的遊戲,先把散落在各地的玩具收集在一起,接著跟他玩「換你、換我」的遊戲,媽咪可以說:「媽媽先放1個,接著換你,換媽咪,換你,換媽咪,換你,換你……」,挑起他的興趣後,他就會愈做愈多,而且就像遊戲般玩得很開心。只要他有小進步時,要立刻給予口頭鼓勵「你現在又會收玩具了,很厲害,長大了唷」。

經驗是最好的老師

至於最傷腦筋的搗蛋行為,父母到底該不該阻止?陳貞旬說,孩子的行為與過程是累積感官經驗的最佳途徑,有時不需過度限制,畢竟「搗蛋」是大人的角度與看法。當然,這些行為必須建立在安全與社會規範都合理的情況下,尺度的拿捏需要父母以常理判斷,並清楚自己的底線。 3歲以前的bobo,注意力容易被轉移,只要有不希望他碰到的東西,父母最好放在他拿不到的地方,同時,幫他找到替代物,轉移注意力,就能避免硬碰硬的正面衝突。孩子需要透過現實生活的真實體驗認識世界,而非單純來自父母的口語傳教,只需有語言及描繪的詞句,以及社會上正確的行為規範,對於需要經驗累積的事物,還須靠bobo自己摸索,這是成長中無法省卻的步驟。

輕鬆教養的好方法

孩子的反抗、鬧脾氣,往往是因為不被成人了解,在面臨類似情形時,父母要先有同理心,等他(與自己)冷靜過後再處理,切勿落入與孩子的正面針鋒相對。陳貞旬提供幾個處理應對的小技巧,讓父母能輕鬆面對正處於抗拒期的孩子。

了解原因.重視需求

反抗行為其來有自,當孩子說「不」時,要試著了解讓他恐懼與擔憂的事物,幫他打開心結,而非一味的強迫。同時,也要重視、尊重他的需求與想法,敞開心胸與孩子多溝通、交換意見。

提供安全、允許的選項

遇到一貫以「不要」回應的孩子,和他溝通時,儘量避免使用「好不好」、「要不要」等問話,陳貞旬建議,挑出成人自己可以接受的選項讓孩子二選一,不要問「你要怎樣?想要什麼」,否則他可能會提出令你大傷腦筋的答案,可以明確地問他「你要喝牛奶,還是果汁?」等他選好後,就照他的選項做。如果遇到孩子回答「都不要」時,媽咪可以進一步說:「如果你不選,媽咪就幫你選囉」。通常孩子最後會做出選擇,如此一來就可以滿足這階段孩子自主的需求。

不破壞秩序感

3歲以前的bobo對生活步調相當敏銳,如果破壞秩序感,會讓他不自在,這是成長的必經過程,因此,規律的生活習慣也是穩定情緒最直接的方式。陳貞旬強調,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來自於平日相處,一旦生活中會有些許小變化,最好要事先預告,讓他有心理準備,就不用擔心失去平日建立的信任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