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生產> 哺乳> 【即時新聞】孩子生病開刀而緊張焦慮,家長可以做哪些事?

【即時新聞】孩子生病開刀而緊張焦慮,家長可以做哪些事?

成年人聽到「手術開刀」,難免緊張心跳加快,恐懼焦慮,對於幼兒來說,更是如此,研究指出,經歷手術的兒童面臨許多壓力,與家人分離、對未知的恐懼、失去掌控感、陌生臉孔以及對疼痛的恐懼等,都會引起焦慮、緊張、憤怒、悲傷,增加術後照顧上的困難。


台大醫院兒童醫療輔導師蕭欣濡指出,許多家長以為孩子還小,應該不懂得害怕,而常以「睡一覺起來就好了」來安撫孩子的焦慮。有些則是不知如何開口,怕孩子緊張而不敢與孩子說明。

在美國,協助孩子理解醫療的兒童醫療輔導師(Child Life Specialist)制度發展近百年,專業人員運用兒童發展及心理相關專業知識,提供病童、家庭成員在面對手術時的心理情緒支持,抒解壓力。

蕭欣濡輔導師說,讓孩子清楚知道為什麼需要做手術,兒童醫療輔導師將與病童進行「適齡且具體的溝通」,鼓勵病童提問及表達感受,不掩飾或簡化孩子的擔憂。對於較成熟的青少年,則使用手術、麻醉等醫療用詞,解釋可能會有的誤解及想像。

另外,運用遊戲、圖片、影片等相關互動媒材,以遊戲的方式示範演練孩子需要配合的程序,或以實際的圖片、影片協助兒童及青少年一步步了解即將面對的人事物。

蕭欣濡輔導師說,「父母是安定孩子情緒最大的支持力量」,家長應該學習如何協助孩子,降低可能的焦慮及無助感,而兄弟姊妹藉由學習,也能降低負面情緒。

當孩子得知要到醫院接受治療,可能會生氣、害怕、緊張、哭泣,或說著「我不要」,蕭欣濡輔導師指出,這些都是正常的反應,家長務必耐心地陪伴孩子度過這些情緒,讓他們知道無論如何,家長都會陪在身邊。

「孩子理解能力往往比大人想像中的多」蕭欣濡輔導師建議,家長誠實以告,讓孩子有較多時間消化訊息及調適情緒。對於2歲以上的孩子,可簡單告知是身體哪個部位需要請醫師進行手術治療、檢查,以中性的「手術」代替「開刀」。

其次善用遊戲及閱讀相關繪本書籍,透過角色扮演遊戲、繪本閱讀,與孩子演練即將到醫院的情景,在互動中探詢他們所投射出不同角色的感受,澄清及安撫孩子的想像或擔憂。 (推薦文章:透過繪本.啟發寶寶的多元能力

讓孩子參與整理行李,也是不錯的作法,家長可以邀請孩子一起準備要帶來醫院的東西,包括安撫物、打發時間的遊戲或物品、過夜的衣物等,增加孩子對此經驗的掌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