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生產> 哺乳> 我們都是一家人!寶寶&「汪汪」相見歡

我們都是一家人!寶寶&「汪汪」相見歡

網路上有許多寶寶和狗狗的逗趣互動影片,內容總是讓人感到溫暖、有趣,若家中有新生兒即將誕生,該怎麼「告訴」狗狗,牠即將成為小哥哥或小姐姐呢?寶寶出生後,又有什麼技巧能讓狗狗也同樣以愛護爸爸媽媽的心,守護新加入的小生命呢?

主人懷孕狗狗知道嗎?

關於狗狗是否知道主人「懷孕」有許多說法,很多媽咪的經驗表示,懷孕時狗狗的行為明顯變得跟以前不同,諸如「我懷孕後牠就不會在我身上踩來踩去」、「我懷孕後牠就不要我抱」、「牠總是溫柔的將頭靠在我的肚子上,像在聽胎兒的心跳般」等,因此她們相信狗狗懂得女主人的肚子裡多了新生命。

為了解釋狗狗在此階段的行為改變,有人主張,這是因為懷孕時荷爾蒙變化,使人的氣味改變,而擁有靈敏嗅覺的狗狗就會發現之中的不同,Dog老師全能發展學堂犬類行為專家王昱智(熊爸)認為,狗狗是很會觀察的動物,當女主人因為懷孕而身體出現不適反應、肚子逐漸變大或開始對肚子說話、常摸肚子等情況,狗狗能藉由不同事件與主人的氣味、反應做連結,進而發現有事情正在改變,並透過一次次的經驗累積與適應,產生不同的行為改變。(推薦文章:顧好毛小孩健康.孕婦不擔心孕期感染

熊爸說:「雖然對狗狗來說,人類的生活很複雜,但牠們總是能適應的很好,我認為這就是狗狗和人類相處了千萬年,互相適應的結果吧!」

 

小技巧.狗狗順利適應家庭成員變動

很多人擔心寶寶出生後,狗狗會不會因為短時間內無法適應而對寶寶產生反感,熊爸直指這樣的顧慮是對的,但狗狗無法適應的通常不是針對寶寶,而是主人的態度與行為轉變。對狗狗而言,若日常生活模式變動太大,牠們會不知如何適從,進而產生壓力。熊爸針對孕期與寶寶出生後這兩個階段,提出以下建議:

孕期.技巧性忽視

為了避免與狗狗的互動改變太大,可以試著在預產期的前幾周,開始逐步調整與狗狗相處的模式,譬如原本每天花1小時的時間與狗狗互動,每隔幾天偷偷減少5分鐘,漸漸狗狗就會習慣一天不需要主人花1小時的時間在牠身上,如此一來,當寶寶出生後,全家人的重心全轉移到寶寶身上,一天只能抽出30分鐘的時間陪狗狗玩,狗狗就不會「突然」覺得失去很多陪伴而感到焦慮不安。


新生兒回家

小寶寶回到家後,狗狗一定會聽到聲音、嗅到味道,並對這個小生命感到好奇,為了不讓狗狗對寶寶出現後的生活改變感到反感,可以用「鼓勵」和「獎勵」讓牠愈來愈愛寶寶,舉例說明:新生兒時期,寶寶多數的時間都被睡覺和喝ㄋㄟㄋㄟ佔滿,而媽媽除了照顧寶寶之外,也必須多休息幫助身體恢復,建議可以選在餵狗狗吃飯或玩耍的時間點,把寶寶抱出房間,讓狗狗對「寶寶的存在」與「吃飯」、「玩耍」等獎勵事件連結,狗狗自然會愈來愈期待寶寶出現。

熊爸說:「狗狗是很聰明的動物,就算牠對家人以外的小孩很敏感,但牠還是可以很快就知道寶寶是家庭的一份子,因為是一家人,所以並不需要擔心狗狗做出不利寶寶的事。」寶寶剛回到家,可以讓狗狗看看他、聞聞他的味道,一邊撫摸牠,告訴牠這是你的弟弟或妹妹,千萬不要擺出很保護寶寶的姿態,刻意不讓狗狗靠近反而會讓牠覺得奇怪。(推薦文章:過敏體質寶寶,如何和寵物「和平共處」?

