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產百科> 產後照護> 正確推拿有方法‧媽媽好放鬆

正確推拿有方法‧媽媽好放鬆

產後的女性,除了身體狀態尚未恢復外,還要忙著照顧寶寶,痠痛的感覺總是揮之不去!按摩、推拿……是近來愈來愈多人採用的方法,為的是希望能消除或緩解不適的感覺。然而,過與不及都不好,該怎麼做,才能對自己有幫助呢?

推拿‧於法有據

隨著技術的進步與相關單位的重視,按摩和推拿兩者的分別愈來愈清楚。社團法人中華傳統整復協會理事長陳秋隆表示,根據經濟部商業司101年6月28日的公告,將公司行號營業項目代碼增列「JF01010傳統整復推拿業(traditional physical management)」,隸屬於「文化、運動、休閒及其他服務業」大類中的「民俗調理業」,主管機關為「行政院衛生福利部」。

針對推拿,更有明確定義內容:「指運用手技單純對人體肌肉骨骼施以物理性刺激,以紓解筋骨、消除疲勞為目的,所為調理行為之行業,但不得涉及醫療行為及宣稱醫療效能」。

按摩的法源&定義

根據經濟部資料顯示,公司行號營業項目代碼「JF01020按摩業(massage service)」;與推拿相同,皆隸屬於「文化、運動、休閒及其他服務業」大類中的「民俗調理業」,主管機關為「行政院衛生福利部」。

針對按摩的定義則為:「從事單純對人體施以傳統之按摩、指壓所為調理行為之行業,但不得涉及醫療行為及宣稱醫療效能」。

推拿VS.按摩‧略有差異

然而,多數人對於「按摩」的認知,也是以物理性方式來緩解不適,且非醫療行為,因此常會對按摩與推拿感到疑惑,難以辨別。對此,陳秋隆理事長說明,「傳統整復推拿的動作,較能進到深層肌肉筋膜處;雖然非醫療,但背後有傳統經絡理論為輔」;相較之下,「按摩較淺層」,多單純以摩擦、揉捏、指壓等手法,達到暫時性的舒緩效果。

.推拿至肌肉層

陳秋隆理事長表示,「推」有「推而散之,推瘀散結」之意,「拿」的意思亦類似,兩者手法都能將力道傳到肌肉層內,達到紓解之效。一般來說,除了推和拿之外,還會再加上其他手法(如揉法),以「複合式」的推拿對人體施以良性刺激。

從推拿的手法動作來看,通常可分成六大類。

1 擺動類:如滾法等。

2 摩擦類:如摩法、擦法、推法、搓法等。

3 振顫類:如振法、顫法、抖法等。

4 擠壓類:如按法、壓法、點法、捏法等。

5 叩擊類:如拍法、擊法、叩法、彈法等。

6 運動關節類:如搖法、扳法、拔伸法等。

.按摩產生熱觸感

他說明,如對人施以「按」法(如掌壓、指壓),會促使體內「氣通」;施以「摩」的動作,即「摩擦」,會對皮膚產生熱的觸感,往上傳至中樞神經,進而達到放鬆身體的目的。這也是為什麼情緒敏感者,能透過按摩來獲得安定;寶寶哭鬧或胃脹時,媽媽輕柔撫觸,能減緩不適;而中醫婦科中也有撫觸療法,能稍微舒緩女性常見的生理症狀。

認識不同的推拿領域

就目前坊間常聽到的「推拿」,他進一步說明,又可從兩方面來看,一種是針對某些局部症狀紓解而施行的推拿,另一種則偏向單純消除疲勞與預防疾病的推拿保健。

.經絡學基礎的「整復師」

曾受經絡學相關訓練,並通過各單位考試,擁有執照,這類專業者在坊間被稱為「整復師」,是經由衛福部所管理,常隸屬於某些立案的中醫機構。因此,當某些患者經觀察與評估為可藉由推拿方式來緩和症狀,整復師才能進行推拿動作。

