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兒童生活教養> 彩繪x律動x打擊樂.培養藝術氣息:律動篇

彩繪x律動x打擊樂.培養藝術氣息:律動篇

大多數的孩子,有著充沛的活力與單純的特質,促使他們擁有獨一無二的律動感。如果能在正值大小肌肉與認知發展的階段中,引導他們自由想像和表現,用全身體驗生活,將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就如同雲門生活律動的「布卡蛙」,原先是可愛的小蝌蚪,慢慢地也會蛻變成自己的樣貌。

從了解自我開始彩繪x律動x打擊樂.培養藝術氣息:律動篇

律動的概念,就是從「身體」出發。柳佩君老師表示,思維單純的孩子是以本能在認識自己和感受周遭的人事物,而身體就是最好的媒介。

在嬰幼兒的發展歷程中,「自我」是學齡前的學習重點之一;進一步來說,首先就必須從認識自己的身體開始,而這又與律動的概念不謀而合。因此,期望能引領孩子在一定範圍內(如符合日常規範、安全場所等),了解身體可運用的最大極限,盡全力舞動,發揮想像力,表達感知到的人事物,並且收放自如。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曾說過,「希望每個孩子都可以跳出自己的舞步」,認為生活律動就是健康、快樂、成長的律動。透過適當且規律的活動,讓孩子了解自我狀態,有助於情緒與心智的穩定,還能促使他更靈活運用大小肌肉,且整體協調性更佳,也會較懂得控制力量。

身體動.幫助整合感官能力

律動,不只是動一動身體而已,其中更蘊含深刻的多元觀念,值得孩子深入學習。柳佩君老師說明,為了讓他人看得懂自身律動所表達的意思,孩子必須先好好觀察過相關人事物。在雲門教室生活律動課程中,其中有個趣味的主題「吐司」,即讓小朋友試著用身體表現出吐司的狀態,例如軟軟的、形狀是方的等;如果吐司被烤過,就變得硬硬的,撕開後有沙沙聲,還有香味。藉由如此,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練習用視、聽、嗅、觸覺等觀察日常生活。

律動的另一個概念是「群體學習」,尤其在團體課程中,孩子彼此會去觀察、想像、思考、同理,進而會出現人際互動行為。例如今天的律動主題之一為冰淇淋,當老師引導孩子呈現「天氣好熱,冰淇淋融化」的狀態時,孩子會熱烈地相互討論、表現(如:我的融化了掉在地上;我的會歪一邊喔);或課程途中有人不舒服,其他孩子會自然地問候、安慰等。

學齡前律動的重點

雖然滿一歲的孩子大多能站,但仍未能熟練地使用肌肉。因此,柳佩君老師以雲門教室生活律動為例,建議等孩子三足歲後,再來嘗試較佳,情緒更穩定、較能聽懂指令、執行和控制動作,也比較不會受傷。通常會以遊戲方式引領孩子感受與表達生活情境,以期望達到潛移默化目的。

.3~4歲:須由家長陪伴著一起律動,因此父母不但是學習者,更是觀察者、參與者和教育者。透過老師的指令,引導父母和孩子重新觀察彼此、認識自己,更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

.4~6歲:能理解和自行思考,可嘗試獨自律動。老師會以音樂搭配肢體方式,讓孩子做出稍微複雜、創意的動作,同時學會適度控制身體,希望能以「收放自如、動靜皆宜」為目標;另外,更在學齡前最後階段,提前體驗同儕關係。

彩繪x律動x打擊樂.培養藝術氣息:律動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