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副食品> 編輯透視鏡:副食品多樣化確保寶寶好食欲

編輯透視鏡:副食品多樣化確保寶寶好食欲

副食品是寶寶開始接受成人食物的起點,也是寶寶開始對各種食物培養好感的重要經驗,只要家長能掌握多元與多變化的原則,孩子未來的好食欲就容易輕鬆打造。

確保多樣化的食物質地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強調,副食品的補充,具備各種口味與質地的食物非常重要,根據門診中的觀察,大多數的家長給予又稀又軟副食品(如:十倍粥、五穀粥)的比例太重,很容易造成寶寶日後對較多纖維的食物(如:肉類與青菜類)拒絕咀嚼,所以若能讓副食品有不同質地的呈現,一方面可避免孩子只習慣單一型態的食物,另一方面不同質地的變化,也可提高寶寶對單一種類食物的接受度,例如:不喜歡吃南瓜泥,卻可能喜歡南瓜湯或南瓜布丁。


食物恐新症

成人對於食物有完全的選擇性,但就算是成人,對於陌生的異國食物,有時也會因為恐懼而拒絕。副食品的補充,是讓寶寶認識各種食材的實際方法,如果小時候嚐試的食物種類不多,日後對於不熟悉的食材就可能一口也不願意碰。

李婉萍營養師指出,一種新的食物,寶寶平均至少要接觸過15次,才會對它放下戒心,建議家長可以善用變換食物質地的方式,讓寶寶在每日的飲食中累積15次以上的接觸,例如:蘋果汁、蘋果糊、蘋果泥、蘋果塊、蘋果蛋糕等,讓孩子逐漸熟悉各種食材,同時,不同型態的食材也會帶給寶寶感官上的不同刺激,促進寶寶每次飲食的新鮮感受。


增加口腔經驗值

寶寶出生時因為吸吮奶水,所以第一個發出的音通常是嘴唇碰在一起的ㄇ音或ㄅ音,而以ㄦ的發音來說,舌頭必須向上抬,如果只是仰賴奶水給予,寶寶練習舌頭上抬的機會就會減少,此時若能透過不同食物質地的給予,就能增加寶寶運用口腔肌肉的經驗值,幫助孩子語言有更順利的發展。


特殊狀況可調味

1歲之前的寶寶副食品,通常不建議另外增加調味料,但李婉萍營養師建議可觀察寶寶狀況,例如:生長曲線只達到平均值的3%,若添加一點點鹽在飲食中,就可以促進食欲,或是寶寶生病食不下嚥,就可以酌量添加鹽分增加食欲,只要把握一天之內不超過400毫克的含鈉量即可(約標準量匙中最小支量匙)。

此外,當寶寶的飲食中開始加入副食品後,常會挑選優質高纖維的澱粉(如:地瓜、南瓜、馬鈴薯等),例如:原本中餐是喝150c.c.的奶量,改成副食品固體後,液體攝取量減少,因此必須讓寶寶開始攝取額外的水分或是注意副食品的調水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