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哺餵母乳‧媽咪一定要做的10件事:預防與調整篇

哺餵母乳‧媽咪一定要做的10件事:預防與調整篇

哺乳,雖然是本能,但對許多媽媽而言卻是「甜蜜的負擔」。有志於哺乳的媽媽們,想要餵得更舒適、順利,寶寶吸吮得愉快、飽足嗎?千萬別忽略這10件「一定要做」的關鍵!

9.預防

哺餵母乳‧媽咪一定要做的10件事:預防與調整篇

哺乳期間,媽媽乳房需要靠不斷的刺激,以生成源源不絕的母乳;因此,如果沒有持續哺餵寶寶或讓乳汁排出,反而會堵塞在乳房內,造成媽媽身體的腫脹不適!

【Why】乳房生理症狀影響哺乳

產後一開始,產婦可能還沒有明顯泌乳感覺,但一定要讓新生兒學習含乳及吸吮;在供需原理下,不要限制餵奶時間及次數,寶寶清醒時想吃就餵;一般約第三天,才會出現第一次脹奶現象(因人而異)。王麗玲護理師表示,媽媽須儘可能從乳房排出乳汁,否則乳汁會聚積乳腺內,發生脹奶;脹奶程度加重,將促使母體不適,無法順利供給寶寶乳汁。

另外,如果在哺餵過程中,沒有注意到寶寶含乳方式和哺餵姿勢,將可能會促使乳頭受傷、破皮等;如此在傷口癒合之前的每次哺乳,將成為媽媽苦不堪言的過程。

【What】一定要注意的3症狀

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因為是第一次哺餵母乳,可能剛開始尚未掌握住泌乳和排出乳汁的時間節奏,所以比較容易發生乳房不適的相關症狀。透過對以下可能症狀的了解,希望能幫助媽媽們提早預防。

1.乳房腫脹:傅美玲護理長表示,餵奶沒有一定的頻率,寶寶想喝就餵或是媽媽覺得有脹奶就可以餵;若是遇到一些因素而無法親餵時,儘量每隔2~3小時擠乳一次,最長間隔時間不要超過4小時,否則很容易造成內部腫脹,甚至變硬,因而有部分硬塊感或局部阻塞,嚴重時還可能因為乳腺阻塞而發炎。

2.乳頭受傷:如果寶寶正確含乳,應是整個嘴巴含住乳房、蓋住乳暈;部分只含或咬到乳頭處,不但不易吸吮到乳汁,還會拉扯到乳頭,造成乳頭疼痛、破皮,雖然仍可繼續哺乳,但媽媽會感覺很痛苦。此外,還要小心傷口感染的可能。

3.乳腺發炎:紅、腫、熱、痛,是乳腺炎的典型症狀,大多是因為內部塞得太嚴重,加上外部有傷口而受外部細菌感染、發炎所導致。這時候如果沒有儘快將阻塞的奶水排出(親餵是最好方法),阻塞問題可能愈來愈嚴重;一旦進展到更嚴重的乳房膿瘍現象,就可能需要開刀引流來清瘡。

【How】平日護理的重要性

想要預防上述乳房症狀的發生,王麗玲護理師表示,平日就應儘量讓寶寶多吸吮,除非寶寶吸吮的狀況不佳,再考慮搭配自己擠乳(手擠或機器擠),定期讓乳汁從乳房排空。如果已經發生其中幾項不適,傅美玲護理長分別說明護理方式如下:

1.當乳頭破皮,除了注意寶寶含乳方式,媽媽可擠出少許乳汁塗抹於乳頭,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

