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如廁訓練一步一步來,熟悉這一步,再往下一步前進,千萬不能操之過急
步驟1
即使尿布濕了也不急於馬上換
杰星親子工作室職能治療師洪凡倫表示,當孩子反應要換尿布,或是父母自行察覺孩子的尿布濕了,都不必急於馬上幫他更換尿布,可先問孩子「是不是尿濕了」,讓他感受尿尿後,尿布會給人濕濕熱熱的感覺,確實體驗解尿後的濕尿布,讓人有不舒服的感覺;換下濕尿布又有「如釋重負」的感覺;再比較換上新尿布的乾爽感受,同時,在語言的輔助說明下,讓他清楚分辨這段過程中所會經歷的感受,他會更了解解尿是怎麼一回事,更有意願學習不包尿布的如廁方式。
步驟2
帶到廁所換尿布
帶到廁所換尿布,讓孩子認知「廁所是大小便的地方」。為了穿脫方便,洪凡倫治療師建議,在過渡階段,父母可讓孩子換穿褲型紙尿褲,從躺著換尿布改變為站著換,也是讓孩子理解,長大了,換尿布的方式也會跟著改,同時開始讓孩子練習自己將褲子和尿褲脫下,換好後練習拉起穿上尿褲和褲子,有助於增進孩子如廁時的穿脫衣褲能力,並理解習慣在廁所進行尿尿和便便的處理。
按著步驟學如廁.養成自信心
金庭芝園長指出,讓孩子一步一步學習如廁,孩子以其節奏感逐步每完成一個步驟,而有「我做得到」的成就感,會讓他產生自信心;如果操之過急,孩子沒能確實達到階段目標,就跳到下一步,將離目標更遠,少了學習的成就感,將為內心帶來陰影,對後續成長恐有不利影響。
步驟3
廁所備好幼兒便盆
洪凡倫治療師指出,父母事先在廁所擺放各式造型的便器,或在馬桶座墊上加裝上幼兒使用的坐墊(建議另外備個小凳子,讓孩子方便自己踩上凳子坐上馬桶),一是讓孩子習慣廁所才是大小便的地方,且讓他學習保護隱私權,二是在廁所不只沖洗方便,如廁後,還要讓孩子養成洗手的習慣。她強調,讓孩子在廁所學習如廁,才是正確的地方,把便器擺在房間或在客廳看似方便,但都不是未來的正常模式,不如在轉換過程中直接在對的地方做對的事。
金庭芝園長則認為,在家裡,幼兒便器放在父母視線所及或孩子容易坐的地方,白天方便學習,未嘗不可。至於夜裡,可放在房間,萬一孩子有解便的需求時,半夢半醒間可就近使用,也能快速再入睡。
步驟4
讓孩子試坐便盆
有的孩子一下未能習慣屁股光光的接觸便器或馬桶坐墊,需要花一點時間適應這樣的過程,洪凡倫治療師表示,就讓孩子穿著濕尿布試坐在便盆或馬桶上,體驗自行如廁的感覺,只要孩子覺得好玩,就能對如廁產生好的連結,增強練習的意願。
金庭芝園長說,在園所,老師會對孩子說,「這是屬於你的便桶」、「走,我們去尿尿給馬桶喝水」,使孩子將解便這件事與便器有所連結,建立尿尿要尿在便器或馬桶等定位點的認知。先有觀念,再付諸行動,進展速度就快了。
步驟5
拉長坐便器的時間
洪凡倫治療師說,只要孩子不排斥坐在便器上,不妨延長練習坐的時間,甚至脫下尿布後再坐一下,模擬如廁的真實感。當孩子愈來愈願意好好坐在便器上,期盼他養成自行如廁的能力愈來愈指日可待。根據她的觀察,孩子若能依序習慣這些步驟,約80%的孩子可成功坐在便器上解尿。
為了讓孩子更快能進入狀況,她提醒,父母應紀錄孩子的喝水量,利用有刻度的水壺有助掌握孩子的喝水量,然後觀察孩子的尿布何時會濕,了解可能的憋尿時間,嘗試在快要解尿之前進廁所坐便器。「即使是男孩,也建議從坐著開始學習如廁,因為坐著可讓肌肉放鬆,更容易解尿。待狀況穩定後,再站著解尿」。
步驟之外
團體學習力量大
金庭芝園長補充,由於永耕幼兒園是耕莘醫院成立的企業托育機構(還有托嬰中心),有豐富的醫療資源,「每半年,醫院的兒科主任會為園所的孩子進行一次發展評估,更能了解孩子的發展狀況,掌握適合開始進行如廁訓練的時間」,這也是面對托嬰中心的家長提出讓孩子訓練要求時,展現專業之處的最佳後盾。
孩子在團體中學習如廁,往往有不錯的效果,她說,「因為標準只有一個,孩子有要確實遵循的規矩,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加上同儕力量的刺激,更是提升學習意願的動力來源」。
更多你該知道的如廁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