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教養魔法棒.如何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

教養魔法棒.如何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

如果沒有真正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就無法對症下藥,有時反而會有反效果影響親子關係,應選擇適合方式引導並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階段都會出現一些行為,像是哭鬧、打人、破壞東西等,都會讓父母困擾而不知所措,到底孩子的惱人行為是從哪裡來的?父母遇到孩子的行為問題時又該如何處理?在多年輔導家長的過程中,我發現當父母遇到這些問題時都希望能立即找到一個「特效藥」來制止孩子的行為,但是如果沒有真正地去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那麼我們就無法對症下藥,有時候甚至會有反效果,影響了親子關係。

我的建議是,在處理孩子的問題行為前,我們需要有耐心地先做一些功課,首先先檢視一下我們跟孩子的互動方式,從中觀察是否我們能解讀孩子的行為,了解孩子後,再選擇適合的方式來引導孩子。

有些行為是從互動中學習而來如何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

在寶貝兒子Aidan出生後,我不斷地餵奶、抱小孩,以至於把背弄傷,壓迫到神經,我花了一年的時間復健、看密醫,那痛苦的經驗讓我不敢再抱小孩。在那之後,我都會跟Aidan 說:「媽媽背會痛,不能抱你了,你可以自己走路或坐推車。」堅持久了,現在Aidan 只要是跟我出門,我們可以一起走好長一段路,他也不會要求我抱。

跟爸爸出門卻是另一回事,爸爸招架不住兒子的撒嬌功夫,只好每次都妥協,養成了他出門都要爸爸抱的習慣,不抱還會發脾氣。有一次爸爸受不了了,對兒子說:「爸爸好累,給媽媽抱好不好?」兒子竟回答:「媽媽背痛,不能抱。」然後轉向爸爸繼續耍賴,不肯自己走,爸爸最後還是只能投降,流著滿身的汗把兒子一路抱回家。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跟媽媽和爸爸在一起的表現會不一樣,或是在學校可以乖乖坐著把飯吃完,在家卻跑來跑去要人餵,這到底是為什麼?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不一樣,所以孩子很快就學會跟誰在一起可以如何表現。我之前提到,分析了我們跟孩子的互動模式,才能知道要如何改變,但是有時需要先改變的不是孩子,而是我們自己。

行為都有它的訊息

當父母看到孩子哭鬧、打人時,通常第一個念頭就是希望孩子能趕快停止他當下的動作。事實上,這些行為的表態不是重點,重點其實是孩子藉由這些行為來傳遞他想表達的內心話,如果我們不仔細聆聽,只處理那些行為,也許他當下會因為家長的處罰或喝阻而停止,但是他的內心話沒被理解,問題行為之後一定還會出現。那我們該如何「看懂」孩子的內心話呢?首先要提升對孩子的觀察敏銳度,所謂的觀察敏銳度不是在孩子的行為出現後才開始注意,而是在行為還沒發生前就要開始觀察。這個意思是說,孩子其實都有一些固定的行為模式,好比他愛搶別人的玩具,這一定不只發生過一次,有可能在他跟小朋友玩的時候都會發生,那麼我們就要提醒自己要在這個情境特別觀察孩子,從中理解孩子搶玩具的動機。我們不要先入為主,認為孩子搶玩具就是因為想玩而已,有時候孩子確實有其他的原因,好比有可能是因為本來孩子就在玩那個玩具,但是他離開了一下去拿娃娃時,回來發現別人拿了他的玩具,因而感到氣憤,又或者是那個玩具太吵,孩子受不了,只能把玩具搶過來將它關掉。行為上,我們看到的都是孩子在搶玩具,但是背後的動機卻不一樣,這時候只要我們能明白孩子的動機,就能找到合宜的方式來引導孩子。

當孩子是為了要引起你的注意

如何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

我看過很多孩子,為了要引起爸媽的注意而試過各種方式,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又做出反應,無論是責罵或是關注,孩子都得到他想要的,那麼孩子就學會了下次也要用這種方式來引起注意。有一回我去一個家庭拜訪,那位媽媽為我準備了一杯茶放在桌上,我們在聊天的時候,他的兩個孩子為了要引起媽媽的注意而去搖動桌子,讓媽媽很氣憤,只要孩子一搖動桌子,媽媽就會制止孩子,但是不到幾分鐘,孩子又會重複一樣的動作。我從中觀察這個狀況,發現孩子在媽媽出現反應時是開心的,也證實了孩子是需要被媽媽關注的。過了幾分鐘,孩子玩累了在一旁安靜地坐著,我趁這個時候提醒媽媽給孩子關注,媽媽雖然滿臉質疑但還是照做,沒想到孩子開心地坐得更直,接下來還去拿了書在媽媽旁邊大聲地唸給他聽,我看到媽媽那驚訝的表情,於是我解釋,很多時候我們容易在孩子不乖的時候才注意他,造成孩子只學會用這種方式來引起我們的注意,父母要做的功課,是提醒自己要常注意那些好的行為和表現,孩子在被肯定後好行為會增加,壞行為相對也會減少。

要懲罰嗎?

如何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

美國做了多項研究發現後,懲罰不但沒有效,還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很多孩子因為被懲罰,學習的動機降低、減低自信心、在恐懼中壓抑自己、破壞親子關係等,最重要的是,孩子在被懲罰時,並沒有學會適當的替代行為。好比當孩子因為生氣而打人時,如果父母叫他們去罰站,這時孩子雖然當下不會再打人,但是他卻沒學到該如何表達及控制自己的情緒,那麼下次當類似的情境再發生,他還是一樣會打人來發洩他的情緒。

就如我之前提到,每個行為都有它要傳達的訊息,孩子所要傳達的訊息沒有所謂的好或壞,他們只是不知道該用什麼適當的方式來表現,身為父母的角色,就是協助並引導孩子用適當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內心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