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旋律啟動寶寶的天生音感,開展各項能力的學習,持續累積展現好成果
學音樂不只是學音樂
寶寶出生後,家長總是致力於讓孩子對世界有更多的認識與接觸,音樂學習,更經常成為眾多家長的選擇之一。梅苓國際打擊樂副總監江怡佩表示,單純從學習音樂出發,經久的累積就有可能因此成就孩子的各項發展。江怡佩老師解釋,學習音樂,除了有助孩子五覺的發展之外(視覺、聽覺、觸覺、前庭覺與本體覺),最重要的就是學習節奏、旋律與和聲/合奏的能力,其中和聲/合奏的能力,強調孩子可在與他人的合奏中,學會與人合作的方式,即做好自己、聽到他人,並一起完成演奏。
合奏時,因為每個人敲奏的樂器、負責的聲部不同,因此孩子可以學到如何欣賞自己、尊重別人,並在異同中,與夥伴共同達成目標。江怡佩老師指出,在樂器獨奏中,演奏者只要顧及自己即可,但在共同的演出時,孩子必須懂得在何時放大自己的聲音、表現自己,同時在適當時機,收斂自己襯托夥伴的表現,通力合作讓演出圓滿,是非常珍貴的學習經驗。且在逐日的音樂學習中,透過五覺能力的進步,也能讓孩子專注力、平衡力、手眼協調等感覺統合能力一併突飛猛進。(推薦文章:出生開始學教養:音樂饗宴‧培養bobo學習好能力)
音感.與生俱來
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音感,即便如哆啦A夢中,唱歌經常走音的胖虎,其實都算具備音感,江怡佩老師解釋,除非是源於生理上的疾患,否則每個孩子都具備音感,只是程度上的差異而已,而這樣的差異可透過後天的努力與練習來改善。
只是學習音樂、培養音感與熱情,環境的營造與避免壓力很重要,在家中播放音樂、帶孩子接觸樂器、參加音樂會等,都是可行的方法。若孩子已經開始學習單一樂器,則建議讓孩子在家中有練習的固定時間與安靜的環境,且必須由家長專心陪同,方能讓孩子更樂意投入練習。
持續累積.等待成果綻放
對於學習樂理,江怡佩老師建議從4歲後再開始,平均至少約要9~24個月,才能逐漸讓孩子完全熟悉,過程中急不得,而單一樂器的進階學習,則建議約從孩子6歲左右再開始。4歲之前,建議可以用遊戲、圖畫、繪本故事、兒歌或童謠等方式,讓孩子開始認識音樂與樂器。
學習音樂是累積的過程,就像學習語言一般,初期是大量「輸入」的階段,透過持續的接觸與練習,孩子才會慢慢的將「輸入」轉為「輸出」,無法要求立即見效,且多數家長帶寶寶學音樂通常是為了讓音樂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或是成為孩子快樂長大的媒介,因此爸媽必須拋棄求速成、急收效的心情,否則可能因此中斷孩子的學習興趣,反而讓之前的學習白白浪費。
敲打.讓音樂學習起頭不難
對於鋼琴時常成為爸媽為孩子安排音樂課程的第一個選擇,江怡佩老師反而認為在學習鋼琴或其他樂器前,優先選擇打擊樂器,可能更有助日後的音樂學習。因為從孩子年幼時喜歡敲打玩具與鍋碗瓢盆的觀察中,不難發現孩子天生喜歡有節奏的聲音,除了敲打器皿之外,孩子愛聽有押韻的童謠、打油詩等傾向,也足以說明。且打擊樂因為透過簡單的敲打就能讓孩子獲得樂趣,可謂低成本與高成就兼得。
為孩子尋覓好老師
至於該如何為孩子找到合適的音樂老師,建議爸媽多探求親朋好友中具口碑的師資,並踴躍帶孩子參加試上課程,一位好的音樂老師必須具備因材施教的能力,不單要因應孩子的不同特性給予指導,還要能夠激發或延續孩子對音樂的熱情,因此也必須有一顆愛孩子的心,能夠與孩子開心互動、不會讓孩子在互動中感受壓力。但江怡佩老師不諱言,良好的音樂師資仍需要家長的配合,對於孩子的學習目標,親師雙方必須要有相同的共識與理念,才有助於孩子的持續學習與延續孩子對音樂的熱愛。
家長須用愛堅持
帶孩子學音樂,其實最難的是「堅持」,但這裡所指的「堅持」,其實是難在父母,江怡佩老師表示,事實上,在沒有過度期望或來自父母的學習壓力時,孩子的音樂熱情多半可以持續,即便學習的過程中,仍會遇到瓶頸或階段性的困難,但只要父母用心陪伴,一般都有機會能順利克服。
但許多家長常常因為求速成、看不到立即的成果中斷孩子的學習,或是因為給了孩子錯誤的引導與壓力,順從孩子的意願,讓他中斷學習。江怡佩老師表示,家長讓孩子多嘗試以尋求興趣是正確的,但學習音樂或任何事物一定都會有瓶頸或階段性的困難需要克服,這些瓶頸和階段性的困難都是為了幫助孩子的學習能更上一層樓,此時,家長反而應該幫助孩子堅定心意,陪著他度過目前的挫折、幫助他更上一層樓。如果孩子真的是因為沒有興趣想要放棄,也建議等到約定的時間已到,或是等突破瓶頸後再一起討論。
江怡佩老師指出,遇到挫折想放棄是人之常情,但如果父母不協助孩子堅持,只會讓孩子養成半途而廢的習慣,以後無論是學習任何才藝,都可能無法真的完全學會,甚至可能讓他養成在人生道路上無法擁有從一而終的勇氣,或是養成遇到挫折就逃避的壞習慣。
帶著孩子學音樂,建議家長可以把握以下原則
- 約定與承諾:開始之前,與孩子約定一旦學習就要以2年為基本的學習期,或是依每對親子的考量,約定一個學習期,要求孩子要遵守約定完成學習。
- 全心陪伴:陪著孩子學音樂時,須避免指揮孩子練習,家長卻在旁邊滑手機,或是家長分心在其他事物上,讓孩子獨自完成練習,建議家長坐在孩子身旁全程陪伴,讓孩子感覺父母的重視與關愛。
- 提供環境:若已經針對單一樂器開始學習,建議每日固定時間陪伴練習,並在家中為孩子空出一個角落或空間,讓他可以專心地沉浸其中。
- 用愛堅持:不讓孩子因為挫折就中斷,要用愛來回應孩子的沮喪,建議可與老師討論,針對孩子目前的學習瓶頸與挫折,調整練習的方式或給予其他協助,用耐心與鼓勵陪著孩子度過這個艱難時刻。
- 不給壓力:學習音樂是長久的事,要讓音樂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更需要孩子持續保有熱情,因此,家長應避免給予孩子學習上的壓力或規範每日過長的練習時間,應保有耐性,等待孩子因持續累積練習所綻放的美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