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議題】夏季中醫三伏貼.孕婦寶寶碰不得!
約有8成患有過敏性疾病的病人,在醫師的指示下敷貼三伏貼後獲得症狀改善,但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李炎東提醒您,孕婦及1歲以下的寶寶碰不得!
李炎東醫師表示,在節氣上有所謂的「熱在三伏」與「冷在三九」,三伏分為初伏、中伏及末伏,而今年(2018)的三伏天分別是國曆7月17日、7月27日及8月16日,這段期間若能敷貼三伏貼,將可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推薦文章:一吹冷氣就「哈啾 」!孕婦可以嘗試「三伏貼」嗎? )
三伏貼是將藥餅敷貼於患者背部的大椎、風門、肺俞、脾俞及腎俞等穴位,一般成人建議依照醫師指示敷貼1至4小時,孩童則需0.5至1小時後,即可自行取下藥餅。
穴位敷貼時,部分患者可能會有皮膚局部發紅、發癢及燒灼感,可自行提前取下藥餅,敷貼處若出現少量水泡或色素沉澱,要避免過度搔抓導致破皮。
李炎東醫師提醒,第1次接受三伏貼治療的患者,需在門診等候約10至15分鐘,待醫師確認皮膚狀況無虞後才可離開。
三伏貼需要每年至少敷貼3次,連續敷貼3年;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包括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異位性皮膚炎或容易反覆感冒的患者,皆可接受三伏貼的治療。
雖然臨床研究顯示,三伏貼至少可以改善8成過敏現象,但對於正在發病的患者,例如感冒、發燒,肺部感染者或孕婦、小於1歲以下的寶寶、嚴重藥物過敏者,均不建議進行三伏貼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