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兒童生活教養> 獨生子女與有手足子女的教養 看見每個孩子的亮點:概論篇

獨生子女與有手足子女的教養 看見每個孩子的亮點:概論篇

獨生子女 也許真的是獨生子女,也許只是成長的一段歷程,只要父母用心教養,都能發揮優勢。但父母也必須適時放手,不要讓孩子因背負父母過多的期待,而失去追求自我的人生目標。 有手足子女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有其獨特之處,需要父母的欣賞並接納,不要讓子女在比較的心態下成長,而對父母或兄弟姐妹有所怨懟,讓與手足相處的經驗成為人生中的難忘回憶!

獨生子女難界定.也許只是一段歷程

即使是有手足,但兩個孩子的年紀若相距甚遠,事實上,也能因為各自成長,而具有獨生子女的特質。其實獨生子女的定義並不明確,尤其現今社會型態的多元化,類獨生子女的狀況更是常見。

而一般人對「獨生子女」,不免有些刻板的認知,甚至存有偏見看待獨生子女,讓這群人被貼上負面標籤。事實上,比起真正的「獨生子女」,社會上存在更多的「類獨生子女」,在教養觀念上也需要被關注。

獨生子女與有手足子女的教養 看見每個孩子的亮點:概論篇

雖是趨勢卻難有統計

現代人愈生愈少,不論國內外皆是如此,根據內政部公布2014年的台灣育齡婦女總生育率為1.165(平均每位育齡婦女一生的生育數),的確,從這個數字來看,不少家庭只生養一個孩子。然而,究竟獨生子女人數有多少,卻未有明確數據。過去有學者認為,真正要確實統計獨生子女的數字,必須針對40歲以上的婦女調查育有子女數,因為過了育齡期,生養子女的數目多已成定數,這樣的數據才能真正顯示獨生子女的數目多寡。

不過,隨著晚婚晚生已是風潮,加上人工生殖科技的進步,超過40歲以上才生育者不在少數,甚至有人趕進度;也有人在第一個孩子長大後,在未避孕的狀況下又意外懷孕,因此,也未必能從這樣的調查確實掌握獨生子女的比例。

各個家庭環境不同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副教授黃倩儀指出,「以實際面向來看,真的很難用子女個數區分是否為獨生子女」,有的父母年輕時覺得養孩子很累,就只生一個,但是等孩子大了,人生經過一番歷練,更懂家庭子女的珍貴,這時決定再生第二個孩子。兩個孩子的年齡差距,少則5、6歲,多則10來歲,「兩個孩子都在父母的單獨照顧下,各自成長,也是一種獨生子女的概念」。以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為例,3個孩子各差9歲,一頭一尾就差了18歲。

她補充,隨著各個家庭生活環境不同,存在各種「類獨生子女」,如兩個孩子的性別不同,因沒有同性別手足可學習,也算得上是獨生子女;當第二個孩子未出生前,頭胎子女即有如獨生子女;或是兩個孩子即使年齡相距不大,但小時候分別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顧,沒有在一起成長,也可說是獨生子女;甚至本來家裡有兩個孩子,但其中一個因意外或疾病而去世,剩下的一個就變成了獨生子女。黃倩儀副教授認為,「獨生子女很可能只是成長中的某一段歷程」。

研究多存刻板印象獨生子女與有手足子女的教養 看見每個孩子的亮點:概論篇

過去,對於獨生子女有專門研究,也因此讓人對於「獨生子女」存有刻板印象,如:獨生子女多集三千寵愛在一身,而易表現出「我的東西是我的,你的東西還是我的」;此外,霸道、自私、以自我為中心、嬌生慣養等特質,也多出現在人們對於獨生子女的印象中。然而,黃倩儀副教授指出,「子女的表現,並不只是個人家庭所造成,而是受到父母的心態與教養技巧影響,與社會環境交錯產生的結果,這當中又隱藏了性別的個性差異」,也就是說,即使要進行實驗,也不易歸納出哪一項因素產生的影響比較多,更不能以此論定具有這些特質是否為「獨生子女」所致。

曾經,獨生子女被做為研究對象,可是隨著人數愈來愈多,「你是獨生子女,我也是獨生子女」,更多的獨生子女必須彼此磨合,加上當前對「獨生子女」有廣義與狹義的解釋,無形中,讓大家對於獨生子女的刻板印象不再強烈。

只此一個責任更重

黃倩儀副教授表示,與育有多子女數的父母相比,養育獨生子女的父母,「好像聯考制度一樣,一試定終生,特別是孩子成長沒有重來的機會,因此,內心所承受的壓力更大,偏偏又沒有經驗,難有比較參考的對象,只能用自己的方式與觀念帶養,勾勒自己想要教養的形象」。但理想與現實是否有差距?她建議,父母必須多聽孩子的聲音、多看其樣貌,讓自身想要的目標與孩子的表現不要有太大的距離,以降低「投資失敗」的風險。

育有多子女的父母,「如同多元入學方式,不只有一次的考試機會」,從前一胎的經驗中反省並加以修正,「通常對第一胎會嚴格的以大人標準,質疑孩子為什麼做不到,但對第二胎,就有自省的機會,不再執著一定要怎樣,對孩子表現有更大的包容性」,孩子因此比較有自由發揮的空間,父母也從中有再次成長的機會。

獨生子女與有手足子女的教養 看見每個孩子的亮點:概論篇

成人引導方向.手足帶著一步步走

幼兒的學習和發展過程可用「鷹架理論」說明,黃倩儀副教授解釋,成人可幫孩子建構起學習的鷹架,但孩子要順利爬上一層又一層的鷹架,需要的是手足或同儕刺激,雖然幼兒可透過模仿成人進行學習,但畢竟距離目標太過遙遠,不過,若有手足或同儕刺激,孩子的能力容易被激發,「每次往上爬一層鷹架,就代表『比現在能做的再難一點』」,與兄姐的互動可刺激孩子有多一點的學習動機,願意一層層往上爬,終有到達頂端的時候,過程中,把所學習的一切內化成能力,日後即可運用自如。

黃倩儀副教授說,「完整的學習環境是,有大人像明燈一樣指引方向,有兄姐帶著一步一步朝著指引方向前進」,雖然獨生子女少了手足刺激,若是進入幼兒園混齡教學的環境,孩子可跟比自己年齡大一些的兄姐積極學習,相信也能收到學習成效。

回歸教養本質.用心而已

無論是教養獨生子女或有手足子女,黃倩儀副教授強調,父母的態度都要回歸教養的本質,也就是「用心」,用心傾聽孩子的聲音,凝視孩子的樣貌,同時要讓孩子有長刺的機會,「孩子的問題就像一根根的刺,讓孩子有長刺的機會,並接受孩子的刺,透過親子長時間的相處,把那根刺磨得不那麼尖銳,日後才能期待孩子順利融入社會,且適應社會的步調與要求」。

她提醒,很多時候,父母疏忽了孩子有如刺一般的問題,如果不讓孩子有長刺的機會,這根刺會朝向自己的內心生長,進而生成內傷。孩子的心靈若有內傷,一旦情緒大爆發,後果將不堪設想,不只是家庭,連同社會,都勢必要付出更高的代價收拾善後。「養育過程中,容許孩子長刺,是父母必須要做的事」。

比起獨生子女的父母全神貫注「只看一個」,育有多名子女的父母,更要學習看到每個孩子的「亮點」,讓子女們能各自展現所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