2.如果有局部阻塞感,在寶寶吸吮的同時,媽媽的手輕輕按壓硬塊處,可以讓阻塞部位輕鬆被疏通。

3.倘若脹奶,可採用冰過的深綠高麗菜葉或奶瓶局部冷敷(避開乳頭和乳暈),能幫助緩解不適,但之後還是要靠媽媽用親餵或手擠出乳汁才能暢通乳腺。

10.調整

當女性決定回復上班族的身分時,就代表哺餵關係即將改變。為了給予寶寶穩定的母乳量與營養,媽媽勢必得調整自己和寶寶的節奏,才能讓母乳源源不絕地繼續供應。

【Why】寶寶須習慣新的餵奶時間表

據《勞基法》第50條規定:「女工分娩前後,應停止工作,給予產假八星期」,因此大多數女性會選擇再度回到職場。但是,這不等同宣告親子的美好親密時光結束,媽媽和寶寶可以重新建立新的哺乳時間表。王麗玲護理師表示,針對6個月內仍以母乳為主食的寶寶,媽媽須更費心在親餵和擠乳瓶餵之間抓好平衡點;如果是6個月已開始吃副食品的寶寶,或許可依狀況逐漸調整副食品(少到多)與母奶量(多到少)的比例。但無論如何,都得循序漸進,切忌讓寶寶產生不安的感覺。

【What】一定要掌握的4要點

從整天的全母乳親餵,到一天可能只有2~3次親餵(其他時段採瓶餵),可能讓早已習慣親密關係的寶寶難以適從。如果媽媽即將返回職場,但又想繼續哺餵母乳,建議可掌握以下4個要點。

哺餵母乳‧媽咪一定要做的10件事:預防與調整篇

1.提前一週開始:寶寶需要家長滿滿的愛,這階段正在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且他們其實很敏感,一點點變化都可感覺到。因此,可提前至少1~2週開始調整餵奶方式,讓寶寶透過練習,逐漸適應。

2.把握親餵時間:就算是開始上班,但早上出門前和晚上回家後仍可以親餵寶寶。傅美玲護理長建議,上班族媽咪毋需完全捨棄親餵,不妨運用這兩段零碎時間親餵,享受親密時光,也能讓母乳分泌更順暢;通常會發現,寶寶在這時段會吸吮得特別起勁呢。

3.練習他人瓶餵:中間媽媽不在家的時間,勢必以瓶餵來哺育寶寶;對此傅美玲護理長表示,由於哺餵模式早已根深柢固,因此不用擔心有乳頭混淆問題。另外,王麗玲護理師說,剛開始寶寶可能會鬧脾氣而不願意喝非媽媽親餵的奶,建議上班前幾天先讓其他家人練習哺餵,或媽媽穿著爸爸衣服來瓶餵,及早讓寶寶適應。

4.定期擠出母乳:上班期間,媽媽每隔3~4小時須擠乳一次,因此事前得學會熟悉手擠乳或吸乳器的運用。傅美玲護理長舉例,在媽媽出門前先親餵一次,到公司後約10~11時擠乳,接著中午用餐後、下午4~5時擠乳,回家後就可以直接親餵,而定期排出乳汁可以為寶寶貯存足夠的母乳量。

【How】職場哺餵的注意事項

近幾年政府大力倡導哺餵母乳的好處,使得愈來愈多企業團體、公共場所也正視這項需求,除了設立完善的哺集乳室,也會主動提供相關協助。不過,縱使社會環境對哺乳行為漸趨友善,王麗玲護理師仍提醒媽媽要多留意相關事項。

◎待人處事要好:雖然別人願意給予擠乳的自由空間,但媽媽也不要當成理所當然、事事都要他人配合。

◎用具清潔訣竅:如能每次清潔吸乳器是最好,但受限於時間與空間可能很難。建議準備乾淨的雙層夾鏈袋,將每次使用完的喇叭罩放入袋中密封好,冷藏在冰箱內,減少汙染機會。一天內至少總消毒一次,因此可等回家後再徹底清潔即可。

◎慎選擠乳地點:能夠在專門的哺集乳室最好,或是至少找個較隱密、比較自在的空間,圍上披風或背巾來擠乳。王麗玲護理師提醒,千萬不要在廁所內擠乳,不但媽媽不舒服,且感覺也不太衛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