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哺乳媽咪最快樂:哺育孩子.依著需求 做好準備因應狀況

哺乳媽咪最快樂:哺育孩子.依著需求 做好準備因應狀況

從懷第一胎時,即打定主意哺餵母乳,當時擔心上班該如何集乳,上網搜尋,就一頭栽進台灣母乳協會的「ㄋㄟㄋㄟ共和國討論區」,這才發現,原來「親餵」更大有學問,

原來不只上班集乳,光是「親餵」這件事就大有學問,不是只要把寶寶抱上來就一定會吸,所以開始認真地在網路上做功課、閱讀書籍。一路走來,不只順利全母乳,用了六年多的時間哺餵了兩位哥哥,而且早已成了全職媽媽。相隔六年之久,意外又懷了小三,而且相當圓滿的是,在二位哥哥之後來了個屬羊的正咩(妹)。

哺乳媽咪最快樂:哺育孩子.依著需求 做好準備因應狀況


從母奶媽媽到種子講師

回憶哺餵兩位哥哥的時光,說是順利,但其實腫脹、破皮、發炎、反覆發生小白點,甚至擠出草莓奶的狀況,通通遇過。幸運的是,因為做足功課,知道可在台灣母乳協會的討論區或母乳支持聚會上尋求支持與協助,所以順利度過每一次的難題;而上班的那段時間,曾經躲在廁所、茶水間、會議室擠乳,最後向公司爭取設立哺集乳室,成了我上班擠乳以外的甜美插曲。其實身處惡劣環境擠奶,心情一點也不美麗,但為母則強,我只想努力為自己,也為未來可能有需求的每一位母親爭取該有的權益。

因為深切體認「媽媽支持媽媽」的重要,在離開職場後,積極參與母乳聚會,也成了母乳義工,持續的進修、參與研習,把義工的工作當成一門知識在學習,希望能傳遞更正確的資訊給需要幫助的媽媽,最後還為自己多了「母乳哺育種子講師」的頭銜(編按:母乳哺育種子講師為衛福部認證的講師),真是一段奇異的哺乳旅程。像是撒了一粒小種子,在母乳灌溉的園地裡慢慢發芽茁壯,成了有能力再幫助其他母乳媽媽的人。


回歸自然的溫柔生產

在間隔這麼多年後有了正咩意外來報到,我少了新手媽媽的慌亂,更能氣定神閒的享受哺乳及育兒時光,重新體驗哺乳的美好。更特別的是,我得以檢視過往的生產經驗,有勇氣選擇一種相當不同的生產方式──在自己家中溫柔順勢地產下第三個孩子。

這樣的選擇讓我深刻體驗到,在孩子出生的前幾個鐘頭,若沒有過多的干擾,單純讓媽媽和孩子一起,孩子的含乳真的能回歸到「一抱上來就會吸」的自然原始狀態;也因為產程開始時沒有施打靜脈注射、持續自由地移動而不是臥床待產,產後即刻的肌膚接觸與哺乳、積極的回應寶寶頻繁哺乳的需求,真的可讓母親有效舒緩產後頭幾天的生理性漲奶,直接告別石頭奶。


相當不同的哺乳體驗

哺乳媽咪最快樂:哺育孩子.依著需求 做好準備因應狀況

正咩帶給我的驚奇不止於此,相較於前面二個哥哥都是夜奶頻繁,正咩滿月多就可以睡過夜,原已做好夜奶長期抗戰心理準備的我,帶著半夜漲奶的不適,錯愕不已。四、五個月大時,正咩長了二顆牙、積極展現出想吃大人手上食物的企圖。與其說是媽媽被孩子的成長需要追著跑,倒不如說是媽媽順著孩子的需要,跟著調整,我無需擔心少了夜奶是否會造成奶量減少,也不堅持全母乳哺餵到6個月再補充副食品,只需要順著孩子的需求來養育她。

我想,「依照孩子需求」很重要,所有母乳哺餵的建議是個原則,並不是完全不能調整。雖然說正咩可以睡過夜,但其實她白天的睡眠都很短,也頻繁的喝奶,若仔細算起來,其實依然是個「頻繁哺餵」的寶寶。


給母奶媽媽的話

哺乳就是育兒的一部份,很自然,也很有挑戰!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氣質,第一胎沒有成功哺餵不代表第二胎就一定會失敗,反之亦然。更重要的,媽媽在心理上要準備好接受孩子的到來,原本的生活就一定會產生變動;知識上,一定要自己多吸收母乳相關資訊,再聽聽別人的經驗後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作法。去看孩子,即使寶寶還不會說話,還是透露了好多訊息,餓了、想睡了、需要換尿布了、需要抱抱、想要和媽媽在一起……。照書養,不如依著孩子最內在、最原始的需求來養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