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產百科> 孕前調養> 小心!別讓3大婦癌找上妳

小心!別讓3大婦癌找上妳

國人飲食日漸西化,再加上工業化的普及,罹癌的人數統計有增無減,對女性來說,被列為前十大癌症的乳癌、子宮頸癌、卵巢癌等3大婦女癌,之間有沒有共通性?哪些高危險群要特別留意?又該如何預防呢?

子宮頸癌

高居國人癌症死亡率的子宮頸癌,是最容易早期發現的癌症之一,只要定期做抹片檢查,就能及早發現。


卵巢癌

最不容易發覺的卵巢癌,是婦女癌症中最易被忽略的癌症,由於症狀不明顯,發現時幾乎已經進入末期,建議定期進行婦科檢查,以防範未然。


乳癌

飲食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會影響乳房的腫瘤發生,若是中年後肥胖或攝取過量的高脂肪食物,罹患乳癌的機率是一般婦女的兩倍。


死亡率第一~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一直高居婦女十大癌症之一,卻是最容易經由篩檢能早期預防的癌症之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林世基表示,子宮頸是唯一可以靠肉眼就能看得到部位,因此可在醫師內診時就能早期發現,並不像其他癌症(如卵巢癌)等,必須經由開刀才知道擴散的程度,這也是一直宣導定期做抹片的關鍵。


致病因子

近幾年的研究發現,一種被稱為「人類乳突病毒」(HPV)的微生物,一旦侵犯到身體的黏膜(如子宮頸、陰道)時,病毒會侵襲到細胞內,改變細胞原有的DNA而造成變異,形成癌細胞。
林世基醫師補充,並不是所有感染到HPV的人都會轉變成子宮頸癌,會造成細胞變異與自身的免疫力有關,如果遇到高危險性的亞型,得到子宮頸癌的機率就會大增;此外,若反覆受到此類病毒的感染,也會因為病毒長期積存在細胞中,等到哪天免疫力下降,就會刺激原有的細胞而產生變異。


危險警訊

【不正常的陰道出血】林世基醫師指出,子宮頸癌最常見的危險警訊,就是「不是在月經週期中,卻出現出血現象」,尤其是在性行為後的出血,更須特別留意。這是因為子宮頸表面的上皮組織已經被不正常的細胞所佔據,使得組織變得脆弱,而形成容易出血的現象。
【多重性伴侶】傳統以為子宮頸癌的好發年齡約在40、50歲左右,但現在已有年輕化的趨勢,林世基醫師認為,此與性行為的開放程度有關,尤其在性觀念日漸開放的情況下,臨床上已經出現不少在青春期就發現罹患子宮頸癌的病例。這是由於青春期的生殖系統與免疫力仍舊處在初始階段,一旦有性行為或多重性伴侶時,就會增加病毒感染的機會,也就是說,在年輕時就已經接觸到「人類乳突病毒」,長期下來,出現病變,而導致癌症的產生。


預防方式

【性行為戴保險套】林世基醫師說,防範性病的感染是預防子宮頸癌的關鍵,且性伴侶越單純,感染的機會也會隨之降低,尤其,保險套有阻隔的作用,如果能讓性伴侶使用保險套,也有助於降低傳染的機率。
【定期做抹片檢查】定期做抹片檢查能及早發現最早期的原位癌(零期癌),林世基醫師呼籲,只要是30歲以後,或曾經有過性行為者,就應該每年定期做抹片檢查。
【注意個人衛生習慣】也有些研究指出,常做陰道沖洗者,比較容易罹患子宮頸癌,不過尚無定論。林世基醫師說,少數病毒是經由不潔的衛浴用品傳染而得,因此仍應注意個人的衛生習慣。


最難發現~卵巢癌

卵巢由於深埋在骨盆腔內,很難觸摸得到,再加上腫瘤出現時,完全沒有感覺,即使有感覺,也是表現出類似腸胃道的症狀,因此,一旦發現罹患卵巢癌時,通常已經到了末期,可能擴散到整個腹腔,林世基醫師強調,一定要做例行性檢查,才能及早發現並給予治療。

致病因子
【家族遺傳】林世基醫師表示,卵巢癌與乳癌有共同的基因(乳癌抑癌基因BRCA1或BRCA2或 P53的基因突變),如果家族有此基因遺傳,家族中只要有一名一等親屬曾經罹患卵巢癌,那妳得到的機會會較一般人高約2~3倍,有兩名得過或二等親也有時,則會增高到5~10倍。
【外在環境】研究指出,高度工業化的國家罹患卵巢癌的比例也較高,林世基醫師說,可能與高工業化國家的物理刺激(如石綿、重金屬)有關,他解釋,有研究顯示,以往婦女會利用滑石粉來清潔陰道,這些物質有可能隨著移行到子宮、卵巢,而讓細胞變異。
【飲食習慣】飲食習慣也是導致癌症發生的原因之一,若長期過度食用高油脂,且飽和性脂肪酸較多,纖維量又少的食物時,也容易罹患。


