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兒童生活教養> 讀好書‧建立親密親子互動:觀念篇

讀好書‧建立親密親子互動:觀念篇

書本能告訴我們前人所留下來的智慧與故事,還可以為我們帶來各式各樣的幻想,更能培養個人的知識及內涵,在求學道路上,與我們相伴最久的也是教科書籍;因此,讓寶寶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是每個爸媽都必須經歷的一門必修課程。

閱讀不只能增強認知、邏輯與溝通能力,在爸爸媽媽為寶寶導讀的過程中,寶寶便能從中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用心,對於增強親子之間的親密關係,也是一大功臣。

閱讀所帶來的效益

讀好書‧建立親密親子互動

當寶寶出生之後,首先必須學會如何與外界溝通,例如聽懂爸爸媽媽說話、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口,一來一往之間,才能順利發展人際關係,將自己的需求告訴主要照顧者。書本能為寶寶帶來許多日常用語,念書時配合口語溝通,學習效果將會加倍,就連國外許多文獻也證實,讀越多書的孩子,智力發展也會較為優秀! 

為什麼要閱讀?

美國有一則研究指出,身處低社經地位家庭的孩子,平均在一小時內會聽到成人對他說出6161個單字,一年下來,寶寶大約可聽到300萬個詞彙;中產階級的孩子在一小時內則會聽到大約1,251個單字,至於高社經地位的孩子,一個小時可聽到2,153個詞彙,慢慢累積下來,一年竟可聽到1,100萬個單字,語言表達及理解能力也遠高於低社經地位的孩子!由此可推斷,低社經地位孩子的智商並非不佳,而是來自於語文刺激頻率的多寡。

但是,在寶寶還不知道怎麼開口與成人對話之前,成人對他說話就有如對牛彈琴,難免顯得有些尷尬,這時候,書本就是一個很好的媒介。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祕書長李苑芳表示,家長利用繪本朗讀,就能明顯且快速地為寶寶增加許多詞彙,縱使寶寶此刻還無法開口說話,但只要故事聽多了,未來看書時也會較容易理解書中內容。 

把握3歲前的黃金關鍵期

李苑芳祕書長指出,在今年6月下旬,紐約時報有一則頭條新聞,內容是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呼籲父母們,務必要在孩子0~3歲之間,儘可能地朗讀書本給他們聽,如此一來,就能有效幫助孩子的智商發展;會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寶寶在出生之後,腦神經的神經元才正要開始發展,到3歲之前,都是發展最迅速的階段,如果此時能給予許多的語言及文字刺激,就可為寶寶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 

Tips

我們可以想像寶寶的大腦在3歲以前是電腦的硬體,成人可以儘量刺激寶寶的大腦突觸,就可活化頭腦突觸的運作,來擴充大腦主機和硬體的規格;到了3歲以後,寶寶大腦的規格成形,再來提升軟體的操作方式,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學習寫字時,也會更為快速、正確。 

家長親自閱讀很重要

讀好書‧建立親密親子互動

每個寶寶都有成為愛書人的潛力,《朗讀手冊》的作者吉姆‧崔利斯,在書中分享許多勵志人心的資訊,為許多爸媽解釋朗讀如何喚醒孩子的想像力及增進語文能力。李苑芳祕書長與我們分享她在書中看過的實例:「書中有提到某些發展遲緩、唐氏症或神經傳導不健全的案例,這些孩子從出生後就被醫師判定無法獲得良好的智商發展,均因長期為他們朗讀,而獲得極大的改善。其中有一對父母被醫師告知,他們的孩子因染色體遭到破壞,其心智及身體將成長遲緩,建議送去特殊收容機後,但這個孩子的爸媽卻不放棄,每天為她朗讀14本書,結果這個孩子到了5歲時,智力發展竟然超越常人。」 

增進親密關係

閱讀不只能增長知識,最重要的是,也能使親子關係增溫。以往有文獻曾提到,當父母念書給孩子聽時,因為使用了不同的節奏和語調,寶寶自然會知道爸爸媽媽很專注地為他讀書且投注了許多愛的種子,這將有助於孩子建立依附關係。 

閱讀可培養許多能力

閱讀除了可以和寶寶的口語能力相輔相成之外,還可培養邏輯思考與統整能力。李苑芳祕書長表示,讓寶寶及早聆聽父母為其朗讀,主要是幫助他培養語文能力,一旦語文能力具有一定的基礎程度,寶寶就能理解成人說話的內容,還會漸漸了解動物、植物、交通工具等簡單的物品,同時達到認知發展的效果。其次,故事中可能會有一些隱喻,可從中訓練寶寶透過邏輯思考,進而猜出書本作者所要表達的弦外之音,久而久之,當寶寶把一個故事從頭到尾聽完之後,還會自然地使用統整能力,將整個故事所要傳遞的宗旨推敲出來。 

Tips

有些爸媽為了讓孩子儘快學會對答如流的技巧,可能會幫寶寶報名一些相關課程,但李苑芳祕書長指出,其實,最好的溝通表達能力的學習場域,就是家庭;父母在家裡拿著書本和孩子一同共讀,當父母在朗讀過程,專注地看著寶寶的眼睛,並不時對寶寶互動,在一問一答之間,孩子就能順利學會溝通表達,進而了解如何與他人互動。 

父母應該親自在孩子身邊閱讀嗎?

