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產百科> 孕期須知> 4大常見胎盤問題.孕媽咪要留心

4大常見胎盤問題.孕媽咪要留心

卵子和精子結合成受精卵,歷經卵裂發展成囊胚,囊胚由滋胚層和內細胞群組成,內細胞群將來發育成胎兒,滋胚層則分泌酵素分解子宮內膜,幫助囊胚著床;胚胎著床後,滋胚層即分泌人類絨毛膜激素,繼續刺激卵巢黃體分泌大量黃體素,穩定子宮內膜,讓胚胎著床更穩定;滋胚層發展成胎盤,約6至8週,胎盤逐漸取代卵巢黃體的功能,至此全面擔負起保護胎兒的重責大任。因此,一旦胎盤發生問題,將可能使母胎面臨風險,危及性命。

文章目錄

胎盤|胎盤早期剝離|生產|懷孕|前置胎盤|胎盤鈣化
(胎盤連接母體及胎兒,是胎兒的營養來源。圖/shutterstock)

胎盤,是胎兒維持生命的重要器官。藉由滲透作用,母體傳遞營養和氧氣給胎兒;胎兒將廢物傳至母體,再由母體排出體外。胎盤也具有基本屏障功能,保護胎兒不會受到部分疾病的侵襲。

雙和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芊彣表示,若胎盤狀態不佳、甚至發生嚴重問題(如出血、剝離),不但會影響母體生理健康,更會使胎兒受到傷害,甚至危及生命。

問題1:前置胎盤

當胎盤位在子宮低處,且蓋住或距離子宮頸內口很近時,即是「前置胎盤」的狀況。前置胎盤又分為四種情形:完全性(完全蓋住)、部分性(部分蓋住)、邊緣性(蓋住邊緣部分)和低位性(未蓋住子宮頸內口,位於子宮下段且離子宮頸內口很近)。

由於胎盤位置會隨著子宮的長大而改變,因此前置胎盤的診斷只有到了懷孕後期才能確定。陳芊彣醫師表示,進入產程時,子宮頸的擴張與子宮收縮,都會拉扯到胎盤,造成大量出血。因此,針對有前置胎盤的孕婦,醫師會採取剖腹產的方式。

【高危險族群】相關統計顯示,若前胎採剖腹生產、曾做過子宮手術或曾發生前置胎盤者,下一胎前置胎盤的風險較高;這可能與子宮內膜曾受過傷有關。

【發現時間點】懷孕中、後期。

【可能症狀】無痛性陰道鮮紅色出血。

【影響】若產前大出血,勢必會影響母胎安危;甚至有胎死腹中的可能。

【後續處理】完全性或部分性前置胎盤的孕婦,多建議剖腹生產;邊緣性或低位性前置胎盤孕婦,仍可考慮自然生產;但需請醫師根據當時狀況來評估與決定。

【相關檢查】臨床症狀的觀察、超音波檢查。

胎盤|胎盤早期剝離|生產|懷孕|前置胎盤|胎盤鈣化
(產前如果有大出血的症狀,可能會威脅母胎安危。圖/shutterstock)

問題2:胎盤早期剝離

分娩過程中,胎兒會先離開母體的子宮,胎盤才會剝離;若胎兒還未娩出,胎盤即開始與子宮壁分離,即發生「胎盤早期剝離」的狀況。

一旦胎盤提早剝離,等於切斷與母體的連結,失去營養與氧氣的供給。陳芊彣醫師說明,此時的胎兒還無法自行呼吸,可能因為胎盤剝離而缺氧,導致生命跡象不穩定,嚴重時還可能發生胎兒窘迫,危及性命。

【高危險族群】有妊娠高血壓或一般高血壓的孕婦、高齡產婦、受到撞擊而外傷者、前胎曾發生胎盤早期剝離者、有子宮異常問題者(雙角子宮、肌瘤)等等。

【發現時間點】針對高危險族群,醫師會在產檢時密切追蹤與觀察;但想要確定是否為胎盤早期剝離,大部分都要等臨床症狀出現後才會得知,平常不易察覺,且孕程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