.民間經驗傳承的推拿者

通常也具備專業手法技術與傳統醫學知識,只是可能是自學或跟在師傅身旁從學徒做起,有著豐富經驗,但卻不一定有執照;自行開業者多,且多依賴客人的口耳相傳。即大眾所認知的民間傳統按蹻、推拿等,部分的國術館就可能類似這種。

陳秋隆理事長表示,一般人身體大多處於「亞健康」的失衡狀態,即「雖然沒有明顯疾病,但也非完全身強體壯」的階段,例如產後媽媽更是如此;由於並非生病,但仍有不舒服、疲憊感,不妨偶爾可藉由簡易的推拿來舒緩之。

 

適合推拿的族群

任何人只要有需求,幾乎都是採取推拿方式來緩解體況,尤其建議到有政府立案執照的機構較佳,或可自行在家中簡易推拿(力道較輕的項目)。不過,陳秋隆理事長建議,有感冒或皮膚症狀(皮膚炎、受傷等)的人,最好先休息或等皮膚狀態恢復健康後,再進行推拿,以免加重不適程度。另外,如果想在孕期緩解水腫、壓迫感,則要注意施以推拿的力道和部位。

.結構性問題者

跟身體結構有關,尤其各行各業的職業病,最常發生的是姿勢性的狀況,如長時間久坐、久站、持續彎腰或高舉等,肌肉筋骨難免會僵硬,血液循環變差;建議可接受推拿,改善狀態。

.退化性問題者

這可能起因於結構性問題者進展的「嚴重程度版」,如使用某些動作過度而導致身體功能的減弱或退化(甚至動也不動),或是因為年齡而難以避免的生理退化。透過推拿,可幫助暫時性舒緩與放鬆,但整體持續效果有限。

 

簡易居家推拿‧調理體況

媽媽們歷經10個月的孕期、產後1個月的坐月子,之後更是全心投入育兒的生活中,幾乎沒有時間到外面好好接受專業推拿;因此,陳秋隆理事長特別針對孕期和產後,提供幾項「簡易居家推拿」。由於推拿就是幫助身體由緊繃到放鬆的過程,他更建議「愈親近的家人(尤其丈夫)來推拿,媽媽更易放鬆」,不妨找個空檔,放點輕音樂,布置通風、舒適且溫暖的房間,更能達到推拿的良好功效喔!

簡易居家推拿‧調理體況

孕期‧泡腳+足三里

1.建議可準備比較深的盆子,如水位放八分滿,可淹至膝蓋下方。接著,倒入溫度適中的熱水,並可挑一款偏好味道的入浴劑溶入其中。

2.雙腳緩緩浸入熱水中,持續一段時間,讓整個小腿部位溫暖,有助於靜脈回流、體內肝氣抒發而放鬆;此時不妨閉眼休息一下。

3.小心將雙腳離開熱水盆,以乾淨毛巾擦乾。再請先生幫忙,於膝蓋下的「足三里」穴位處,給予適度力道的按壓;如此可幫助舒緩水腫、緩解子宮收縮的不適、刺激腸胃蠕動等。

產後‧順時針推壓

在安全且無嚴重疾病的前提下,只要身體狀況許可,媽媽們可從坐月子期間開始簡易推拿。

1.改善橘皮紋

產後媽媽的體態還在恢復階段,身上可能有因水腫和脂肪而產生的橘皮紋等;建議可推拿位於肚臍左右的「天樞穴」。大約位於人體腹部結腸處,採順時針方向,從「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以手掌推壓幾個循環。

2.預防&舒緩腰痠

一樣以手掌適度推壓到皮下層,可針對腰際部位採橫向或左右向施行,或也可從「腰際以下至尾骶骨」由上而下緩緩推壓,都至少能達到暫時緩和的功效。但也提醒,如果痠痛範圍擴大到背脊痠痛、骨盆腔(如泌尿道)疼痛,則仍儘快就診檢查較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