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 護眼.護齒 大作戰:護眼篇

護眼.護齒 大作戰:護眼篇

雖然眼睛與牙齒不免有些先天的問題,但對一般人來說,卻可透過良好的生活習慣維護正常功能的運作,反之,若有不良習慣,則會讓原本應有的正常功能惡化。因此,應讓bobo從小開始學習如何護齒與護眼,讓「明眸皓齒」不是夢想!

守護靈魂之窗

眼睛是「靈魂之窗」,透過雙眼,讓我們可見萬事萬物,也讓我們的內心深處被看到,因此,守護靈魂之窗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視力發展黃金期

護眼.護齒 大作戰:護眼篇剛出生的寶寶,因為視神經尚未發育成熟,只能看到約30公分距離的物品,大約就是寶寶依偎在媽媽胸前喝奶,與媽媽目光交會的距離。黎明眼科診所主治醫師李嘉宏表示,「嬰幼兒的視力發展如同語言發展一樣,需要隨著外界的刺激,讓各種視覺機能逐步發育成熟。正常狀況下,遠近的立體感是在3歲定型,視力則在8歲定型,所以,出生後一直到8歲,可說是視覺發育的黃金期」。

李嘉宏醫師指出,「3歲起,每半年至少要做一次視力與眼位檢查,確認孩子的視覺狀況是否達到『最佳矯正視力』,也就是說,透過視力表檢查,3歲要達到視力0.5,4歲要達到0.6,5歲要達到0.7,6歲要達到0.8,如果未達此一標準,就可能有弱視的問題」。

至於有遠近的立體感是在3歲定型,「通常眼科醫師會到幼兒園幫3歲的幼兒進行篩檢,透過亂點立體圖篩檢出立體感不良(分不出遠近深淺)的孩子,及早給予矯正,避免影響行走安全與學習」。

由於幼兒期正是視力發育黃金期,李嘉宏醫師表示,「若有發育障礙,及早發現,及早矯正,將可達到最佳矯正效果;如無發育障礙或其他病變,也能藉由良好的用眼習慣維持正常視力」。擁有健康的視力,是孩子日後進行良好學習的重要工具,因此,從小展開護眼行動是必要之舉。

幼兒視力不良問題

透過視力表檢查,若是達不到「最佳矯正視力」,就是大家熟知的「弱視」,李嘉宏醫師解釋其定義,「由於外來視覺刺激受到遮蓋,無法正確投射在視網膜中心窩,引起視力發育不完全」, 弱視的原因很多,依形成原因可分3種類型:

類型1.斜視性弱視:斜視的形式可能是外斜視、內斜視、上斜視或下斜視。

類型2.屈光異常性弱視:包括遠視、近視、散光與兩眼不等視(兩眼之屈光度數相差過大)

類型3.遮蔽性弱視:如先天眼皮下垂、先天性白內障、視網膜玻璃體病變等。

他指出,「不同類型的弱視,處置方式不同,但是若能把握8歲前的黃金治療期,及早治療,進步效果明顯」。否則任由發育中的大腦長期失去視覺的刺激,將會喪失部分的視力功能,不只影響外觀,還會造成學業、人際關係等層面的影響,實在無法輕忽。

有些父母會好奇,寶寶的鬥雞眼是怎麼回事?李嘉宏醫師表示,「東方人種容易有假性內斜視問題,這是因小孩的顏面骨骼和肌肉發育不完全,造成兩隻眼睛中間部分,也就是鼻根部分的皮膚特別寬,遮住了一部分的眼白,使得黑眼珠好像特別靠近,通常在1至2歲間可自行痊癒」。若父母無法分辨孩子的內斜視是否該處理,不妨帶孩子至眼科檢查。

