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寶寶可以吃雞蛋、花生? 兒科權威這樣建議……
4至6個月大的寶寶開始吃副食品,但不少家長很傷腦筋,不知道該不該餵食水果、蛋類等易致敏性食物。
最新嬰兒飲食指引原則中,刪除延遲給予嬰幼兒易致敏性食物的建議,但家長仍無所適從。
基隆長庚兒科團隊針對272名嬰幼兒進行一項世代性研究,結果發現,寶寶於一歲前如被餵食多種含有易致敏性的副食品,被檢測出過敏體質的機會越低。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兒科研究(Pediatric Research)。
致敏食物宜少量攝取、慢慢增量
對此,國內兒科權威、台大醫院副院長江伯倫指出,兒科醫學會早已建議4個月半的寶寶應該開始吃副食品,但先攝取不容易過敏的食物,例如,米、蔬菜、肉類等,最後再吃雞蛋、花生等容易過敏食物,原則為「慢慢增加」,不可一開始就餵食容易過敏食物。
江伯倫說,傳統育兒方式為不給1歲以下的寶寶吃可能導致過敏食物,但現在觀念逐漸翻轉,可以吃,但應該慢慢來,滿4個月大以後,應以不會過敏的食物為主,再慢慢吃可能過敏的食物。
基隆長庚兒科團隊從2012年3月起針對272名嬰幼兒進行研究,家長記錄寶寶飲食狀況,及腸胃是否有不適症狀,並在滿1、2、4、6個月時回診,在滿一歲時抽血檢驗血中40種過敏原(含20種食物性過敏原及20種吸入性過敏原)與IgE過敏球蛋白。
結果發現,1歲前被餵食的副食品種類越多,包含水果、蛋白、蛋黃、魚、有殼類海鮮、花生等6種易致敏性食物,寶寶被檢測出過敏體質的機會越低,其中又以雞蛋對於降低過敏體質的效果最好,保護力最高。
多樣攝取打造不易過敏體質
研究證實,1歲前曾餵食5至6種易致敏性食物的嬰兒,比起只餵食1至2種易致敏性食物的嬰兒,過敏體質風險約可下降4成,IgE過敏球蛋白指數也顯著較低。
基隆長庚醫院兒童腸胃科主治醫師花曼津推測,嬰幼兒的腸胃道免疫系統尚未成熟且具有可塑性,藉由早期接觸多種食物抗原引發口服耐受性,影響嬰幼兒腸道免疫系統,可能降低兒童早期過敏體質的風險。
花曼津鼓勵家長,餵食寶寶副食品時,儘量多樣化嘗試,不要害怕嘗試易致敏性食物,水果、蛋白、蛋黃、魚、有殼類海鮮、花生等易致敏性食物,都可以慢慢餵給孩子吃。
不過,應該寶寶吞嚥狀況,花生、堅果類需事先研磨處理。一次餵食1樣食物,連續幾天,看看寶寶有無過敏反應,沒有的話再嘗試另外一種。如果寶寶皮膚長出疹子,且有嘔吐、腹瀉等情形,可能為過敏反應,應停止餵食,並儘快就醫。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