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尖叫、丟東西,專家:皆為正常發展現象
寶寶的「壞」習慣總會困擾許多爸媽,而想要禁止,例如:吃腳趾、抓到什麼都放嘴裡、拉扯媽咪的項鍊和頭髮,甚至抓起玩具就隨處亂丟等,事實上,這些行為都是寶寶發展中會出現的正常現象!
.0〜6個月小寶寶:肢體剛起步,以滿足生理需求為主
袁巧玲博士指出,0〜6個月寶寶肢體上的發展尚未非常健全,因此不會有很多目標性的動作出現,心裡所想的事情也很單純,幾乎都是生理上的需求,家長可以很容易觀察出來,例如:寶寶常常注視某物品,表示他喜歡或關注此物。小寶寶的情緒也通常是跟身體有直接相關,通常哭鬧就是累了、餓了、尿布濕了等;如果是開心的話,寶寶身體會動,並且發笑或出聲音。
有些孩子滿4個月後開始會發出「啊〜」「嗚〜」「咿〜」等無意義的聲音,有時甚至會大聲持續一陣子,讓媽媽很困擾。袁巧玲博士表示,家長可以觀察一下,有時寶寶會針對特定的人或玩具,發出特定的聲音,雖然成年人聽不懂,但對寶寶來說應該是有特定的意義,通常是喜歡這個東西;或是等到大一點,寶寶的發聲代表要引起旁人的注意,如果可以滿足寶寶的需求,通常尖叫不會持續很久,重點是要觀察寶寶為什麼會發出聲音。
這時期視覺和聽覺敏感,可以找顏色鮮豔、有聲音的玩具,讓寶寶上下左右追視,整個頭會轉動,就可以訓練寶寶視覺專注的能力;在聽覺方面,可以每天講今天發生的事情給寶寶聽,這些小遊戲或互動方式,都有利於建立日後肢體和語言發展基礎。(推薦文章:0歲教養fun輕鬆 掌握寶寶感官及心智發展)
.7〜12個月大寶寶:好奇寶寶愛丟東西,教他定義能丟的物品勝於阻止他丟
每天在居家環境中爬來爬去,有機會就扶著物品站起來!有的媽咪打趣形容活力充沛的寶寶,「就像每天在巡領地的貴族,每個角落都要爬過一次才甘心!」袁巧玲博士表示,這個時期的寶寶肢體發展較好,因此好奇心十足、精力旺盛。
這個時期的寶寶,會很喜歡「丟」的動作,除了會發出聲音很有趣外,東西滾動後所引發的連鎖效應,寶寶也覺得很新奇;但是對媽媽來說,就是個惱人的行為,地上的物品收不完之外,也怕物品損壞,或是東西打破讓寶寶受傷。媽媽平常就要觀察寶寶在什麼情況下會想丟,在他丟出去之前,拿可以丟的玩具(例如球)給他,告訴他:「你想玩丟球的遊戲嗎?」不要一直告訴寶寶:「不可以丟!」因為他只是覺得好玩,無法理解不可以的意思,因此不要阻止他做「丟」的動作,而是要讓他明白,什麼物品可以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