【可能症狀】下腹部有緊繃且硬梆梆的感覺,也有可能是持續劇痛,部分陰道會流出暗紅色的血。

【影響】母體可能會大出血,甚至休克、衰竭;胎兒缺氧後,可能演變成窘迫現象,甚至胎死腹中。

【後續處理】一旦發生胎盤早期剝離,症狀的進展速度很快,因此醫師大多會採取緊急剖腹產與大量輸血等處理,控制出血,並期望保母子平安。

【相關檢查】超音波檢查、觸診(摸腹部是否緊繃)、臨床症狀觀察。

問題3:胎盤鈣化

胎盤的鈣化即是指老化;當胎兒趨於成熟,代表胎盤孕育新生命的階段性任務即將結束,因此會像一般器官自然地老化,而這屬於正常現象。

只要胎盤功能正常,就算出現鈣化現象,也不太會影響胎兒,因此孕婦毋須過於擔憂;然而,鈣化的部分會失去功能,因此鈣化的範圍愈大,胎盤功能愈差。若已發現胎盤鈣化現象,醫師仍會藉由胎兒生長週數、胎心音、胎盤臍帶血流、羊水量、妊娠週數等來綜合觀察,以評估母胎狀況,方能做最適當的處置。

【高危險族群】每個孕婦都可能發生;抽菸、高血壓或胎兒過小的孕婦,可能有提早鈣化的機率。

【發現時間點】據國民健康署孕產婦關懷中心資料,透過超音波檢查,最早在懷孕約29週會發現胎盤鈣化;隨著週數增加,鈣化機率愈高,因此在懷孕33週左右,約50%孕產婦會有胎盤鈣化現象。

【可能症狀】藉由超音波檢查的影像,會發現胎盤處有白色的亮點,即為鈣化。

【影響】通常不會有任何影響,但若合併羊水過少或胎兒生長遲滯等其他症狀,通常須儘快催生。

【後續處理】若已足月且胎盤開始鈣化,醫師多建議催生。如鈣化程度嚴重且有其他異常,代表胎盤功能不佳,無論是否足月,都會考慮催生,以保母胎安全。

【相關檢查】超音波檢查。

胎盤|胎盤早期剝離|生產|懷孕|前置胎盤|胎盤鈣化
(胎盤鈣化,如果情況嚴重會建議催生,保護母胎兒全。圖/shutterstock)

問題4:植入性胎盤

正常胎盤附著於子宮內膜功能層,若胎盤以不正常狀態緊密附著在子宮,生產時無法順利剝離並娩出,就是「植入性胎盤」;此種胎盤猶如樹根深植子宮肌肉壁,甚至還可能穿過子宮壁侵入骨盆腔內其他器官(膀胱、腸道系統等),生產時強行剝離往往有造成子宮破裂、大出血而休克的風險。

陳芊彣醫師表示,依據附著的程度,植入性胎盤又分為輕度、中度、重度。

*輕度:沾黏性胎盤,胎盤絨毛細胞黏連在子宮內膜基底層。

*中度:嵌入性胎盤,胎盤絨毛細胞侵入子宮肌肉層。

*重度:穿透性胎盤,胎盤絨毛細胞穿透子宮肌肉層全部。

【高危險族群】當子宮有傷口、加上癒合不佳,受精卵著床時易趁隙進入受傷的肌肉層內,形成植入性胎盤。因此,子宮曾手術過的女性更要留意,如前胎剖腹產、曾進行人工流產搔刮手術、子宮肌瘤切除手術者等。

【發現時間點】若是上述危險族群,可預先以超音波檢查得知是否有植入性胎盤;但大部分的孕婦,常是在生產過程中才發現此狀況。

【可能症狀】無明顯外在症狀,難事先察覺;除非是植入性胎盤合併前置胎盤,可能較易提早看出,但這也是對母胎最危險的狀況。

【影響】因胎盤無法在胎兒出生後跟著娩出,而可能發生血崩,甚至還有後續的感染、其他器官的受傷、休克等風險,危及母體性命。

【後續處理】早期為了保全母體,會採取摘除子宮手術;現在醫師會評估胎盤植入程度與當下母體狀態,生產時先將胎盤留在子宮內,日後待胎盤萎縮,再手術取出;但需病人配合後續追蹤,避免發生併發症。

【相關檢查】若是上述危險族群,只要孕婦詳實說明,大多可透過問診先了解概況,之後再以超音波檢查或核磁共振等方式密切追蹤。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這12類孕婦都是「胎盤早期剝離」的高風險族群!醫師:劇烈腹痛就要盡快就醫
認識「前置胎盤」4種型態及主要症狀
孕期最怕的植入性胎盤.控制出血量也別忘抗沾黏的重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