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生產> 哺乳> 【即時新聞】寶寶患有異位性皮膚炎,家長該怎麼辦?

【即時新聞】寶寶患有異位性皮膚炎,家長該怎麼辦?

異位性皮膚炎是幼兒最常見的慢性皮膚病,在兒童中,盛行率達1~2成,且逐年上升,皮膚科醫師指出,寶寶如果經常身體發癢,皮膚粗糙、脫屑,可能就是異位性皮膚炎。


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異位性皮膚炎並非單純的皮膚疾病,而是皮膚免疫功能失調,皮膚的角質層功能缺損、保護力下降、皮膚喪失水份、乾燥脆弱,讓過敏物質輕易入侵人體,引發一連串過度發炎反應。

臨床觀察,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爸媽中至少有1人小時候曾有濕疹的困擾。除了遺傳因素,環境中有著各類過敏原,例如:食物、寵物、汙染,以及塵蟎等,這些都可能誘發幼兒罹患異位性皮膚炎。 (推薦文章:寶貝好睡沒煩惱,拒絕「異位性皮膚炎」打擾!

一般來說,3歲以前,幼兒異位性皮膚炎主要來自食物過敏原,例如:牛奶、蛋白、蛋黃、大豆、花生、有殼海鮮等,隨著年齡增加,過敏症狀獲得改善或消失。3歲以後,引起異位性皮膚炎的原因則是塵蟎,以及皮膚上金黃色葡萄球菌分泌的外毒素。



黃毓惠醫師指出,確診異位性皮膚炎時,必須評估皮膚劇癢、慢性反覆發作、典型的紅疹分布、個人與家族是否有過敏體質等4大條件,如果這4項條件中符合3項,就可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的主要症狀就是「癢」,很難忍住不抓,但一旦反覆抓癢,皮膚容易受傷,此時,細菌或其他感染物趁虛而入。為了對抗入侵物,人體免疫系統必須傳送更多的發炎訊號到皮膚表面,這讓皮膚更容易泛紅與發癢,以致越抓越癢、越癢越抓。

除了就醫治療之外,黃毓惠醫師提醒家長,應該幫幼兒戴上小布套,避免寶寶抓傷自己皮膚,以及避免塵蟎或皮膚上金黃色葡萄球菌分泌的外毒素這2種過敏原滲入皮膚,造成異位性皮膚炎惡化。 (推薦文章:7歲前為異位性皮膚炎治療黃金期,錯過後恐終身受苦

沐浴時,最好使用清水或中性低敏感的清潔用品來清潔皮膚,並以中性低敏感的保濕用品來保持皮膚水份,避免皮膚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