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民俗童玩.親子共玩好有趣-觀察:增進親子關係

民俗童玩.親子共玩好有趣-觀察:增進親子關係

真正的陪伴是爸爸媽媽與孩子共同做一件事。藉此,家長才能透過觀察了解孩子喜歡什麼、親子間可以玩什麼或聊什麼,拉近親子的距離,並建立互相信任的關係。



「玩」對孩子的重要性

研究指出,玩是孩子自主性的行為,而透過玩不但能讓孩子運用自己的能力與環境互動、掌控玩具,也是觸發好奇心,建立「想要做」與「做完」之中的相關經驗學習。《讓孩子在情緒裡學會愛》作者暨專業親職教育講師澤爸表示,當孩子對某一事件產生好奇,便會依照其能力發展,而出現「想看」、「想摸」、「想吃」或「想聽」等行為,在玩的過程,孩子能發揮想像力、創造力、練習手眼協調或感覺統合等,發展個人行為能力。

除此之外,玩也是孩子社交發展的開始,人際互動之中,孩子能夠學會與他人的溝通與協調、建立規則、分享、學會同理、角色分配等能力。而爸爸媽媽可以從孩子喜歡玩什麼,進而發現他與生俱來的天賦並給予支持。


從「無到有」對孩子的幫助

不同時代背景有不同的玩具,而童玩便指兒時的玩具,過去,孩子會利用竹子、木頭、鐵罐、橡皮筋等垂手可得的材料做成玩具,甚至摘取酢醬草玩勾勾樂、拿石頭在水泥地上畫格子玩跳房子等,臺北鄉土教育中心教育推廣組周妙齡指出,民俗童玩中,「輪軸車」是孩子拿取用完的縫線軸心所製成;「麥芽鼓」則是麥芽糖叫賣招攬顧客的道具,形形色色的民俗童玩,不但是歷史的痕跡,也是難以忘懷的兒時記憶。

澤爸表示,回想自己小時候非常喜歡模型車,從內部零件的組裝、如何讓車子跑得更好、車殼上色的塗料要用哪種等繁瑣製程,都是因為興趣而讓他自主性地全神灌注投入。而無論是經過設計而成的玩具,或是從無到有的手做玩具,有目的的遊戲或玩具,能培養孩子體驗挫折與自我挑戰的態度。



親子共玩避免造成孩子壓力

親子共玩是促進親子關係的互動方式之一,周妙齡老師指出,通常爸爸媽媽帶著學齡前的孩子做DIY最常見的現象是,作品多由家長完成,澤爸則表示,除了孩子的邏輯能力、手指細部動作、認知等行為能力發展尚未成熟之外,爸爸媽媽在親子共玩的過程中,若總是以自己的主觀思維去告訴孩子該怎麼做、覺得孩子不會做或是緊盯著他要依照一定的步驟完成作品,如此一來,不但會影響他從手做過程中所能獲得的經驗值,也可能在無形之中造成壓力,以下3點為容易造成孩子壓力的做法,父母應儘量避免。

1. 直接伸手幫孩子做完

若孩子還小,可能還不會使用剪刀、不會綁線、不會摺紙等動作,建議爸爸媽媽可以試著將孩子能完成的步驟留到最後,讓孩子有自己完成作品的感受。但是,當孩子的行為能力是可以做到的,但爸媽卻急著在他做到一半時搶著做,孩子可能會將這樣的行為解讀為「是不是我做得不夠好,所以爸爸不讓我做」。因此,親子共做過程中,直接伸手幫孩子做完,不一定是在幫助他。

2. 用自己的觀點指揮孩子去做

手做過程中也相當忌諱爸媽直接命令孩子怎麼做,且當孩子一做不好就急著批評他,「為什麼教你做,你還是做不好?」、「不是說紅色顏料不能塗出線外嗎?」、「眼睛黏得歪歪的看起來很醜耶!」這些都是成人的主觀想法,但孩子也有自己從過去經驗學習的想法。澤爸提醒,家長在親子共做中應該是扮演「提醒」的角色,而不是總指揮,就算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而失敗了,也是邁向成功前的經驗累積。

