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哺乳媽咪最快樂:靜觀其變 自有安排 發現最適合寶寶的方式

哺乳媽咪最快樂:靜觀其變 自有安排 發現最適合寶寶的方式

「別驚慌!」個人一直以為,產後病房門口應該貼上這張標語才對。生產不是不可怕,但生產或坐月子,總有其他媽媽講不完的經驗分享,關於母乳哺餵,自然也有琳瑯滿目的美好。

在我居住的西班牙,此地的男女老幼皆熱愛小孩,看到孕婦,無論認識與否,西班牙人總是很自然地談起有孩子的歡喜。問及艱難之處?他們常常大手一揮,「唉呀,不過就是人生常態,忍忍就好了」。我就是太聽信他們的樂觀言論,加上遇到一個根本不務正業的助產士,導致工作忙碌的我幾乎沒做任何功課,就上了產檯並開始哺乳生涯。

懵懵懂懂開始餵母奶

大家可能會認為,歐洲國家文明進步,自然醫療設備也先進。或許這兒的醫療設備「曾經」先進過,但我所住的小城,公立大型醫院僅一家,婦產科與病房位在超過30年歷史的建築裡,一切都還保留著民國70年的裝潢設備,其中不便之苦,不足外人道也。

更糟的是,沒有人告訴我,需要嬰兒本身努力的吸吮刺激才有助初乳的出現。懶惰的吾兒吸過兩次後就不肯吸奶了,每次都是被硬壓著上場,5秒就鬆嘴大哭,明明該很無力的小頭顱、小脖子硬是不肯讓人轉過去吸奶。


真正的無所適從

住院的三天,我們就過著:寶寶哭-媽媽試著餵奶-兒子不吃大哭-護理師過來說你這樣不對-按護士說的方法試,還是大哭-不停安撫到睡著的模式,等下次醒來又重來一次的無限惡性循環中度過。當時,醫院要求:母奶寶寶不能接觸奶瓶,不然以後會不願意吸奶。所以吾兒餓了三天,除了幾滴葡萄糖水,幾乎什麼都沒喝到。

仔細說來,最糟的不是孩子餓,奶水上不來。而是只要每位護理師進來,肯定要指正我哪點「又」做錯了:餵奶姿勢不對,我應該繼續逼小孩等等諸如此類的指示。按照A說的做,等會B進來就會又推翻說不對,這樣不行。輪到下一班的C看到時又指責說以上全錯,按她說的才對。要是眼淚跟怒火可以餵飽小孩,相信我一個人就足以餵飽整層病房的所有小寶寶了。


哺餵母乳沒有標準答案

幾經折騰回到家後,疲倦的寶寶竟然一個晚上連續睡了6個小時,足見產後住病房不只是媽媽辛苦,對寶寶也是種折磨。

然而在返家後,開始過著沒有外力干擾的生活,吾兒倒是順利地吃了媽媽我6個月的母奶,一直是個身高成長曲線破表的健康孩子。而我則學到「方法有千百種,沒有一種是所謂的正確答案,只是需要發現最適合妳自己與寶寶的方式而已」。有了這樣的體悟,我在一個半月前,在同一家醫院生下老二後,經驗果然完全不一樣了。


全新的體驗

不,病房還是一樣爛,而且還「升等」:遇上西班牙難得一見的超級熱浪,病房高溫直逼烤箱,整層樓的新生寶寶全都熱到發燒了。仔細想想,差別僅有兩處:一是護理師們態度好了很多,不再拿警察逼供的態度對產婦。若孩子真的不肯吸母奶,一點點配方奶的「助力」無傷大雅。二是我已經學會別人怎麼說都好,但孩子是我在帶的,我自己最了解。別人說什麼,都好,但決定該怎麼做的人是我,也只有我。

因此,同樣是餵母奶,同樣也是花了近兩、三天才有初乳,但我的心境平和了很多,一回生,二回熟,也許是有著第一胎的經驗,不再有過多未知的恐懼,更重要的是:放寬心,莫驚慌,別給自己沒必要的壓力,一切都會沒事的。


給母奶媽媽的話 

餵母乳確實是個很棒的經驗,而適度懂得放鬆自己,別把這件事當成某種工作進度或計畫執行,該餵就餵,不行也沒關係,人非機械,沒有說明書很可怕,但正因為沒有說明書,而有著無限多的可能性。一個蘿蔔一個坑,相信自己,也相信寶寶,妳總會找到最適合妳們的相處方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