 

狗狗會有壓力嗎?

孕期為了胎兒順利發育、生長,母體會產生一連串的改變,這些變化可能會造成媽媽身體不適或情緒不穩定,熊爸說:「當初太太懷孕時,因為身體有些不舒服,脾氣變得起伏不定,身為先生就要懂得理解太太的狀態並體諒她,這都是學習與適應的過程。」對狗狗來說,這些改變就可能是壓力來源,同樣地,牠們也需要時間適應。

當人處於情緒壓力的狀態下,必須藉由某些特定行為抒解壓力,若無法適時得到緩解也可能使自己陷入情緒漩渦或使脾氣變得暴躁。其實,對狗狗而言也是相同的道理,熊爸指出,通常狗狗感到壓力而無所適從時,最常出現吠叫、搞破壞、亂大小便、挖地或挖牆壁,嚴重的會舔咬自己的毛或出現攻擊行為,也就是說,牠們並不是故意惹主人生氣,這些行為只是狗狗抒解壓力的方式,他說,曾經碰過一隻吉娃娃出現不明腹瀉,經獸醫診斷並無生理方面問題,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壓力所致,當壓力事件解除,腹瀉的反應就完全消失。

 

狗狗行為改變要注意

熊爸提醒,狗狗的行為改變應是循序漸進、有跡可循,通常不會無緣無故「突然」改變既有行為,像是狗狗本來不會咬人突然咬人、本來會定點大小便突然隨地亂尿、本來很好動突然變得很安靜等,都可能意味著狗狗的身體狀況出問題。排除生理狀況後,便要思考是否有情緒壓力問題,尤其在生活模式有重大改變時應特別注意,例如:搬家、寶寶出生、熟悉的主人長時間不在等狀態。

 

狗狗會和寶寶吃醋嗎?

熊爸直言:「狗狗不會吃寶寶的醋,因為『狗與狗』之間的階級關係或競爭關係並不會出現在『狗與人』身上,對狗狗而言,寶寶就是牠的小主人。」他指出,曾經遇過一個例子是狗狗會故意跑到嬰兒房或遊戲室外小便,家人對狗狗的改變感到匪夷所思,找了訓練師試著矯正牠的行為,經深入了解才發現原來是孩子不懂得如何和狗狗相處,導致狗狗對於小妹妹的角色產生混淆,而衍生出類似競爭的角色,經過訓練師帶著妹妹學習如何和狗狗相處之後,這個問題才得以解決。(推薦文章:以路蛋妹教養經.毛孩與小孩

家長要時時看顧

除了擔心狗狗會不會對寶寶出現不友善行為之外,更多人擔心寶寶不懂得如何和狗狗相處,而不小心弄痛狗狗,熊爸笑說:「狗狗被弄痛了就會走開,不用擔心牠會受傷。」他以女兒嬰兒時期的經驗說明,女兒出生的時候,當時家裡養了三隻大型犬,當女兒學會坐時,狗狗就經常圍繞在她身邊,此階段當女兒伸出小手抓狗狗的臉,狗狗的反應多是忍耐,但當女兒隨著月齡增加,行動力大增,有時候狗狗看到女兒接近就會先躲開,其中有一隻還會直接用身體輕輕碰撞女兒,發出警告。

正常情況下,只要狗狗認定你是家人就不會出現攻擊反應,反而是以忍受或走開來回應自己的不舒服,每隻狗狗的個性不同,底線也不同,有些狗狗有強烈護食情節、討厭人家碰牠的尾巴或不喜歡被摸肚子,身為主人應該要知道自己的狗狗對哪些事情比較敏感,並儘量避免碰觸地雷,當然也要防止寶寶挑戰狗狗的底線。

孩子也很聰明,經歷一次、兩次被狗狗兇過之後,就會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因此,只要有父母看顧的安全狀況之下,不需要擔心寶寶與狗狗會互相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