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認識新生兒加護病房NICU

認識新生兒加護病房NICU

患有某些先天性疾病及出現異常症狀的新生兒,或是提前出生的早產寶寶,新生兒加護病房及醫療團隊可提供最專業且完整的照顧,對於這些特別的寶貝而言,新生兒加護病房無疑是他們最好的避風港,所以也有不少人將這裡稱為他們的第一個家。

NICU讓更多寶寶得以延續生命

早在50~60年代,當時並未具備良好的醫療設備及資源,呼吸器、保溫箱等儀器缺乏,且尚未實施健保下,許多早產兒與出生後即患有重症的寶寶,很容易因為家庭經濟等因素而不得不放棄治療,這也讓許多父母心中烙下不可抹滅的傷痕;縱使幸運存活下來,但這些寶寶在後續發展或學業成就等方面,還是與一般正常寶寶有著明顯的差異。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護理長張瑛珍表示,有鑑於此,馬偕醫院開始派醫護人員至國外交流或參訪,增購許多醫療設備、培訓醫護人員,於1978年便成立新生兒加護病房(英文簡稱為NICU),之後更協助他院代訓醫護人員並開始偏遠地區醫療,讓新生兒照護水準更普遍及提高。近年更大力推展產前諮詢、高危險妊娠轉診,整合婦產科與兒科醫療服務,針對早產兒或高危險妊娠的準媽媽,提供產前診斷及評估,並為孕婦與家屬解釋病情,更延續產後治療追蹤,提高新生兒存活率及減少不必要的罹病率。此外,馬偕兒童醫院的新生兒加護病房更秉持落實照顧弱勢族群的社會責任與使命,提供早產兒發展性照護,例如減少光線噪音刺激、提供圍巢、撫觸、擺位、袋鼠護理等,且支持媽咪以母乳哺餵,讓寶寶能吸收到最天然的養分,並設置早產兒專職護理師,提供早產兒出院準備之服務及追蹤,爸爸媽媽如果不太清楚如何在家照顧早產寶寶,可以撥打諮詢專線,護理人員將很樂於回答家屬有關早產兒居家照護等相關問題。

NICU之住院條件

並非所有身體有異狀的寶寶都可以入住新生兒加護病房,一般來說,須符合下列其中一項指定條件,才可進入病房接受相關治療。

1、新生兒體重小於或等於1,500公克。

2、新生兒出生週數小於或等於32週。

3、有呼吸窘迫臨床症狀,需使用經鼻正壓呼吸或呼吸器者。

4、敗血症或腦膜炎。

5、新生兒痙攣。

6、新生兒低血壓、高血壓或休克。

7、新生兒持續性低血糖。

8、需緊急手術之先天性異常。

9、伴隨心衰竭及缺氧之先天性心臟病。

10、瀕臨換血治療的新生兒黃疸。

11、新生兒腎衰竭。

12、其他新生兒疾病需隨時監測生理指標及即時處理以維護生理穩定者(如高血氨症、先天性氣管軟化症等)。

13、手術前後需監測生理指標之新生兒。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網站)

張瑛珍護理長表示,以馬偕兒童醫院的案例來看,入住新生兒加護病房的寶寶當中,有高達七成五為早產兒(即未滿37週就出生的寶寶),其中又有八到九成的孩子出現呼吸窘迫之臨床症狀,必須依賴保溫箱與特殊儀器加護才有辦法延續生命,最重要的是需要仰賴一群資深、訓練有素及有愛心的醫護人員細心呵護,方得以順利成長。

 

認識NICU醫療儀器

雖然目前新生兒加護病房的醫療設備已非常完備,但對於孩子一出生就要進入加護病房的父母而言,會是一個很大的衝擊並面臨很大的心理煎熬,對於各式各樣的加護儀器,更是一知半解,只能被動地聽取醫護人員解釋。若有機會一一了解這些儀器的名稱、功能及照護的方式,相信家長也可放下一塊心中的大石。

