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產百科> 孕期須知> 孕期也要水噹噹 孕媽咪肌膚保養重點

孕期也要水噹噹 孕媽咪肌膚保養重點

懷孕期間,準媽媽的生心理狀態皆與懷孕之前大不同,外觀最明顯的莫過於肌膚變化,舉凡妊娠紋、皮膚癢疹、膚色黯沉、孕斑等,對愛美的媽咪來說,難免會有點沮喪。雖然這些症狀大多都能在分娩之後自然改善,但為了讓肌膚狀態恢復地更好,不妨從懷孕期間就開始學會正確的肌膚保養方法!

孕期也要水噹噹 孕媽咪肌膚保養重點

相信這段話是許多準媽媽的共同心聲:「懷孕時期皮膚變得好粗糙,又容易出油,似乎要比平常更勤於保濕!」雖然女性在懷孕期間的確需要加倍照護肌膚,但專業皮膚科醫師建議,除了保濕之外,準媽媽同時也要注重防曬,才能避免膚色更加黯沉,且千萬不可因為皮膚乾燥而塗抹過油或太滋潤的乳液,以免使旺盛的皮脂腺無法順利排油。

Part1孕期肌膚症狀剖析

1.膚色黯沉

成功皮膚科診所主治醫師施懿玲表示,懷孕期間,女性體內的荷爾蒙將出現大幅變化,黃體素、黑色素刺激素和雌激素這三大荷爾蒙會不斷分泌,造成外陰部、腋下、皮膚皺摺處、妊娠中線(母子線)、乳暈及皮膚上原有的斑點或痣等部位,出現色素沉澱的情形。

好發時期

從懷孕初期就開始會發生膚色黯沉的情況,隨著荷爾蒙不斷增加,越到後期將會越明顯。

改善方式

分娩後雖可使用退斑產品(媽咪在懷孕期間應儘量避免使用),但如果在懷孕期間未做好防曬工作,便無法明顯恢復成懷孕之前的狀態。雖然懷孕期間可進行美白療程,但有些孕婦會因緊張而出現宮縮現象,所以建議分娩之後再向皮膚科診所預約看診較佳。

2.妊娠紋

妊娠紋的狀態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紫紅色,另一種則為白色。施懿玲醫師指出,紫紅色為妊娠紋早期剛形成時的狀態,這是因為彈性纖維受拉扯破壞所產生的發炎反應,過了幾個月後,待發炎漸漸退去,就會變成晚期的白色妊娠紋。

好發時期

常見的好發部位是皮膚容易被拉扯的範圍,包括胸部、肚子、大腿及臀部等,隨著肚子越來越大,症狀將會更明顯,尤其是過了懷孕7個月之後。

改善方式

若準媽媽在短期內增重太多,導致肌膚快速膨脹,進而使彈性纖維斷裂,就會出現妊娠紋,施懿玲醫師建議,孕婦應按照懷孕進程慢慢增加體重,最好控制在10~15公斤以內,到了懷孕後期,須開始勤擦乳液或妊娠霜,除了可緩解肌膚膨脹所引起的搔癢感之外,也可增加肌膚的保水度與彈性。不過,並非所有準媽媽都會出現妊娠紋,雖然主因通常是準媽媽在短時間內增重太多,但也有一小部分的人會受體質影響,如果自己的母親不曾出現過妊娠紋,準媽媽在懷孕過程中可能也不會長出妊娠紋。

施懿玲醫師另補充說明:「值得注意的是,若妊娠紋正處於紫紅色的狀態,可使用含果酸與維生素C成分的保養品,但如果已變成白色,通常效用就不大。

3.痘痘

孕期也要水噹噹 孕媽咪肌膚保養重點

施懿玲醫師表示,黃體素屬於雄性激素,可保護我們的皮膚,由於孕婦體內分泌大量黃體素,所以準媽媽的角質層會隨著變厚,導致肌膚摸起來較為粗糙;加上懷孕時皮脂腺分泌也較旺盛,所以常會發生毛孔堵塞、長粉刺等情形,受細菌感染後便成為惱人的痘痘。

好發時期

懷孕期間皆可能發生,尤其夏季更為明顯。

改善方式

如果懷孕之後,發現原先使用的臉部清潔產品效果不佳,建議準媽媽改買其他溫和抗痘的洗面乳品牌,以緊繃、不脫屑為原則,且一天洗臉2~3次為佳,不可因為臉部出油而增加洗臉次數,否則過度清潔將為肌膚帶來更大負擔。此外,平時可使用含有果酸及杏仁酸成分的乳液保養臉部;若有傷口時,一旦過了懷孕初期,準媽媽應遵循醫囑擦拭抗痘藥物,才不易使病情惡化。

4.皮膚癢疹

除了皮膚黯沉之外,荷爾蒙的分泌也會使某些準媽媽出現皮膚癢疹的問題,如果在懷孕前已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懷孕期間可能會使症狀加重。施懿玲醫師指出,有種狀況稱為妊娠多形性皮疹(英文簡稱PUPPP),是一種懷孕期間才會出現的皮膚疾病,症狀與過敏患者類似,會出現紅色丘疹樣的癢疹,通常分布在肚皮及四肢,如果不慎抓破皮流出組織液,就會演變為濕疹。另外,少數準媽媽的皮膚癢疹會合併出現黃疸、小水泡或小膿皰,有這類皮疹的準媽媽,就要立即就醫處理,以免影響腹中胎兒。