危險警訊

【腹圍變大體重卻降低】由於卵巢癌最初的表現可說完全沒有症狀,所以不容易早期發現,有時會以消化道的症狀出現,林世基醫師說,當腫瘤逐漸變大時,就會出現下腹疼痛、消化不良、食欲不佳、噁心嘔吐,腰圍變粗的狀況,有些患者會以為自己變胖了,但其實是腫瘤把肚子撐大。因此,只要肚子變大,但體重卻有減輕的現象時,就要高度懷疑是否出現病變。
【未曾生育或生育子女少】女性由於一直處於不斷排卵的狀況,使體內女性荷爾蒙總是維持在高濃度中,以致對卵巢的上皮細胞造成慢性的刺激,長期以往,若沒有經過適當的休息,就容易產生不正常的細胞。

預防方式
由於卵巢癌有許多細胞型態,約有八、九成屬於來自上皮細胞的卵巢癌,不過這類卵巢癌患者多為年齡50歲以上的更年期婦女;林世基醫師說,也有從生殖細胞來源的卵巢癌,這類的患者就大多為年輕的婦女,在臨床上還曾出現10歲以下的女性。他強調,想要早期發現卵巢癌實在不容易,不過,例行檢查相當重要,由於內診可以觸摸到卵巢,當醫師摸到有腫塊時,就可以做進一步的切片檢查,有報告顯示約有30~50%的卵巢癌可經由醫師內診提早發現,因此他建議,可以在每年的抹片檢查時,請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


發生率第一~乳癌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資料顯示,乳癌的發生率正逐年增加中,在國外的研究中,乳癌的高危險群幾乎以停經婦女為主,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外科主任陳火木表示,乳癌形成需要約20年左右的時間,30年前,國人尚未接觸西式飲食文化,因此50歲以前的乳癌患者少,但現在由於西式飲食習慣日漸普及,以致於乳癌的好發年齡出現有下降的趨勢。

致病因子
【家族遺傳】乳房患者以家族病史居多,由於與卵巢癌都有共同的基因,如果家族母系(媽媽、阿姨、姐姐等)當中有人得過,出現的機率就高。此外,若自己曾有一邊得過乳癌,另一邊得到的機率也會提高。
【高齡產婦、沒生育、未哺育母乳】陳火木醫師說明,超過35歲以上才生第一胎的女性,或者是未曾生育,甚至沒有哺育母乳的媽媽們,因為沒有機會讓乳房休息,因此也容易罹患。他解釋,由於乳房每個月都會為了哺育母乳而做準備,若沒有休息,荷爾蒙的增生就容易讓組織細胞出現異常。
【飲食】飲食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會影響乳房的腫瘤發生,若是中年後肥胖或攝取過量的高脂肪食物,罹患乳癌的機率是一般婦女的兩倍。

危險警訊
【疼痛感不尋常】簡單來說,乳癌是由乳小葉的線性細胞,或乳腺管細胞不正常的分裂後,繁殖而成的惡性腫瘤,它也屬於「隱形殺手」之一,很少會引起疼痛,曾有統計資料顯示,僅有5%左右的乳癌病患,是單純由乳房疼痛為初始症狀,不過,當乳房偶爾出現一種間歇性、發自乳房內且尖銳的疼痛感時,就要進一步檢查是否出現腫塊,需做切片後確認。
【乳頭出血或有分泌物】陳火木醫師表示,99%以上的乳癌患者,屬於無痛性腫塊,因此當乳頭出血,或者有咖啡色、乳白色的分泌物時,就要特別小心,顏色越深表示越有問題。
【腋窩淋巴腫大】腋窩淋巴腫大也是危險警訊之一,不過一般人通常無法觸摸得到,一旦到了可以摸到的階段,都已經很嚴重了。
【乳頭經常性脫皮不易痊癒】陳火木醫師說,還有一種「濕疹性乳癌」,會令乳頭經常出現脫皮現象,且不容易痊癒,甚至出現反覆破皮流水的症狀。

預防方式
【哺育母乳】陳火木醫師指出,想要預防乳癌的發生,早點生育,多生幾胎並哺育母乳是降低罹癌的好方法。
【定期做乳房篩檢】不論是乳房斷層檢查或乳房超音波等篩檢,都是希望用目前的醫療技術,找到可以醫治的乳癌,雖然無法預防發生的機率,但可以達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效果。陳火木醫師說,自我檢查只是一種檢查方式,但不能當做篩檢工具,但仍有必要持續進行。
 

~原文刊載於2009年0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