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產百科> 孕前調養> 5大關鍵 一探生男生女的奧祕:觀察篇

5大關鍵 一探生男生女的奧祕:觀察篇

越來越多的媽媽明白男孩女孩都是寶,因此在計畫擁有一雙子女時,便會期望下一胎能與第一胎的性別不同,以成就體驗扶養兒子與女兒的不同教養經驗;懷有男孩或女孩,以機率來說雖各佔50%,但依著X精子與Y精子的迥異特性,卻也因此衍生出許多方法,下文分別從體質、技巧、中醫與生活等層面,為媽咪們提供了可能提高孕育特定性別寶寶的可能性。

生男生女

重男輕女觀念不再

恭賀生男孩是「弄璋之喜」,而女孩則為「弄瓦之喜」,光從「璋」與「瓦」的字面意義,即能充分透露中國人重男輕女的意識強烈,因為只有男孩才能延續家族香火,於是讓不少女性背負著生男孩的壓力。

但現代人生得少,對於子女性別又有多在乎呢?

現況觀察1:新生兒性別比趨相近

三軍總醫院婦產部生殖內分泌科主任張芳維指出,「正常狀況下,人類在出生時是男略多於女,而在醫界認定上,正常男女嬰出生性別比為106:100(即每100名女嬰相對的男嬰數為106名)」,根據國民健康署於103年公布的「健康促進統計年報」的「出生性別比」,2004年的110.76:1可說是達到歷史高峰,之後,出生數一路下滑,性別比亦然,至2013年時已降至107.81:100,而2015年6月發布2014年的出生性別比為106.9:100,這數字可看出男女比例已相距不遠。張芳維醫師表示,「整體生育數下降,性別比例卻漸趨於正常」。

過去臺灣因出生性別比偏高,當時的國民健康局曾於99年起大力展開防治行動,透過社會倡議、禁止性別篩檢及禁止性別選擇性人工流產等措施,但究竟是政府宣導有功,或是民眾觀念改變呢?

現況觀察2:不再承受生男孩壓力

為了解民眾對於生兒育女的性別期待,本刊於fb粉絲團與「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進行了為期12天的問卷調查,共計收到1,525份問卷,結果顯示:62.3%的人「沒有承受來自長輩希望生男孩的壓力」,明顯可看出,即使是長輩,也拋開了傳統觀念,未給年輕人壓力,不過,有62.7%的人「對於子女有想要的性別」。

而這群對子女性別有期待的人,52.7%的人想要生女孩高於47.3%的人想生男孩,這可感受生男孩不再是天下父母心了。如果只計畫生一胎,想生男孩者占24.5%,想生女孩者為33%,想生龍鳳胎者則有42.6%,或許對於講效率的現代人而言,更希望能一次同時擁有男孩女孩,當個「好」媽媽。

現況觀察3:為生出期待性別而願再生

昔日常見為了生男孩,不少家庭即使已生了好幾胎女兒,仍要繼續生下去,現在則不一定是為了生男孩,而是為了如願生出「期待性別」的寶寶,有58.5%的人願意再拚一胎;在這群人當中,願意再生一胎的有53.6%,再生兩胎的占31.8%,願意繼續努力的也有14.5%。對於生育率僅1.065的台灣而言,這些人為了生出期待性別而願意再接再厲,真可說是「功在國家」!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如願生出「期待性別」的寶寶,有32%的人選擇不會運用相關方式,68.2%的人則是會用相關方式。不過,即使在考慮運用的相關方式(可複選),80%的人選擇從食物、行房體位等著手,22.7%的人參考民俗做法,49.3的人則會求助醫療科技,整體而言,再怎麼期待寶寶的性別,還是以「崇尚自然」為主。

科學觀察1:人工生殖技術以求有為主

雖說人們認為想要生出期待性別的寶寶,可求助醫療科技,但張芳維醫師強調,「人工生殖科技主要是解決夫妻不孕的問題,求的是有懷孕,而不是求性別」。

過去對於男女比例失衡問題,曾有人暗指是「愈來愈多人選擇人工生殖科技,而使男嬰出生比例較高」之故,他表示,「由報表顯示有些生殖中心的女嬰比例較高,所以不能歸咎於人工生殖」。

張芳維醫師進一步指出,在試管嬰兒的療程中,配合植入胚胎前的胚胎著床前的遺傳診斷(PGD)或遺傳篩檢(PGS),「主要是為了排除胚胎帶有遺傳疾病基因或染色體,減少因為胚胎不正常,讓孕媽咪必須面臨流產的抉擇或處於擔心的情緒中,並不是篩選性別之用」。

科學觀察2:顯微鏡下的精蟲橫衝直闖

決定生男生女的關鍵在於,與卵子結合的是X精子或Y精子,雖說X、Y精子各有特質,如X精子的頭較大、體積較大;而Y精子的頭小、體積較小,就活動力而言,X精子不如Y精子,不過,張芳維醫師表示,「顯微鏡下的精蟲,並非直線賽跑,而是橫衝直闖衝向卵子,不論誰快誰慢,都會群聚在一起黏附在卵子四周,最後能突破重圍,鑽進卵子懷抱的精蟲,才是真正的贏家」。

他強調,X精子活動力略慢不是重點,「就像龜兔賽跑,雖然烏龜的速度慢,卻因能堅持到終點而贏了速度快的兔子」,最終與卵子結合的是X精子或Y精子,「都是天意」!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5大關鍵 一探生男生女的奧祕:生活篇
5大關鍵 一探生男生女的奧祕:技巧篇
5大關鍵 一探生男生女的奧祕:體質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