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哺餵母乳.媽咪一定要做的10件事:放鬆與觀察篇

哺餵母乳.媽咪一定要做的10件事:放鬆與觀察篇

哺乳,雖然是本能,但對許多媽媽而言卻是「甜蜜的負擔」。有志於哺乳的媽媽們,想要餵得更舒適、順利,寶寶吸吮得愉快、飽足嗎?千萬別忽略這10件「一定要做」的關鍵!

7.放鬆

哺餵母乳.媽咪一定要做的10件事:放鬆與觀察篇

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經驗:愈是緊張,愈難以成事,放鬆心情,反而水到渠成。哺餵母乳的過程亦是如此,能夠學會放鬆心情,不讓壓力上身,一切按部就班,要不成功也難!

【Why】壓力易讓人放棄初衷

產前,相信不少即將為人母的孕媽咪對哺乳滿懷希望,然而,真正身歷其境,才發現一切並未如想像中的容易,面對種種挫折、不信任的質疑,瞬間都成為壓力,當壓力到達難以承受的程度時,想要哺乳的初衷可能就此放棄。博仁醫院小兒科主任暨國際認證泌乳顧問毛心潔表示,「雖然以母乳哺育下一代,是自然而然的事,但需要花時間學習與適應」,既然決定要哺乳,就讓自己開開心心,學會放鬆心情,不讓自己身陷內在或外來的壓力之中,「愈是覺得有壓力,愈是緊張,愈容易讓哺乳之路崎嶇難行」。畢竟當壓力排山倒海而來,影響的不只有心情,乳汁分泌也會受到不良影響。

【What】一定要做的4件事

毛心潔醫師指出,哺乳之路不免面臨各種壓力,新手媽媽若能學會輕鬆以對,拒絕壓力上身,讓自己擁有好心情,對順利哺乳必然有所幫助。該如何讓心情放鬆,她建議新手媽媽不妨這麼做:

1.不被數字困住:望著時鐘,疑惑寶寶怎麼又餓了;盯著集乳瓶的刻度,懊惱泌乳量太少;看著體重計,好奇寶寶的體重為何沒增加,因為不滿意這些數字,而陷入焦慮並對自我產生懷疑,「媽媽不要想太多,全力配合寶寶的需求,想吃就餵,無限暢飲」。

2.處於支持環境:對於還沒建立信心的母乳媽媽而言,往往不知如何面對長輩的種種質疑,負面語言聽多了,往往對自己更沒信心,乾脆選擇放棄哺餵母乳。「育兒的前兩個月,母乳媽媽最好讓自己置身在壓力小、支持多,並對媽媽最和善的環境」,母乳媽媽才能用快樂的心情,享受順利哺乳的喜悅。

3.學習面對挫折:不少成功哺餵的母乳媽媽其實都有一段辛酸史,「就把挫折當成學習必經的過程,任何的學習,都必須經歷不斷練習、嘗試數次失敗,才會熟練」,其實最難的關卡就在第一個月,但只要下定決心餵母乳,通常在一個月內,媽媽能熟練哺餵姿勢,寶寶也熟悉含乳方式,順利哺餵自然也不再是問題。

4.不要跟別人比:每一位媽媽或寶寶的狀況都不一樣,「人生不是用來羨慕的,千萬不要跟別人比奶量多寡,只要看著寶寶的需求即可,因為媽媽的泌乳量取決於寶寶的需求,了解自己的能力在哪裡,一切盡力就好」。媽媽的乳汁有多少,就餵寶寶喝多少,即使無法全母乳哺餵,也勝過全然放棄!

【How】做想做的事‧只要能放鬆

雖然不少專家認為,「哺乳時要專心看著寶貝」,但毛心潔醫師卻鼓勵媽媽哺乳時,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舉凡喝飲料、吃東西、打瞌睡、聊天、滑手機(平板)、看電視、聽音樂、看小說等,「只要能讓媽媽舒服放鬆的事情,我都贊成喔!當然,如果媽媽覺得專心看著寶貝吃奶,就能放鬆,我也是很贊成」。

8.觀察

寶寶的狀況,是媽媽最關心的部分。因此,在相處、哺餵的過程中,媽媽務必仔細觀察寶寶的任何跡象,適時給予適當的反應或改善,如此寶寶才能喝奶喝得愉快、健康。

【Why】「哭」不一定想喝奶

「喝奶」是新生兒的本能。因此,當清醒的新生兒想喝奶時,通常會出現主動尋乳的反應,如左右轉頭、抿唇等。王麗玲護理師表示,一般人多認為嬰兒以「哭」的行為,表達出想喝奶的想法,但其實未必如此。「哭泣,並不是想喝奶的唯一表徵」,可能代表寶寶有其他需求或不適。她認為,媽媽應試著更理解寶寶的語言,才能給予合適的反應,而非寶寶哭就只想到以餵奶來滿足,如此反倒讓自己壓力過大,也無法讓寶寶獲得真正的安撫。

生理需求:尿布濕、肚子餓、穿蓋得太多或太少、太熱或太冷、光線太亮或太暗等。

心理需求:想吸吮、想抱抱、需要被關注等。

哺餵母乳.媽咪一定要做的10件事:放鬆與觀察篇

【What】一定要關注的4跡象

前面提到,哭可能代表寶寶很多不同的需求;然而,如果真的是因為想喝奶而哭,其實代表媽媽對於寶寶飢餓的早期徵象並沒有意會過來,以致於寶寶因為需求沒被滿足而開始哭泣。當寶寶在哭之前已出現下列飢餓的早期跡象時,建議媽媽隨時做好準備並開始哺餵囉!

1.唇或舌的吸抿:剛開始,寶寶的小嘴會出現明顯張開閉合的動作,很像是要吃東西,然後可能會出現類似吸吮、抿唇的樣子,還會伸吐舌頭,出現舔的動作。

2.主動吸吮手指:餓了想吃東西的本能,促使有的寶寶會忍不住將小手指頭放入嘴巴吸吮,動作很類似吸吮媽媽乳房的樣子。

3.頭部左右轉動:就好像在找東西的樣子,寶寶的頭會動來動去,有點偏左或偏右看的感覺(即主動尋乳)。

4.放聲陣陣大哭:如果在前幾個跡象出現時,寶寶都還沒有藉由喝奶來獲得滿足,一段時間後實在無法再忍受飢餓的感覺,就會受不了而放聲大哭,而且常常是一陣一陣的哭聲。

【How】從3狀況看奶是否喝得足夠

對於媽媽來說,總是會擔心寶寶到底喝得夠不夠?喝得好不好?真的有喝進去嗎?對此,可透過以下方式來觀察寶寶的狀況。

體重:王麗玲護理師表示,除了新生兒剛開始的生理性體重減輕外,基本上只要有喝足夠的奶,之後的體重會穩定上升。但也提醒父母不要太心急地每天去看,建議每週觀察即可,平均約增加125公克以上,就算是沒大問題。

大小便:主要看大便的顏色和頻率,小便的顏色與量等。剛開始胎便是墨色,通常出院時已經是金黃色的母奶便,一天大便好幾次;解尿的部分,如果出生超過5天以上,一天至少會換上6~8片尿布,而且每片都有略沉甸的重量感,且尿液顏色清淡。

吞嚥:傅美玲護理長表示,有確實喝到母乳的寶寶,可以從喉嚨處看到明顯的吞嚥動作,而這與寶寶是否正確含住乳房來吸吮有關。只要動作標準,通常寶寶喝到足量的母乳後,嘴巴會自然鬆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