有些父母知道讓孩子閱讀的重要性,但礙於工作繁忙,家中長輩也不太擅長說故事,便聘請保母或大學生來當家教,請這些年輕、活潑的受聘人員來代替自己為孩子天天說故事。但是,父母親自陪伴孩子閱讀的時光,是建立親子關係的最佳黏著劑,雖然聘請外人來協助,雖然,一樣能讓寶寶從中獲得許多詞彙,父母也能鬆一口氣,但這些外人都只是孩子生命中的過客,等孩子成長之後再回過頭來看,將會發現這段童年中,少了許多父母相伴的時間,所以建議主要照顧者親自陪著寶寶閱讀,就算每天只有5分鐘,相信也能讓寶寶有所期待。 

Tips

其實,媽咪在懷孕期間,就可透過聆聽胎教音樂或是閱讀一些輕鬆的書籍,來陪伴腹中胎兒一同度過美好的書香時光。從寶寶出生之後,父母也應該念書給寶寶聽,雖然孩子還無法表達,但透過這樣的潛移默化,都能為他建立愛上閱讀的基礎。 

各年齡層適合的閱讀模式

每個年齡層的寶寶,生長發展皆不同,所以也有各自適合的閱讀方式,爸媽應先了解孩子的生長階段,再選擇相應的閱讀模式,才能真正與孩子一起獲得閱讀所帶來的喜悅。 

1歲前的閱讀方式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附設幼兒園教保組長廖芳儀表示,1歲之前,寶寶的視力尚未發展完全,除了只會對對比色的書本產生興趣之外,看到書本也不會想要閱讀,拿到書之後的第一件事,通常是啃咬或動手撕破。面對此階段的寶寶,爸爸媽媽不須教導他書本內容,只要每天抽出一點點時間,在寶寶的床邊念書給他聽即可,畢竟此階段最重要的任務,是為了刺激寶寶大腦的神經元發展。 

Tips

家長可以幫寶寶挑選布書、硬紙板的書本或塑膠書,除了可以避免被寶寶破壞之外,還可以滿足寶寶的口欲期及觸覺發展。 

1歲~2歲的閱讀方式

讀好書‧建立親密親子互動

邁入1歲的里程碑之後,寶寶已經可以說出一點簡單的語彙,不少家長會發現寶寶學習語言的速度突然變得很快,能在短時間內學會且說出幾十個簡單的詞彙,因此也能稱之為「語言爆炸期」。爸爸媽媽在為孩子念故事的時候,可以配合孩子的語言發展,儘量將書中出現的名詞轉換成疊字,例如:黑黑的球球、車車、狗狗、熊熊……等。 

2歲~3歲的閱讀方式

寶寶在此階段的溝通方式,多為「鸚鵡式的仿說」,過了2歲以後,除了能夠快速累積以往所學到的單字,聽到旁人說什麼,寶寶也可以跟著複誦,但不見得知道所有物品的正確名稱,也無法在看到「貓咪」的當下,就馬上指著該物說出貓咪兩字。此時的孩子對於有聲書及電視都特別有興趣,特別是重複性高的故事,都能強烈地引起寶寶們的注意力,所以此時父母不必為孩子一次準備太多書籍,可以連續好幾天都念同一本故事書,過一陣子再換另一本書即可。 

3歲後的閱讀方式

3歲之後的語文發展更為迅速,寶寶學到的文法會逐漸成熟,開始出現完整的句子,像是:媽咪我要去公園、爸比抱我……等簡單對話。廖芳儀組長表示,家長不妨在念寶寶熟悉的故事時,故意出一點錯,例如故事中的球是黑的,爸爸媽媽就可以講成白色的球,寶寶一旦發現,就會主動糾正錯誤,也是訓練寶寶溝通的良好機會;5歲之後的孩子,家長就可以鼓勵換孩子念念看,培養在眾人面前談話的勇氣。 

Tips

「Bookstart閱讀起步走」運動發源於英國,如今台灣也有相同的活動,由嬰幼兒閱讀專家及語言發展教育專家等共同推薦適合嬰幼兒閱讀的的優質圖書,共分為自我概念和生活自理能力、情緒與社會能力、語言能力及感官與認知能力四個面向,家長可自行上網查詢書單,為寶寶準備合適的繪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