好發時期

就統計結果來看,較容易罹患妊娠多形性皮疹的族群為初產婦、多胞胎懷孕或胎兒較重的孕婦,最常發生在懷孕後期,且通常會持續到分娩之後,但不會影響胎兒健康。

改善方式

如果準媽媽無法忍受妊娠多形性皮疹帶來的搔癢感,且已有傷口發炎的情形,應儘快至醫院尋求專業醫師治療,醫師會先給予塗抹型的類固醇藥膏局部使用,不過,如果蕁麻疹的分布範圍過大,醫師也會視情況開立口服的抗組織胺藥物,但基本上都會遵循孕期用藥規則,所以準媽媽服用時也不需太過擔心。

孕期也要水噹噹 孕媽咪肌膚保養重點

5.毛髮粗糙

有些人以為懷孕就必須馬上面臨掉髮問題,但在懷孕期間,準媽媽其實會因為動情素分泌,而使毛髮生長得更茂密。頭髮的生長過程可分為三個週期,分別是生長期、休止期與退化期,生長期大約可維持2~4年左右的時間,之後便會進入休止期與退化期;而孕婦體內分泌的動情素,使生長期的頭髮比例上升,能夠延長頭髮的生長期,所以在懷孕期間的頭髮才會變得又黑又粗。

好發時期

施懿玲醫師表示,準媽媽身上的毛髮會在懷孕後期變得最為粗糙,但其實很少孕婦察覺此事,頂多認為「頭髮摸起來粗粗的、腋毛好像變多了」。待分娩之後,就會停止這種現象,但取而代之的可能是產後落髮等困擾。

改善方式

若覺得毛髮粗糙,洗澡時可適量使用潤髮乳,較值得一提的是,產後一個月到半年內,不少準媽媽會出現產後落髮現象,但通常在一年內都可自然恢復。不過,如果平時過於疲勞、營養攝取不良或睡眠不足,可能會使落髮情形更加惡化,若過了一年之後仍無改善,建議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適時使用相關藥物及產品改善掉髮現象。

6.血管增生

施懿玲醫師指出,有些孕婦身上會長出一顆顆的紅痣,看起來就像「朱砂痣」,手腕還會出現腕隧道症候群(俗稱的「滑鼠手」),或是比以往更容易長出痔瘡、手掌通紅、牙齦出血等,這些都是因為荷爾蒙分泌,造成血管增生的結果;此外,指甲生長的速度也會變快,且厚度更厚、遠端部分易與甲床分離,雖不明顯但仍建議準媽媽指甲不要剪太短,適中即可,以免斷裂傷到甲床。

好發時期

有三分之二的懷孕女性,到了懷孕後期會發生上述現象。

改善方式

多吃富含維生素C與纖維質的蔬果,可減緩牙齦流血頻率及幫助腸胃蠕動,並避免長時間使用滑鼠或維持同一個動作(例如久站、久坐),也有助於避免滑鼠手和靜脈曲張等症狀。

Part2日常照護解析

平時應如何保濕與防曬

施懿玲醫師建議,準媽媽平時可用冷水洗臉,以免對臉部帶來刺激,洗完澡時應立即塗上一層薄薄的乳液,且一天須比懷孕之前多塗1~2次,藉此緩解妊娠癢疹及預防妊娠紋。至於防曬方面,一定要用防曬用品將臉部塗抹均勻(大約一個花生米大小的量),否則將加重孕斑及曬斑;如果處於陽光能照射進來的室內,使用SPF30的防曬產品即可,但如果身處戶外,就可改用SPF50的防曬產品,且一旦流汗就必須補擦,準媽媽不妨搭配帽子及陽傘等配件,如此一來便能達到更佳的防曬效果。

肌膚保養品選購原則

在購買肌膚保養品時,一定要選擇經過國家認證並擁有衛生署字號的產品,且成分須不刺激肌膚、低敏性、不含皂類。施懿玲醫師補充:「通常還會建議準媽媽應避免擦指甲油及染燙髮,如果真的要擦,也應儘量選購知名品牌,或是特別主打孕婦可使用的系列產品。」

錯誤的保養觀念

有些媽咪發覺皮膚乾燥或緊繃時,會自行敷面膜,但施懿玲醫師並不建議這種做法,她表示:「敷面膜可能只會讓皮膚狀況更惡化;同理,自行購買磨砂膏去角質或請人挽面,也會使敏感的肌膚受到更大刺激,媽咪只要多擦幾次乳液,每次輕輕塗抹一層即可。」

此外,有些媽咪很擔心使用果酸類的保養品會危害胎兒健康,因而錯過許多保養時機,但除了含A酸的產品不可在懷孕與哺乳期間使用之外,果酸、杏仁酸、左旋C之類的產品,孕婦都可安心使用。

利用飲食和運動來幫助皮膚代謝

施懿玲醫師表示,若希望達到美白功效,除了均衡飲食以外,準媽媽不妨多吃柑橘類和草莓,以替代食用營養補充品,畢竟兩者都含有豐富且天然的維生素C,且草莓所含的草莓多酚也有助於達到養顏美容的效果;如果希望將體內多餘水分排出體外,可飲用紅豆水或玉米鬚水來代替薏仁幫助利尿(因中醫認為薏仁恐引起滑胎疑慮)。

孕期也要水噹噹 孕媽咪肌膚保養重點

孕期也要水噹噹 孕媽咪肌膚保養重點

孕期也要水噹噹 孕媽咪肌膚保養重點

孕期也要水噹噹 孕媽咪肌膚保養重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