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藥3狀況.這樣處理才ok
狀況1.餵了又吐.怎麼辦?
孩子容易溢吐奶,藥如果才剛餵好,沒多久寶寶又吐了怎麼辦?羅東博愛醫院小兒科主任謝錦桐建議,如果溢奶或嘔吐的時間距離餵藥大於30分鐘,可不用再補餵藥物;如果是剛餵完藥,甚至藥還沒吞下就立即嘔吐,就必須再次補餵。
此外,如果嘔吐是發生在餵藥後的30分鐘之內,若屬抗生素或慢性病藥物,則建議與兒科醫師確認後,再決定是否補餵。
狀況2.姊妹同症狀.仍應分別就醫
孩子的身體外觀看似縮小版的大人身體,但實際上內部的生理機制可能尚未完全成熟,因此餵寶寶吃藥時,藥物的服用方式有別於大人,不能一概而論。謝錦桐醫師指出,寶寶的藥物劑量通常是根據孩子的年齡與體重計算,某些藥物的劑量甚至必須考量寶寶的肝、腎功能狀況後,再做調整。以剛出生的寶寶為例,兩個未滿1歲的嬰兒即便同時生病且症狀相同,給藥不僅要考慮體重,還要考慮年齡。因此剛出生3天和已出生1個月的寶寶,即使體重一樣,劑量也不一定相同。
因此如果家有手足,一前一後因傳染而生病,也不建議使用同一份藥物,例如:咳嗽可以是一般感冒,也可以是肺炎或氣喘等疾病的症狀,加上兩個孩子可能有不一樣的體質,如:老大沒有過敏體質,老二卻對某些藥物過敏等,用藥狀況可能不同,應各自就醫。
狀況3.成藥可以給寶寶吃嗎?
國人有從日本帶回居家常備藥的習慣,隨著每個家庭出遊日本的機會頻繁,不免也會跟風,謝錦桐醫師提醒,無論是國內的成藥或國外的成藥,建議都不應輕易讓3歲以下的寶寶服用,而如果孩子超過6歲,需要為出國旅行而準備藥物,也建議將成藥帶至診間,詢問過小兒科醫師後再攜出,或是自費於診間購買出國的常備藥物,以確保旅行時的用藥安全。
此外,因為藥物經開封即無法保證長期不變質,如果孩子當次生病的藥物未使用完,也不建議放入冰箱保存留做下次使用,且相同症狀,不一定代表是相同病因,若再次生病,仍應就醫確認病因,避免擅自服用藥物延誤就醫時機。
病程中勤觀察.有異狀需立即回診
除了確保孩子的用藥安全,若病程中,孩子在用藥後,發現症狀沒減輕反而明顯變嚴重,且寶寶食欲活力愈來愈差;或出現藥物過敏,如:皮疹、發癢、呼吸喘或休克等症狀,或是用藥後產生強烈的副作用,例如:服用止吐藥後出現歪眼、歪脖等椎體外症候群現象,就建議立即回診,以確認是否需要重新評估並調整用藥。
藥物帶回家前,建議家長領藥時就要弄清楚用藥規則,藥物帶回家後,則要注意保存期限,並放置於乾燥陰涼處,若有些已泡製之粉劑,如抗生素藥水需冷藏,也應即時放入冰箱。一般來說,藥物若開封1~2週,建議就不要再保存使用。藥物丟棄也應以垃圾處置,避免倒入洗手台或馬桶造成水源汙染,有些醫療院所亦有開放藥物回收,建議可多加應用。
延伸閱讀
強灌寶寶吃藥.未來餵藥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