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產百科> 孕期須知> 罹患高危險生產疾病 如何安度孕期

罹患高危險生產疾病 如何安度孕期

懷孕後準媽媽們別無所求,僅衷心期盼自己能夠平安的生下健康寶寶,生產時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或孕媽咪本身為高危險妊娠族群,往往會讓整個流程增添危機。如何安度孕期,避免自己處於高危險生產疾病的風險中,我們邀請經驗豐富的許世賓院長為大家解析。

高危險妊娠是什麼?

許世賓婦產科診所許世賓院長說明,高危險妊娠是懷孕後由於母親或胎兒潛在性的危險因素,導致懷孕過程產生不舒服或異常症狀,或因為媽媽本身的疾病,讓胎兒出現問題導致生產過程的危險,嚴重時可能影響母親健康及生命安全,甚至是讓胎兒異常或死亡。被歸類在高危險妊娠的疾病有很多,依照每種疾病有不同的治療方式,依據發生時間點可以大致將高危險妊娠分成懷孕前本身有疾病、懷孕中才發生的疾病、懷孕後罹患感染疾病及生產時所引起的疾病,目前高危險妊娠目前約佔懷孕總數10%。

 

1.懷孕前本身有疾病

罹患高危險生產疾病 如何安度孕期

糖尿病、高血壓、氣喘、癲癇、心臟病、甲狀腺,甚至是其他原有疾病,懷孕後會造成一定的危險性,但可透過治療方式或藥物來調整,許世賓院長強調,若是在尚未懷孕前即得知自己所罹患的疾病,最好先跟主治醫師商討過後,等待治療好或情況好轉再懷孕,因為假如母體不健康,懷孕後身體無法負荷時,不僅可能讓自己本身疾病加重,也可能影響到胎兒健康。

2.懷孕中才發生疾病

由於懷孕後才發生的疾病,像是妊娠糖尿病及妊娠高血壓,前者是懷孕前沒有糖尿病病史,但懷孕時卻出現高血糖的現象;後者則是懷孕前不曾有過高血壓病史,等懷孕時才發現血壓的收縮壓高於140mmHg或舒張壓高於90mmHg,或懷孕後期血壓比早期收縮壓升高30mmHg,而舒張壓升高15mmHg,但至少要間隔六小時以上,並測量兩次都如此,才能被稱為妊娠高血壓。

另外,如果有自體免疫疾病,像是甲狀腺炎、紅斑性狼瘡,由於身體的改變,藥物控制更不容易,因此懷孕後可能引起胎盤、血管的病變,甚至造成腎臟的問題。

 

3.懷孕後罹患感染疾病

媽媽若是懷孕後發現自己得到具有感染性的疾病,像是梅毒、水痘、生殖性疱疹、德國麻疹、弓漿蟲病、愛滋病等,這些病毒都會增加懷孕期間的風險,甚至恐造成寶寶先天性的感染。因此建議若是沒有德國麻疹抗體的女性,在懷孕前必須去施打疫苗。

4.生產時所引起疾病

若在生產時有前置胎盤、植入性胎盤、胎盤早期剝離或產後血液凝固等問題,都可能造成產後大出血、胎兒貧血,甚至是休克、窒息的情況,加上生產時也可能遇到胎兒過大、子宮頸太小或其他原因,卡在產道口出不來,也屬於高危險妊娠。

搞懂高危險生產疾病!

民國99年起,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提出的DRGs診斷關聯群(Diagnosis Related Groups),第1階段TW-DRGs共164項目,第2階段103年7月再導入200多項,而全民健保總額支付制度以論量計酬為主,容易誘使醫院提供過度醫療服務,因此現行健保法明文規定同病應採同酬;但為避免人球事件發生,重症病患排除於DRGs範圍,維持現行論量計酬支付方式,因此第1階段已實施範圍,則排除高危險生產疾病,包括植入性胎盤、產後大出血及產後血液凝固缺損等疾病,可見衛生福利部對於高危險生產疾病的重視程度。

前置胎盤

前置胎盤等於受精卵著床位置較低,胎盤蓋到子宮頸口,正常胎盤位置離子宮頸口越遠越好,因為著床會較穩定。

而前置胎盤可分為四種,依序越來越嚴重,首先是胎盤位於子宮下段,但未達子宮頸口的「低位性著床胎盤」;第二是胎盤邊緣達到子宮頸口,但未蓋住子宮頸口的「邊緣性前置胎盤」;第三是胎盤蓋住部分子宮頸口的「部分性前置胎盤」;最後則是胎盤蓋住整個子宮頸口的「完全性前置胎盤」。