另外,李嘉宏醫師提醒,「早產兒容易有視網膜病變或弱視的問題, 定期至眼科追蹤檢查更是成長中的重要大事,避免錯失治療機會」。

護眼.護齒 大作戰:護眼篇

造成近視3要素

近視雖與遺傳脫不了關係,但是環境的影響力亦不容小覷!特別是現代人長時間使用3C用品,連小孩也受到「3C保母」的照顧甚多,更加提高幼兒罹患近視的機會。李嘉宏醫師表示,造成近視有3個要素:長時間、近距離、不休息。年紀愈小就出現近視,長大後的近視度數愈深,愈容易發展成高度近視,進而引起愈嚴重的併發症。

因素1.長時間

不論是電視、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總讓人不知不覺看到忘我而忽略了時間,大人如此,小孩更是沒有節制能力,長時間用眼的結果,很難不讓近視上身。根據國健署統計,近視兒童假日平均每天「看電視、打電腦、上網或打電動」的時間高達4.4小時,遠超過2歲以上不超過1小時的眼科醫學會建議量。

建議:每隔30分鐘要休息10分鐘。

因素2.近距離

近距離也是造成近視的殺手,特別是使用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或電子遊樂器時,未保持適當距離,李嘉宏醫師指出,「近距離用眼讓睫狀肌產生收縮,若是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會造成睫狀肌痙攣而造成近視,使度數更為加深」。雖然開卷有益,若是未能保持適當距離,也容易造成近視。

建議:使用3C用品或看書至少保持35至45公分的距離;看電視至少保持超過2公尺以上的距離。

護眼.護齒 大作戰:護眼篇因素3.不休息

李嘉宏醫師表示,現代的小孩除了上幼兒園,其他時間也往往被學習各項才藝填滿,沒有休息放鬆的時間,特別是屬於需要雙眼緊盯某樣物品,如課本、琴譜的才藝學習,更是耗眼力,「這些孩子的視力正在發育,卻又未能讓眼睛得到適時休息,很容易近視且讓度數加深的速度變快」,他碰過4、5歲的孩子來檢查視力時,已經100度,相隔不到一年,又增加100度。

建議:適時休息,並養成每日2至3小時進行戶外活動的習慣。

需要就醫的6種狀況

李嘉宏醫師指出,「不論寶寶年紀多小,只要眼睛有狀況,就應至眼科診所就醫檢查,以確保靈魂之窗的健康」。他提醒,幼兒看東西時,若有以下情況時,應儘快接受眼科檢查。

.狀況1‧歪頭看:不論是看電視或追視物品,總是要歪頭側一邊看,這是因為眼睛度數不夠,無法以正常姿勢看清物品,而必須藉由改變姿勢或角度,才能看清楚。

.狀況2‧愈看愈近:明明一開始坐在適當距離看電視,但不知為何愈坐愈靠近電視,由於看不到又想要看清楚,身體不自主地朝電視靠近。

.狀況3‧揉眼睛:可能是基於看不清楚或是有過敏性結膜炎,甚至是睫毛倒插刺激角膜或結膜,而不斷揉眼睛,無論是哪種原因,都需要就醫釐清原因,避免因揉眼睛造成更大的眼睛傷害。

護眼.護齒 大作戰:護眼篇.狀況4‧眼睛紅:眼白部份(即結膜)出現紅紅的,可能是過敏性結膜炎、急性結膜炎,也可能是眼睛的微血管出血,都需要就醫檢查以對症下藥。

.狀況5眼睛痛(癢):對於3到5歲的幼兒來說,真正因為眼睛痛而就醫的狀況並不多,倒是可能因為眼睛奇癢無比,感到不舒服而就醫。

.狀況6‧眼睛有分泌物或一直流淚:若幼兒眼睛有異常量多的分泌物,或是一直流淚,代表眼睛可能受到感染或有異物,最好儘速帶至眼科檢查。

李嘉宏醫師指出,台灣受過敏所苦的嬰幼兒比例不低,這些有過敏體質的嬰幼兒很容易受到天氣溫差大、濕度變得較低與空氣品質糟而有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等問題,並伴隨出現過敏性結膜炎,「除了到兒科就診,也要至眼科就診,千萬不要自行點眼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