保溫箱

基本上,體重只要低於2,000公克的寶寶都需要依賴保溫箱,醫護人員會依照寶寶的體重及出生天數來設定適當的溫度,藉此讓寶寶在溫暖的環境下維持體溫。不過,寶寶如果長期處於缺乏調節光源的環境中,將無法識別晝夜及養成規律性,所以會以暗色的雙層布覆蓋在保溫箱上,以減少噪音及一成不變的燈光直接刺激。

張瑛珍護理長表示,護理師會將毛巾捲起來,做成一個圍巢(類似雞蛋的形狀)圍在寶寶周圍,目的在於營造一個近似子宮的環境;此外,醫師在為寶寶聽診時,冰冷的聽診器會直接觸及寶寶的身體,換尿布時亦會讓寶寶的屁股接觸到溫度偏低的紙尿褲,所以有時會直接將聽診器和紙尿褲放在保溫箱內,如此一來,這些本應備受呵護的寶寶,也不會因為突如其來的低溫而受到驚嚇。

生命徵象監視器

每個寶寶都會配有一台生命徵象監視器,這台機器將24小時監測寶寶的心跳次數、血氧飽和度、呼吸次數及體溫,如果發生異狀,監視器會立即發生聲響,提醒醫護人員進行相關處置。張瑛珍護理長指出,以往醫療資源還未像現在這麼完善,為了避免寶寶因呼吸中止症而突然驟逝,還會使用氣墊等設備,隨時震動以提醒寶寶別忘了呼吸。

認識新生兒加護病房NICU

氧氣治療設備

有許多住進新生兒加護病房的寶寶,容易出現呼吸窘迫的問題,如果寶寶發生呼吸較喘、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或呼吸費力,無法穩定血氧濃度時,為協助寶寶有效的氣體交換,就會視情況給予適用的呼吸器,而呼吸器又可分為非侵入式的呼吸輔助與氣管內管插管兩種使用方式,端看寶寶生理狀況決定。

抽痰設備

寶寶如果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清除呼吸道的雜物,可能會影響呼吸順暢度,嚴重時甚至會使他們窒息、嗆到,所以抽痰設備可協助將氣管內的痰抽出體外。

照光治療設備

此儀器適用於新生兒黃疸的治療,但寶寶在進行光照治療時必須全裸,所以醫護人員會為他們戴上眼罩,並覆蓋住寶寶的生殖器,以保護眼睛及生殖器官。

給予寶寶營養的方式

不少在新生兒加護病房的寶寶,都無法靠自己的力量喝母奶,或是獲得其他的養分及藥物治療,此時就需要一些特別的導管進行輔助。

鼻胃管餵食

針對早產兒、呼吸障礙、吸吮或吞嚥反射尚未發展成熟、無法直接由嘴巴進食、體重過輕的寶寶,醫護人員會從寶寶的嘴巴或鼻子放入一條軟管,以每1~2小時一次的頻率,直接把母乳餵進胃部,若寶寶因某些狀況無法進食,也可做為引流胃液之用途。此外,醫院會有專用的冷凍庫可保存母乳,且對於早產兒來說,媽咪的母乳是最棒的營養來源,所以會鼓勵媽咪正常擠乳,並利用會客時間將母乳轉交給醫護人員,就可讓寶寶享受到天然又健康的營養美食。

靜脈輸液

張瑛珍護理長表示,除了母乳之外,寶寶可能還需要水分、藥物、電解質、葡萄糖等補充,如果寶寶必須經由靜脈補充這些液體成分,就會注射一條或兩條不等的靜脈導管,待寶寶消化功能漸漸好轉後,就可減少輸液,且為了嚴密控制輸液量,靜脈注射都會以靜脈幫浦來控制。

高營養靜脈輸液

如果寶寶有一段時間都無法直接由口部或鼻胃管進食,就可採取高營養靜脈輸液的方式來獲得養分。若需長時間依賴此方式吸收營養,醫護人員會從寶寶的手或腳找一處血管,放入可長期使用的中心靜脈導管,做為輸送營養的途徑。

寶寶在NICU的一天

由於會客時間有限,爸爸媽媽沒辦法一整天陪在心愛的孩子身邊,對於整顆心都懸在寶寶身上的家長而言,一定很關心寶寶如何在新生兒加護病房度過一天。下表為新生兒加護病房的日常作息,可供爸爸媽媽做為參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