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斯聊教養】爸媽過度協助.恐讓孩子喪失自理能力與自信
你什麼事都幫孩子做到好嗎?其實,孩子現階段發展已能做到的事,請不要過度協助,讓他們嘗試自己練習,做一些日常的家事,不但有助於感覺統合的刺激,也能讓孩子養成自理能力,在上學後更有自信心。
臨床經驗發現,許多爸媽在育兒的過程中,會感到辛苦的部分大多是來自於「生活常規」,特別是自理能力,一開始小孩無法自己做,只好大小事都協助,期盼他們趕緊長大可以自己動手,不過卻發現孩子長大了,能力似乎未必符合大人的期待。
過度協助.剝奪孩子練習機會
常聽到爸媽表示:孩子的動作真的太慢、拖拖拉拉做不好或意見很多不肯好好配合,總是要有自己的想法,偏偏表達能力又不足,問他們到底又怎麼了卻說不上來。若您有類似上述的經驗,不妨檢視一下,平時在家是否有「過度協助」孩子完成已能做到的事情呢?例如:為求節省時間或方便,而出手餵孩子吃飯、穿衣褲鞋襪、盥洗、收拾東西?認為自己知道孩子要說些什麼,就幫他把話說完或解釋?很多事情都幫孩子規劃準備好,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大多由大人來做決策,沒有讓孩子參與討論或詢問他們的意見?如果以上的情況經常發生,表示可能給予孩子太少練習的機會,或沒等待他們熟練,並非他們做不到。
跟孩子溝通前.先觀察發展情形
隨著所接觸的環境刺激不同、練習的機會多寡,孩子本身的各項發展表現也不一樣,可能某方面的能力特別超前,另一方面卻沒有跟上,有的爸媽容易只看著表現好的一面,而誤以為他們整體發展都已經到這樣的程度。舉例來說,孩子對話的語句流暢、詞彙豐富有趣,感覺好像很成熟,其實可能只是模仿媒體或大人對話,若誤以為他們身心已經到達那種程度,爸媽對孩子講道理或溝通時,可能會產生莫名的挫折感,例如,在請孩子做事時便會無法理解:為什麼他們「都這麼大了」還做不到?
上學前先訓練孩子自理能力
不妨以上學的時間來訂自理能力的訓練目標,好比說分為進入幼稚園前、小班中班、大班(為了進小學預備),一方面配合生活作息需要,一方面有生活情境可加強練習,而且同儕可互相學習或比較了解差距。不過,請記得各種能力都是用進廢退,常常做的孩子本來就會表現較好,千萬別認為是天生的而責怪小孩。有人認為上學後再開始練習,也有的人認為要送到學校讓老師教,其實可先讓孩子沒壓力地先嘗試做做看,到學校就能變得更純熟俐落,亦可趁機觀察孩子的能力。
2歲幼兒發展狀況
1.可穿上較好穿的衣物,如:鞋、襪子、褲子至少兩樣(不會扣釦子或鞋帶)。
2.經協助打開水龍頭後,會拿香皂洗手並用毛巾擦乾。
3.不需幫忙,自己拿杯子倒水喝、用湯匙吃飯吃得很好。
小學前孩子發展狀況
1.會用筷子,且用湯匙舀湯等流質液體很少灑出。
2.示範後會自己綁鞋帶。
3.不用提示就可自己完成所有盥洗(刷牙、漱口、洗臉、洗手、洗澡)
4.獨力穿脫衣褲鞋襪。
5.會自己把屁股擦乾淨。
(推薦文章:【黃老斯談教養】0~6歲的心智發展)
最重要是給予練習機會
根據發展里程碑,只要分解步驟好好地教導孩子後,再給予機會多多練習,學齡前的孩子在食衣住行各方面,能做到的事情比我們預想的要多,且在家事的部分,也能成為爸媽的得力助手。有人認為孩子未必需要自己做所有的事,大人協助快又省時,孩子專心讀書學習就好,但事實上,放手讓他們做,可強化生活自理能力,並有效地訓練計畫能力,如動作協調順序,遇事的應變能力也會比較好。
少幫忙!避免上學後適應不良
其實,日常的種種都是很好的感覺統合的刺激,像是:曬衣服、擦桌子、掃拖地,可訓練肩膀近端肌肉,寫字就不易手痠喊累;移動家具、拿垃圾、收拾玩具與房間,可加強肌肉關節感覺、增加手眼協調,從中建立做家事與自理事項是自己該做的觀念,絕非爸媽或其他人的責任。所以,不是「幫忙」的立場,而是全家人要一起維護家庭,並必須按時做好份內的事,才不會慌張急促、亂了手腳而耽誤時間。如果純粹認為孩子年紀到了,很多事情自然會水到渠成,或默認幼兒園老師應該會教,沒有多做什麼就預備便直接進入學校的話,孩子就可能或多或少出現適應不良的狀況,因為老師往往無法有太多時間等待或一對一指導,往往只幾個小能力沒跟上,就會影響到孩子的心情與自信。
人的潛能有無限的可能性,爸媽只要多做點功課,幫助孩子做好更多預備,並給予耐心地等待、教導和不斷地練習,他們就能按照特質開心地成長變化。
(推薦文章:【黃老斯聊教養】孩子準備好上小學了嗎?請先做好6項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