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余苑綺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醫師提醒可能是這「關鍵期」出了問題……

余苑綺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醫師提醒可能是這「關鍵期」出了問題……

藝人余天的二女兒余苑綺,上個月14日迎接家中第二個寶寶,卻被醫師診斷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才剛出生就被送進加護病房,小小身軀卻要承受這麼大的病痛,讓人不禁覺得心疼!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亞倫表示,胎兒心臟發育最關鍵期是懷孕第3週到第8週這段時間,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可能導致心臟的缺陷。建議高風險媽媽在懷孕20至24週接受彩色超音波儀器,比較安心。

寶寶平安健康是每位父母的心願,但台灣每年約有兩千多名新生兒罹患先天性心臟病,蔡亞倫醫師表示,先天性心臟病是活產嬰兒中最常見的重大先天畸形之一,成因仍不完全清楚,90%屬於多發因素(包括基因、環境、感染等)交互影響造成。臨床顯示,大約每1,000個活產嬰兒中,就有8到12個患有不等程度的心臟血管異常,若將流產或死產的嬰兒都列入計算,則先天性心臟病發生率就更高。(推薦文章:嬰幼兒常見先天性心臟疾病) 

先天性心臟病在臨床上可分為發紺性、非發紺性,「發紺」定義為身體的靜脈血經由不正常的管道,進入動脈系統流動到全身,使得身體各部位,尤其是皮膚、黏膜及指甲,如果缺氧而出現發紫情形。台灣新生兒比較常見的發紺性心臟病,包括:法洛氏四重畸形、大動脈轉位,及肺靜脈回流異常,蔡亞倫醫師表示,這些心臟疾病都需開刀矯正。至於非發紺性心臟病則是因為心臟構造的缺損、或瓣膜、血管狹窄,使得血液的流動受阻甚至逆流,會使心、肺的工作量都大增,容易引起肺充血、肺高壓、心臟衰竭,常見成因為心房中隔缺損、心室中膈缺損、主動脈、肺動脈瓣膜狹窄。

蔡亞倫醫師提到,懷孕20至24週時,胎兒心臟差不多只有一個10元硬幣大小,比鳥蛋還要小,但透過高畫質的彩色超音波儀器,搭配杜卜勒血流測量及瓣膜波形檢查,還可以看到胎兒心房、心室血流之變化及瓣膜活動,進而發現心臟構造是否異常、破洞。如果能夠提早發現胎兒心臟發育異常,會診小兒心臟科、新生兒科以及心臟外科醫師,給予治療或手術,大部分的輕、中度心臟缺陷的寶寶,如不含染色體或是其他部位異常,手術治療存活率則高達85%以上。(推薦文章:先天性心臟病篩檢利器 胎兒心臟超音波) 

至於哪些孕婦較容易懷下先天心臟病胎兒?蔡亞倫醫師表示,本身有先天性心臟病家族史,則下一代發生機率大約3%至12%,而正常約0.8%至1%,其次為罹患糖尿病、自體免疫疾病,或感染性疾病(德國麻疹、水痘、腮腺炎病毒)及高齡等孕婦,都應謹慎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