3. 全程緊盯製作順序

現在人手一機,閒暇之餘可能就隨手打開社群網站、開啟手遊、逛逛網拍、看看即時新聞等,許多爸爸媽媽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仍然離不開手機的誘惑,而放任孩子獨自在一旁玩,這種相處模式並不屬於陪伴。澤爸表示,陪伴應該是父母與孩子共同做一件事,例如:唸繪本、帶孩子玩字卡、DIY手做等。促進親子互動需正確倍伴當專心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如果有人在一旁緊盯著我們的一舉一動時,無形之中會倍感壓力。更何況孩子對環境覺察能力相當敏銳,若在製作過程中,爸爸媽媽總是在一旁叮嚀下一步該做什麼,什麼時候該怎麼做,讓孩子完全無法自主操作、飽受限制時,自然會在無形之中造成孩子的壓力。

現在,有許多玩具的設計能與孩子互動,但是孩子最渴望的還是實際與人互動,特別是父母。就像我們學外文一樣,如果只是單方面的聽、說、讀、寫,而沒有實際運用的機會,面對外國人很可能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難以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撇開孩子是否能從這些互動中學習到知識,沒有溫度的互動,孩子無法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唯有透過正確的陪伴,父母才有機會能夠觀察孩子,並用適合親子間互動的方式,拉近彼此的關係。



從親子互動建立安全感

澤爸表示,愈小的孩子愈需要父母陪伴與安全感建立,很多爸爸媽媽不知道該怎麼跟嬰幼兒玩,因為他們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或是不懂孩子要的是什麼,但0~3歲的孩子需要滿滿的安全感灌溉幼小心靈,而安全感的來源,來自於親子間的良好互動。


以安全為前提.放手讓孩子探索環境

每個階段孩子會運用不同的能力與環境互動和學習,如果爸爸媽媽總是擔心孩子會不會因此受傷、吃到不乾淨的東西,或是覺得某些行為對孩子沒有幫助,都可能抑止了孩子不同階段的認知形成、澆熄了孩子的探索心與好奇心。

澤爸表示,如果父母總是限制孩子的行為,可能讓他不敢嘗試面對未知的事物,或是再大一點,因為害怕被爸爸媽媽責備,而獨自私底下偷偷去嘗試。 

「我兒子還小的時候,曾經想要和其他孩子一樣玩單槓,而且是那種只用雙腳掛住單槓,頭朝下的危險姿勢,當下的我並沒有阻止他,而是先確認環境是否安全,以及自己是否可在孩子發生任何危險時,第一時間保護他。」澤爸以自己的帶養方式說明,以安全為前提,適時放手讓孩子探索環境、挑戰自我是必要的。 

另外,「我女兒從小喜歡剪剪貼貼,但因為害怕剪刀使用不當會讓她受傷,所以買了安全設計的剪刀,不過也因為安全剪刀的設計,紙張變得較難剪,尤其是遇到需要剪圓弧形或特殊形狀的時候,安全剪刀完全剪不下去,讓她非常挫敗!而我和老婆為了讓女兒能在安全的環境下好好剪紙,便找了有虛線設計的紙張,也找了各式圖案的打洞機,讓她能好好做自己想做的事」。


發掘孩子天賦.拋開自我主觀想法

現在物質資源相當豐富,多數孩子都能擁有各式各樣的玩具,澤爸表示,在不清楚孩子喜歡什麼類型的玩具或遊戲類型時,爸爸媽媽會以自己所喜歡的玩具,或是自己認為孩子應該會喜歡的做為購買依據,在這之中要注意,孩子喜歡的可能不是你所想像的,所以更要透過觀察了解孩子喜歡什麼、擅長玩什麼。

如果孩子能長時間專注於某件事情上,連肚子餓或想睡覺都不會打斷他,這便可能是他的天賦所在。從孩子喜歡的事物再去延伸,或透過他喜歡的模式去學習不同事物,而不是把自己覺得對孩子好的事,就強迫他們去做。

最後,澤爸提醒爸爸媽媽,「親子共做過程中,從陪伴並適時幫助,直至最後只需在一旁輕鬆看著他做,一步一步離他愈來愈遠,讓他能夠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不同的事情。在未來孩子才可以用自己所學知識、判斷力、主動思考等能力,保護自己,因為父母沒辦法一輩子保護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