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兒童> 兒童照顧> 親子教養好關係!你需要的是溫和堅定對待孩子,而不是跟著生氣

親子教養好關係!你需要的是溫和堅定對待孩子,而不是跟著生氣

幾乎每個家長都經歷過面對孩子哭鬧,情緒高漲的表現,要在孩子失控時採取溫和態度,原來必須要從大腦重新設定,透過經常練習,讓溫和與堅定的教養方式越來越容易執行,同時也將帶給孩子一堂又一堂別具意義的情緒教養課。




回到孩提時代.重新接納自己

提起溫和但堅定的教養態度,家長對字面意義的傳達,感覺簡單易行,但實際經驗孩子的堅持與哭鬧時,卻掌握不到其中要領,問及如何讓家長的情緒不隨著孩子起舞、持續表現溫和,《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作者羅寶鴻表示,談到教養,就不能不請家長回溯自己小時候接受教養的回憶。

例如:孩子哭鬧時,自己感覺厭煩,是否因為小時候哭鬧時,也被同樣的態度對待?此時,家長可以試著回想,當時被如此對待的自己,感受是什麼?如果當時的感受是不被接納,那麼時至今日,雖無法重新要求父母更正態度,但已經成為大人的自己,是不是能回過頭在回憶裡,重新「接納」那個正在哭鬧中的小時候的自己?

這個回溯的過程至關重要,如果家長可以在回憶中開始接納自己孩提時代的任何情緒,那麼重新回到教育現場時,面對孩子的各種情緒就能夠越表現接納與溫和態度,這也是為什麼有所體認的家長總是說:教養孩子,其實也是重新檢視自己的過程。

 

接納.要從心裡真實給予

羅寶鴻老師進一步解釋,真正的「接納」是面對、允許、不抗拒、全程地體驗孩子的起心動念、需求與雙方感受等,如果爸媽的「接納」只是停留在觀點或理智上的認同,孩子無法真實感受到爸媽的接納,且「理智上的接納」和「打從心裡接納」,表現在家長面對孩子的姿態、語氣與態度也不一樣。

 

試想:當爸爸從高角度斜視著身旁的孩子,心中還帶著生氣地說:我接納你有自己的情緒;以及爸爸拉著孩子的手、看著他,理解的表示:你因為我的拒絕很不高興,我了解,你可以生氣,但我們還是必須遵守彼此的約定。兩種情境將帶給孩子截然不同的感受,前者明確表現出爸爸「理智」上同意要接納孩子的情緒,但心裡還沒同步;後者則表現出打從心裡的接納與溫和態度。(推薦文章:溫和堅定.不讓「拒絕」造成孩子的創傷

 


暫時離開.同時教孩子尊重自己的情緒

一一檢視孩提時代的情緒並非一蹴可幾,但大腦的舊有模式確實可以透過不斷練習而持續翻新,值得家長花時間深入練習。不過當孩子給的狀況題每天發生,家長更新模式的速度無法加快時,羅寶鴻老師建議,面對孩子的哭鬧或讓自己無法心平氣和的教養情境時,暫時離開,是最好的處理方法,也是尊重自己情緒的身教表現。

同時,利用90秒深呼吸的時間,倒杯水、稍微冷靜,能有助緩和情緒。羅寶鴻老師解釋,研究發現:大腦的情緒是一波接著一波發生,90秒的深呼吸或大約8~10次的深呼吸,有助讓高漲的情緒逐漸緩和。

當家長在情緒高漲時,有另一半或家人可以暫時代為照顧孩子通常是比較理想的狀況,可以讓家長在整理過情緒後,重新面對孩子,但若是一個人帶孩子,則建議家長讓自己抽離情境或離開現場至少90秒的時間,讓自己靜下心來,做8~10次的深呼吸。

 

溫柔離開現場.不打擊孩子的心

羅寶鴻老師提醒,家長在情緒下暫離現場,必須留意離開的態度,應避免讓孩子覺得自己被拋下或感覺爸媽不理我了、不要我了,此種感受可能造成孩子的不安全感與被遺棄的傷心,比較好的做法是:一個人帶孩子時,冷靜地起身、在孩子看得到的視線內,移動到另一個位置,進行深呼吸,或是直接冷靜的對孩子說:「媽媽現在很生氣,要整理一下情緒,暫時沒辦法跟你說話。」抑或「媽媽很愛你,但現在很生氣,需要整理自己的情緒」等。

 

用行動為孩子上一堂關係修復的課

生而為人,難免會有情緒,如果親子衝突已經發生,事後的和好也有助修復親子關係,在親子雙方的情緒都冷靜下來之後,不拘泥於對方是孩子,適時表達歉意與愛他的心情,能讓孩子覺得與爸媽更貼近,且承認即便身為父母也會犯錯、重啟有意義的對話,不只能在事後修復親子關係,也有助於在過程中讓孩子對溝通與情緒正、負向的表達有所認識,並有益於讓他在未來面對兩性關係或人際關係時,更能理解修復關係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