罹患高危險生產疾病 如何安度孕期

許世賓院長指出,由於前置胎盤接近子宮頸口,容易一不注意就會使胎盤血管破損引發出血,且子宮下段收縮能力差,若造成胎盤剝落將難以止血,容易造成產後大出血,影響孕婦安全;而前置胎盤發生機率約1%至2%。若確認有前置胎盤,生活上應該暫時避免有壓迫腹部或性行為發生,最好依照醫師指示在家多休息,儘量避免洗溫泉或盆浴,隨時隨地要注意胎兒在腹中的胎動情況,若未察覺胎動須儘快就醫檢查。

罹患高危險生產疾病 如何安度孕期

植入性胎盤

植入性胎盤指胎盤侵犯或穿透子宮的肌肉層,因此自然產或剖腹產時,胎盤無法正常剝落,懷孕期間容易引起子宮破裂,容易於產前或產後有血崩休克的危險,輕微程度的植入性胎盤將侵入子宮肌肉層,中度時則往內吃穿子宮肌肉層,最嚴重程度則是胎盤整個吃穿子宮的漿膜層。

許世賓院長說明,植入性胎盤通常發生於子宮曾經發炎、曾做過流產手術、前一胎是開刀剖腹產、有子宮肌瘤、做過子宮刮除術的人,而這些胎盤將會侵犯到肌肉層內,若是原本就有前置胎盤且子宮有動過手術的人,就可能同時發生植入性胎盤。

子宮收縮不良

高危險生產最大相關的就是子宮收縮不良,有些情況可以預測其發生機率,像是子宮被撐得過大,可能是羊水過多、生下高達4,000克的巨嬰、雙胞胎、生產時間過久子宮疲乏,這些情況都可能產生子宮收縮不良,但多半難以預測,通常就是生產當下收縮不好,不管剖腹產或自然產都有可能發生,且子宮收縮才有辦法止血,許世賓院長形容,若子宮持續不間斷的軟趴趴,無法使力的子宮就無法止血,若恰巧裂開位置傷到大血管,產後大出血就會像水龍頭一樣往外噴,情況相當危急,此時必須緊急處理注射子宮收縮劑,其次則必須按摩子宮直到轉硬為止,等待其收縮良好。

胎盤早期剝離

胎盤早期剝離是胎兒出生前,胎盤就全部或部分從子宮壁剝離下來,許世賓院長指出,腹中胎兒全靠胎盤來獲取母體身上的養分,是胎兒與母體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重要角色,若是在尚未生出來就剝離,寶寶一下子失去養分,很有可能在短時間死亡,且剝離時常沒有預兆和跡象,總是突然發生造成產後大出血,建議平常可以避免勞累及腹部撞擊,補充葉酸增強胎盤強度,避免胎盤早期剝離。

瀰漫性血管內凝血

在生產期間若碰上羊水栓塞、胎盤早期剝離、妊娠高血壓或突然大量失血未馬上止血等問題,有時會發生嚴重併發症「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簡稱DIC),由於血管性溶血,導致凝血功能異常及血液無法凝固,許世賓院長說明,如果失血多僅需止血或輸血處理,但若血液無法凝固,血液流失速度快,輸血補充不及,可能導致休克、器官功能障礙和貧血。

婚前健檢&定期產檢‧預防高危險妊娠

罹患高危險生產疾病 如何安度孕期

許世賓院長不斷強調,婚前身體健康檢查及定期產檢的重要性,尤其是婚前身體健康檢查,因為這是希望能提早知道身體是否有哪些異常狀況,如果來不及於婚前檢查,至少在準備懷孕前檢查,有什麼疾病就先治療什麼疾病,如果不知道自己本身有甲狀腺亢進或糖尿病等問題,懷孕後才發現有其風險存在;若確認懷孕後必須定期產檢,與產檢醫師配合做相關檢查治療,建議產檢時,孕婦可依自身需求能適時加上自費項目。

檢查過後身體狀況正常的孕婦,通常建議產檢10次就夠,但若是原本就檢測出是高危險妊娠的孕產婦,則至少要產檢12至15次,才能密切追蹤疾病狀況,將身體維持在正常的情況。懷孕初期若檢測出孕產婦得到妊娠高血壓的機率高,在臨床上執行發現,懷孕四個月前可依照醫師指示,開始吃低劑量的阿斯匹靈,可降低發生機率;而妊娠糖尿病是因為胎盤及胰島素的作用影響,所產生體質無法代謝的血糖,但透過嚴格的飲食控制或使用胰島素,遵照醫師治療是可以控制的,而約有3%的婦女有妊娠糖尿病;若擔心生產危險,必須預防自己補充過多營養,將胎兒養太大,避免增加生產困難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