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議題】別讓寶寶癢不停,預防異位性皮膚炎從小做起
異位性皮膚炎是幼兒最常見的慢性皮膚病,主要遍佈在臉頰、頭皮、軀幹及四肢,出現一點又一點的小紅疹。為預防寶寶遭受異位性皮膚炎侵害,從小就幫寶寶進行肌膚保養,減少形成過敏的免疫反應。
造成寶寶異位性皮膚炎的原因,主要來自家族的過敏體質,患有此病的寶寶,除了皮膚乾癢,紅疹還會遍布全身。寶寶若因搔癢不停而伸手抓患部,導致皮膚過敏抵抗力下降,抓傷肌膚後就會造成許多繼發性感染,例如受到金黃色葡萄球菌、念珠菌或病毒等感染。(推薦文章:寶寶患有異位性皮膚炎,家長該怎麼辦?)
不同病菌,使用的藥物也不同,若是病毒造成的繼發性感染,不能使用類固醇藥物,醫師會給予抗病毒劑;而細菌感染是利用抗生素治療;黴菌感染則是使用抗黴菌藥。
在台灣最常見的過敏原為塵螨,像是貓狗等有毛寵物,或是堆積灰塵的骯髒環境,都可能引發過敏免疫反應,甚至連黴菌也是常見過敏原之一。
一旦過敏,就可能因為天氣變化、溫度、溼度、悶熱及流汗而對身體產生影響,若天氣已經能影響皮膚的過敏情形,其實就代表過敏狀況已經相當不穩定。
人體的皮膚中有自然保溼因子,但因為遺傳缺陷的關係,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體內有的會缺少此因子,國外報告指出,有50%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正是遺傳到自然保溼因子的基因缺陷,體內無法製造出足夠的自然保溼因子,皮膚才因此產生症狀。
不過,只要從小就開始幫寶寶保養肌膚,洗完澡3分鐘內定時塗抹保濕霜或保濕乳液,補充自然保濕因子及脂質,就比較不會造成皮膚受傷,也不容易讓過敏原跑進皮膚裡,造成過敏的免疫反應。(推薦文章:如何減少寶寶異位性皮膚炎機率? 皮膚科醫師建議這麼做…)
若寶寶已經患病,而且抓到皮膚受傷了,必要時,醫師也會給予寶寶抗發炎藥緩解症狀,包括類固醇局部使用,也有非類固醇藥膏可單純止癢。雖然有些異位性皮膚炎寶寶會嚴重到不停發病,但只要爸爸媽媽聽從醫師囑咐,學習如何照護寶寶,嚴重症狀的寶寶也是能夠轉變為輕微症狀。
相反的,症狀輕微的異位性皮膚炎寶寶若是沒有善加保養,皮膚反覆受傷,也會造成嚴重皮膚症狀,造成以後沒有機會完全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