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照護> 讓家成為孩子永遠的能量補給站.從養成親子共餐習慣開始

讓家成為孩子永遠的能量補給站.從養成親子共餐習慣開始

先想一想,自己有多久沒有跟孩子一起好好吃頓飯了?關於孩子的食育養成,非常需要親子共餐,不只讓孩子吃出健康,更因為有父母的陪伴,在孩子的腦海中留下溫暖美好的兒時回憶,而這將是成人之後面對困境的勇氣來源!


亞東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吳珮全指出,「對寶寶而言,吃、睡、玩是本能,也是人生大事,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快樂,是這個階段的基本需求」。其中,又以吃為第一要事,孩子從喝奶、吃副食品,再到與父母一起共桌而食,若能一路在良好的氣氛下進行,將是令孩子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記憶,「因為有爸爸媽媽的陪伴,又有好心情,都能與飲食產生好的連結,若再加上食物的美味,更是讓人難以忘懷」!

她補充,「孩子需要多元刺激,愉悅的心情加上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所提供的就是多元刺激。感官經驗愈是豐富,記憶愈能長久」。

從小養成共餐習慣

吳珮全醫師表示,「家,就像人們的避風港,兒時的美好溫馨記憶,是孩子長大離家後,面對困難的勇氣來源,若是家庭親職功能不彰,沒能讓孩子感到絲毫的溫暖,腦海留下的回憶也不美好,日後,一旦面臨挫折,少了修復傷口的能量」。

讓孩子感受家庭溫暖的來源有很多方式,但吳珮全醫師說,現代父母工作忙碌,能陪孩子的時間有限,最常見的親子共遊也僅限於週末假日,相較之下,把握每天都要吃飯的時間,凝聚親子關係,是更為實際可行的做法。然而,一天三餐,扣除每天早上總是匆忙的早餐、大家都在上班上學的中餐,就只剩下晚餐時間,她建議,「利用晚餐進行親子共餐,大家可以放鬆心情悠閒地吃飯,父母與孩子分享一天的心情,孩子也能說說在學校的狀況,這段時間不只飽餐一頓,也是聊天分享心情的時候,尤其孩子邁入想裝大人又不是大人的青春期,要面子又要隱私,往往不會主動講心事,但至少還剩下餐桌這個能雙向溝通的平台」。

她強調,親子共餐的習慣必須從小養成,一旦過了這個階段,沒有共餐習慣的家庭,通常父母也很難要求孩子一起進食,因為孩子要補習,往往無法與家人共進晚餐,一週能一起吃飯的時間變得極為有限。

 

現身說法.未能親子共餐的影響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副主任陳醒荷致力推動親子共餐,但她笑說,自己其實是就是一個未能親子共餐的真實案例,「因為媽媽工作很忙,我跟弟弟沒人陪著吃飯,愛吃多久就吃多久,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一頓飯可以很久還是沒吃完,後來上學,中午吃便當,從12點吃到1點,還是吃不完。還習慣把飯菜含在嘴裡,就是不吞下去,可能是咀嚼能力不好的關係吧,很多食物咬不動,久而久之,還影響了齒列發展,參差不齊的牙齒不易清潔,衍生蛀牙的問題,整個來說,人也長得瘦小」。

或許因為自己有過這樣的親身經歷,對於推動親子共餐這件事更為努力積極! 


從旁觀察.少了引導容易偏食

根據陳醒荷副主任觀察小朋友的飲食問題指出,「很多孩子完全不吃青菜只吃肉,這多半是因為少了父母的導引,孩子只挑自己想吃的,長久下來,吃得不營養、不均衡,就有偏食的習慣」。

她表示,孩子遇到新食物總會產生害怕的心理,如果父母能陪著孩子共餐,適度引導,就有讓孩子嘗試的機會,吃過幾次後,有了熟悉感,自然就不會再有恐懼心理」。當孩子願意不斷地嘗試新食物,無形中,擴大自身的飲食範圍,就不致擔心有營養不均衡或偏食的問題。


 

台灣家庭共餐比例低

根據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分析,臺灣家庭共餐比例降低,可能有以下原因:

1.雙薪家庭比例增加,家長工作忙碌。

2.孩子晚睡又晚起,導致沒時間在家用早餐。

3.家長親自備餐較耗時,加上快速便利的外食環境影響。


親子共餐好處多

董氏基金會多年來致力推廣親子共餐,有一雙兒女的吳珮全醫師更是身體力行親子共餐,因為親子共餐的好處很多,若說這是對親密的親子關係的投資,可說是本小利大,吳珮全醫師表示,「經常下廚的媽媽,總有那麼幾道拿手菜是孩子最愛吃的家常菜。日後,不論身在何處,這些菜永遠都是最想念的味道,就算 吃過再多山珍海味,永遠不及媽媽的拿手菜來得美味」。有媽媽味道的菜,不只食物的味道,也是家庭溫暖的氛圍!

