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兒童生活教養> 獨生子女與有手足子女的教養 看見每個孩子的亮點:差異篇

獨生子女與有手足子女的教養 看見每個孩子的亮點:差異篇

雖然獨生子女擁有父母的全然關注,比起有手足子女,的確享有更多的資源,但與手足相處的經驗,也是一種成長的養分,同時,只要父母有心找出孩子的亮點,讓孩子建立起自信,自然也能創造屬於他的舞台!

孩子本身就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只是身在有手足的家庭,不免會被父母拿來與其他兄弟姊妹比較;相對於獨生子女,就沒有這樣的問題,因為父母只有一個孩子,無從比起。臺北市忠孝幼兒園園長洪玉滿表示,「長時間觀察園所的孩子,不論是獨子生女或有手足子女,在表現上各有優勢,而這些優勢正是培養孩子建立自信心的來源」!

獨生子女與有手足子女的教養 看見每個孩子的亮點:差異篇資源集中.多才多藝

獨生子女最大的優勢,莫過於在教養上,父母集中火力,畢竟只有一個孩子,包括時間、心力與金錢等資源,全部集中火力給了唯一的孩子,孩子因此享有較好的生活與教養品質,同時,有較多機會學習各類才藝,在同儕間展現多才多藝的學習特質。洪玉滿園長指出,「學習很多才藝有時是為了填滿時間,由於陪孩子需要體力,但不少父母晚婚晚生,體力不佳,陪伴往往有心無力,無法持續太久時間,在經濟無虞的狀態下,送孩子去上才藝班,既可填滿時間,又能學習才藝」。

趕場學習各項才藝課程,讓獨生子女的生活看來忙碌且多才多藝,但背後其實潛藏獨生子女較不會掌握時間的隱憂,因為大部分的時間都被父母以才藝課程填滿,常可聽到孩子說「再來要做什麼,好無聊喔」。她提醒,父母應適時留下時間讓孩子放空,學習控制時間,有利於養成日後自主學習的能力。

風險分散.自由發揮

比起獨生子女只有一次的機會,照顧兩個以上孩子的父母雖然辛苦,但相對可將風險分散,洪玉滿園長說,「養育第一個孩子,誰都沒有經驗,多半依照書或專家說法,過程中或許有迷惘,多會花時間聽其他人意見,但若未再生育的話,就沒有修正的機會。對再生第二胎、第三胎的父母來說,有第一次的經驗,之後就知道該怎麼做,如調整管教孩子的鬆緊度,儘可能不讓錯誤重蹈覆轍,也就分散了風險」。

通常父母對於第一個孩子有滿滿的期待,如學才藝、選科系,而老大也多會孝順的依照父母計畫行事;對第二個以後的孩子,父母則抱持較為開放的態度,可能是老大已經按照計畫達標,心願已足,也可能是老大不聽話,心累了,對其他子女也就不再強求,「給了弟弟妹妹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她補充,「孩子也想得到多一點的注意,於是會自己尋找定位,爭取表現機會以贏得父母的目光,所以可見其他子女依自身興趣各自走各自可發揮專長的路」。

善於表達.展現自信

獨生子女互動的對象多是成人,因此,語言表達全是學習成人的溝通模式,相對於有手足與之互動的同齡孩子,更顯得善於口語表達,但前提是父母有花時間與孩子相處,讓孩子在早期學習語言時有練習的對象。洪玉滿園長表示,「獨生子女很能與長輩聊天,反而不太能跟同齡孩子快速溝通,畢竟成熟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上充滿童趣的兒語,存在相當的落差」。獨生子女的語言表達能力強,在同齡團體中,屬於說理型的他們有時容易出現「只出一張嘴,卻做不多」的行為。

擁有較佳的口語表達能力,也就更懂得展現自身優勢,讓獨生子女顯得特別有自信。她指出,因孩子有較多的時間與父母相處,父母能感受孩子的特質而給予更多的肯定與稱讚,強化其自信心,「周遭成人不太會挫孩子的銳氣,所以,獨生子女有很充足的自信心」,語言能力強加上滿滿的自信,讓獨生子女經常成為團體中受到較多注目的孩子。

察言觀色.自理生活獨生子女與有手足子女的教養 看見每個孩子的亮點:差異篇

獨生子女什麼都不用多說,父母就會幫他打理好一切,但有手足子女就不一樣了,畢竟父母的時間有限,同時要照顧好幾個孩子,難免會有顧此失彼的時候,總在不經意中忽略了某個孩子,雖然父母無意,但被忽略的孩子卻很敏感,於是出自本能的會觀察,該怎麼做才能讓父母對自己有多一點的關心或稱讚,「察言觀色可說是家有手足孩子特有的優勢,偶爾甚至會鑽洞以投父母所好,無非就是想要得到父母多一點的注意」。

在自理生活的能力展現上,有手足的孩子的確比獨生子女更為主動積極,有不少孩子只是在旁邊看著父母幫兄姐做,不知不覺就會了,「為了求生存、求發展,不可能什麼事都等爸爸媽媽幫忙,自己做比較快」,甚至年紀大一點的孩子,還會主動幫忙做家事,照顧弟弟妹妹;不過,也有孩子在照顧上被忽略,如父母沒時間陪著孩子練習如廁,於是尿布一路包到底。

感情親密.不善說謊

獨生子女與有手足子女的教養 看見每個孩子的亮點:差異篇

沒有其他手足分割父母的時間,獨生子女與父母的親子關係相對親密,彼此習慣分享心情,因為親密,無話不談,聽得進父母所說的道理,因為了解,不需隱瞞任何的喜怒哀樂,更不需要說謊掩飾問題,進而讓不善說謊成了獨生子女的特質。洪玉滿園長表示,「相處時間長,獨生子女與父母的個性相近,在想法上也趨於單一化,也就是受到父母想法的影響甚為強烈,相對有較穩固的中心思想」。她提醒,由於學齡前的人格、品格,主要來自父母影響,千萬不要輕忽身教、言教的重要性。

她提醒,隨著孩子年紀逐漸增長,獨生子女的父母要適時調節關係,「不讓親密關係走偏,其實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讓孩子自在向外發展,就像放風箏一樣,慢慢放開長線讓風箏飛往高空,孩子出去闖,累了就會回家。

處事圓滑.想像力佳

有人說,「3個孩子就像一個小型社會,兩個孩子爭執時,為了壯大聲勢,一定要爭取另一個的支持,於是總有一個孩子被爭執的兩方爭取,這個孩子就會考量誰給他的好處最大」。反覆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多能學會圓滑處事的能力,不過,還要考量孩子的個性。洪玉滿園長指出,「活潑的孩子以此能力向外發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但個性內向的孩子卻可能因總是爭不過兄弟姊妹,而自卑的縮在家裡,且愈來愈沉默」。沉默的孩子更顯孤獨,但這類孩子不會幻想學習如何更好,反而更用心觀察父母的不公平,也變得愛比較、愛計較,提醒父母對於個性較沉默的孩子應多所注意,適時多給一點關心。

洪玉滿園長觀察到,有手足的孩子較富有想像力,「因為在現實中可能缺少父母的關心或充裕的物質,而用想像彌補所缺少的,讓自己陶醉在想像中,因此,培養出想像力,若能善加導引,這份想像力將是創造力的來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