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兒童生活教養> 認識.認知能力

認識.認知能力

「做」在認知學習過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每個人對於同一件事的看法、感覺、做法不盡相同,更應該藉由多方操作、體驗,讓孩子有機會將自己所看、所學付諸於行動,並達到「認知匯入」目的。人類的腦部分成很多區域,若長期只對特定事物感到興趣、執行,部分能力將不斷被強化、開發,但沒有運用到的部分,就會愈來愈弱。

何謂認知能力

認知能力的優劣常與智力畫上等號,最主要的原因是,人類的大腦在處理不同的訊息,會有各式各樣的方式,也因此認知和肢體動作、思考、想像、邏輯、創意、推理、記憶等能力的連結息息相關。All for Kids兒童職能治療專業網站主責職能治療師吳宜燁指出,單只透過感官功能接收訊息並投射到大腦的過程,並不能稱做認知,人類可以透過視覺、觸覺、味覺、嗅覺、聽覺等感官,感受整個環境中的刺激。

以視覺來說,所謂的視覺就是當視覺訊息經由眼睛進入視網膜,再投射到大腦枕葉,也就是說,當大腦的枕葉接收到視覺訊息產生感覺之後,再分別由大腦各個區域處理、運作而產生認知的連結或記憶提取,便稱為「視知覺」。例如:今天我看到一隻蟑螂,但單只透過「視覺」傳遞訊息給大腦,大腦只能將蟑螂視為一個「東西」,而蟑螂這個詞彙以及其他相關訊息的連結並未在大腦中產生。 

但當過往的經驗告訴我,這個東西叫做蟑螂、他很髒、令人感到噁心,所以我要打他或是逃離現場,甚至是預想為何蟑螂會出現在這裡,是不是有人在這裡吃東西的「後設認知」等過程,就是認知能力的表現。因此,無論是情緒反應、動作反應或是更多預想後設認知以及推演結果等,來自於大腦的「知覺」便稱為認知。 

胎兒時期便開始累積認知經驗

認知是一個相當抽象、廣泛的說法,我們無法直接看見腦部各個區域的發展狀況,因此,只能透過外在行為表現去推斷。吳宜燁職能治療師指出,其實當胎兒在媽媽肚子接收到的刺激與感受,都會在大腦裡的認知迴路累積,例如:近年風靡全球的寶寶游泳,就是延續寶寶在媽媽肚子裡被羊水包覆時的環境,讓寶寶能夠感受到安全感,增加面對這個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另外,曾有實驗報告指出,當寶寶不斷哭鬧的時候,開啟吹風機或是啟動吸塵器時所發出的聲音,和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習慣的心跳聲相當接近,因此讓他感受到溫暖、安全而停止哭鬧,這些情感認知就是大腦對環境刺激產生感覺與經驗連結所產生的結果。

寶寶的飢餓訊息也是認知反應

新生兒階段,寶寶日常最主要的活動就是喝奶和睡覺,而寶寶什麼時候餓了,也是爸爸媽媽在寶寶一出生便會面臨的問題,專業醫師指出,寶寶的飢餓訊息可能從細微的抿嘴唇、吐吐舌頭或是扭動身體開始,當寶寶已經餓壞了,才會以哭來表現,吳宜燁職能治療師表示,當寶寶建立起「哭泣」才有奶喝也是一種認知反應,但相較於後設預想,這是很直接的認知反應,屬於行為上的操作制約,也就是一種由刺激引起行為改變的過程與方法。 

認知能力的發展

在認知的層面來說,哭泣與喝奶的連結是寶寶不經意學到的經驗,不太需要經過大腦思考,吳宜燁職能治療師表示,隨著月齡增加、寶寶的行為能力提升以及更多經驗的累積下,更複雜的認知反應就會隨之發展,例如:從寶寶發現哭能讓媽媽餵我喝奶,但當媽媽不在,照顧者的角色換成爸爸、保母或是阿公阿嬤,而阿嬤可能在他還沒有哭之前就會餵他喝奶,但是爸爸卻沒有因為哭而餵他喝奶,反而是寶寶自己要拿奶瓶給爸爸才有奶奶喝,由於每個人的照顧方式不同,寶寶也會間接發展出不同的認知反應。

從生理需求反應到環境互動的認知提升

一般而言,當寶寶頸部有足夠的支撐力,他會開始對周遭的事物感到興趣,生活中不再只有吃和睡,再加上他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將手或腳塞進嘴裡、能抓起一旁的物品、翻身、坐、爬、走等每一項能力的精進後,便會逐漸透過與環境的互動,而累積更多的經驗與認知形成。吳宜燁職能治療師指出,當寶寶還小的時候,自身能力無法實際做出某些行為,但他還是可以透過感官能力,將看過、聽過、感受到的經驗印在腦海裡,當自己能力所及時,便會經由記憶的提取,嘗試自己動手做,而愈來愈多行為,就會慢慢整合。

如何觀察寶寶認知發展可能慢了?

對爸爸媽媽來說,每一個孩子都是最珍貴的寶貝,希望寶寶能夠健康發育、成長與各項能力健全發展,然而無論是感官、肢體、語言表達、情緒等基本能力,都可能影響認知能力發展,因此,如何看懂寶寶的行為,所透露出的訊息便成為相當重要的依據。 

吳宜燁職能治療師表示,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觀察孩子玩遊戲或玩具時的表現,與環境互動來看,每個年紀能力不同,自然會有不同的玩法,而在玩的過程中,孩子就會學習到不同的經驗,我們常說孩子就像一塊海棉,能夠不斷吸取知識,而「學習」是與生俱來的能力,經由遊戲玩法的擴充,或是遊戲玩法是否經由年紀的增加有所改變,就能看出寶寶在認知發展是否較慢。

玩:認知發展的重要性

研究發現,對孩子來說「玩」這件事是自主性的,玩能讓孩子從中獲得不同的學習,而在我們的生活周遭有許多物品都可以成為孩子的玩具,奶粉罐可以變成敲打樂器、掃把可以變成飛天法寶、紙箱可以變成化妝檯等,只要爸爸媽媽了解孩子不同階段的行為、了解他們的好惡,便可從旁給予最適當的協助。吳宜燁職能治療師表示,玩能夠讓孩子運用自己的能力操作環境,而操作環境和掌控玩具,可以讓他從環境中得到預期中的反饋,進一步獲得安全感,譬如說,當孩子開始喜歡玩我丟你就撿的遊戲時,他知道將東西丟到地上,爸爸媽媽就會撿起來。因此,當孩子重覆某些行為時,試著放手讓他去玩,能夠形成更多的認知。 

在安全的範圍下讓孩子多多與環境互動

吳宜燁職能治療師建議,日常生活中,在安全的範圍之下,儘量讓寶寶多體驗、接觸不同東西,才能累積不同的經驗。每個階段孩子會運用不同的能力去學習,例如寶寶愛吃手、啃腳的階段,會出現什麼東西都要往嘴巴裡塞的行為,這便代表他能透過這個行為,感受不同東西帶來不同的感覺,如果爸爸媽媽覺得髒,制止他吸吮小手、啃啃小腳,不給他有機會嘗試,寶寶便無法獲得此階段應該用觸覺去學習的經驗,然而沒有足夠的參與經驗,形成認知的經驗則會相對較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