好處1.減少過重與暴飲暴食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指出,2011年刊登於兒科雜誌、回顧17篇以2~17歲兒童與青少年的研究指出,若每週至少3次與家人共餐,則孩子可減少過重的風險12%、減少暴飲暴食行為35%、少吃到不健康食物的機會有20%,以及有24%的機會吃更健康的食物。

同一年刊登於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期刊的研究,針對家中有7~9歲孩子的家庭分析其飲食習慣,結果發現每天至少一餐與家人共餐的孩子與每月少於2~3次在家用餐的孩子相比,過重機會減少9倍之多。

陳醒荷副主任表示,父母注重孩子的健康,會關心孩子進食分量的多寡,同時也會為了做好榜樣,父母做好榜樣,改變自己的偏食習慣,也願意花時間了解孩子為何不吃,又該如何引導?

吳珮全醫師則說,「兒童肥胖問題的發生與是否有親子共餐有關,父母愈有健康飲食的觀念,孩子愈不容易有肥胖的問題」。

好處2.有助孩子做好情緒管理並減少毒品濫用的發生

根據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研究,親子共餐有助孩子做好情緒管理,並減少反叛行為、喝酒、抽菸、毒品使用等成癮行為的發生。2013年發表於韓國家庭醫學期刊的一項研究,針對有5~6年級孩子的家庭進行調查,發現親子共餐頻率較高的家庭(每週共餐14次以上),孩子的人際關係、適應力、生長力、感性與決心等發展皆顯著提升;而共餐頻率少則可能提升孩子的憂鬱、焦慮情形產生。

吳珮全醫師表示,用餐時刻,大家都能放鬆心情,很適合彼此交流感情,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更是充滿歡樂的時刻!但如果孩子有心事不敢主動說,表情一定跟平常不一樣,這時,父母適時多問幾句,引導孩子說出原本不敢說的事情,不只紓解孩子的壓力,也有助孩子養成跟父母說心事的習慣,把事情說出來,也可在父母的協助下,找出解決事情的辦法。

陳醒荷副主任提醒,「在用餐的歡樂時刻,請父母在餐桌上,不說不開心的事,畢竟父母關心的某些事情,未必是孩子覺得開心的事,最明顯的就是考試成績」,像這類事就不要在飯桌上提起,讓孩子以愉悅的心情用餐,才是最重要的事!還有用餐要專心,不要各自看電視、滑手機,導致雖同桌吃飯卻各吃各的。


醫師夫妻再忙也會儘量陪孩子吃晚餐

不只吳珮全醫師的工作忙碌,同為醫師的丈夫也很忙。每天早上,這對醫師夫妻都要趕著到醫院開會、巡房(丈夫還要開刀)和門診,但夫妻倆都有共識,就是「再忙也要儘量陪孩子吃飯」,吳珮全醫師以自身為例,「如果醫院沒有事,每天一定回家陪孩子吃晚餐,先生也是一樣,不錯過可以回家吃晚餐的時候」。

她說,剛滿兩歲的女兒很期待父母回家的時候,因為平常白天由外婆照顧她,晚上看到父母都回來,陪她吃飯,陪她玩,對孩子來說,沒有什麼比父母的陪伴更為可貴!

 
好處3.學習用餐禮儀與傳承人生經驗

孩子的用餐禮儀能跟誰學?當然是父母,陳醒荷副主任指出,「吃飯時間與規矩,都來自父母的身教,當孩子吃太快,父母就可示範食物入口要咀嚼,然後再吞食,讓他具體感受吃飯的速度是怎麼回事」。

吳珮全醫師表示,跟父母一起用餐,可讓孩子學會「大人還沒吃,小孩就不能動筷子」的禮貌,甚至為了等父母一起開動,孩子即使肚子餓也要忍耐,還有不能因為是自己愛吃的菜就一直夾,必須觀察是否大家都吃過了,若還有剩的再說,許多良好的用餐習慣,都是小時候養成的習慣,「吃飯可看出一個人的品性」,甚至也是許多人口中的「家教」。

此外,吳珮全醫師補充,「比起靠自己摸索,一再重覆失敗,更需要來自父母的經驗傳承,餐桌上邊吃邊聊,就是父母不著痕跡傳承個人經驗的最佳時機,即使孩子默默地放在心裡,有一天終會成為人生的助力」。


好處4.幫忙做家事並為培養人際關係扎根

吳珮全醫師指出,準備用餐與餐後收拾的工作,都可讓孩子適度參與其中,「其實孩子很喜歡幫著父母做家事,不僅讓他充滿成就感,吃飯時也特別有食欲」。她說,養成餐後幫忙收拾習慣的孩子,未來出社會在團體生活中,也會習慣在吃過東西後收拾環境,為自己的人際關係有加分效果,反觀不會幫忙的人,人際關係將悄悄流失。

另外,孩子幫忙的過程中,父母也可藉機指導做事的細節,吳珮全醫師強調,「在社會上,要比的不只學歷,做事的態度也很重要,尤其是在細節的處理上,更能分出高下」。


延伸閱讀

食育養成從小開始【內涵篇】:食育內涵層面廣.自小培養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