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議題】避免新生兒聽力誤判,建議3至4歲幼兒可再接受聽力篩檢
寶寶健康平安,這是每個父母的心願,不過,國民健康署新生兒聽力篩檢報告顯示,每年全國約有七八百名新生兒罹患先天性聽力損失,醫師指出,如能早期發現,接受聽語治療,或配戴助聽器、人工電子耳等輔具,聽損兒仍可快樂上學,語言能力和身心發展,與一般孩子差不多。
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林鴻清表示,台灣新生兒先天性聽力損失發生率約為3%至4%之間,目前國健署提供公費新生兒聽力篩檢,有時仍有疏漏之處,建議3至4歲時,再次接受聽力篩檢。
林鴻清醫師說,聽損兒高危險群包括聽障家族史、母親懷孕期的前3個月內感染過像德國痲疹或其他病毒性的疾病、服用或注射耳毒性藥物、出生體重小於1,500克早產兒、出生時缺氧、出生後曾住加護病房、細菌性腦膜炎、頭頸部先天畸形(如小耳症)等。
值得注意的是,先天性的輕中度聽障孩子因表達能力不佳,又無明顯語言溝通的障礙,故經常被忽略,不容易被確診,以致延誤治療,林鴻清醫師提醒,產婦務必讓寶寶接受聽力篩檢。 (推薦文章:聽損兒聽語復健要趁早,6個月大前應積極復健)
國健署自101年起全面推動新生兒聽力篩檢,統計107年篩檢資料,接受篩檢的新生兒高達17萬6,345人,篩檢率達98.1%,共有1,983名寶寶未通過篩檢,進一步檢查確診出744名聽損兒,予以轉介後續療育服務。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表示,寶寶應該在出生後三天內接受聽力篩檢,如果結果異常,沒有通過,就應儘快至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確認是否有聽損、聽障情形及其嚴重程度。
陳麗娟簡任技正說,目前全國共有312家醫療院所提供新生兒聽力篩檢,56家醫療院所提供新生兒聽力確診服務,家長如需相關訊息,可上網查詢(https://reurl.cc/MdjDX)。
此外,家長可透過「兒童健康手冊」中的「家長紀錄事項」,自行評估孩子發展及聽力狀況,在接受兒童預防保健服務時,提供資料,以供醫師評估參考。 (推薦文章:「公費新生兒例行檢查」寶寶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陳麗娟簡任技正指出,兒童健康手冊附有適合兩歲以下孩子的「聽力簡易居家行為量表」,家長可以多運用,自行評估嬰幼兒聽力狀況,如果勾選「否」的答案多於三項以上,就應立即帶孩子接受聽力篩檢,以確保兒童健康。
林鴻清醫師建議,孩子3至4歲時,應該再次接受聽力篩檢,藉此找出在新生兒篩檢時未能檢測出的聽力障礙個案,趕在上小學前完成改善聽力的治療及復健,如此一來,聽損兒就能開心地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