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標準恐成防疫漏洞?台大公衛所教授建議發燒體溫下修
高中級以下學校原預計2月10日開學,但武漢肺炎疫情擴大,以致延後至25日,但目前國內恐有社區感染之虞,許多憂心家長除了排隊買口罩,還關心校園防疫,教育部表示,學生入校時,都需以額溫槍量體溫,如果超過(含)37.5度,就需進一步處理。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所教授蘇大成指出,越來越多研究發現,人類體溫下降中,傳統認為37度為正常體溫,到了38度就是發燒,這觀念有重新調整的必要。
此外,武漢肺炎相關研究顯示,約有兩成確定個案體溫未達傳統發燒標準,約在37.3到38度間,有些只是輕微發燒,如果以38度為發燒標準,恐產生防疫漏洞。
發燒標準:額溫槍37.5度、耳溫槍38度
蘇大成建議,校園量測體溫時,應將發燒定義下修至37.5度。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監測應變官莊人祥表示,向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李秉穎諮詢後,結果為若使用耳溫槍,發燒標準標準為38度,額溫槍則是37.5度。機場檢疫所使用的紅外線儀器,同樣以37.5度作為篩檢標準。
莊人祥解釋,以額溫槍來量測體溫,屬於皮膚表面溫度,則以37.5度為發燒標準。耳溫最靠近核心溫度的指標,如以耳溫槍測量體溫,則以耳溫38度為原則。
莊人祥說,與教育部討論之後,擬定處理細則,學生進入校園時,需量體溫,先以額溫槍篩選,如果超過(含)37.5度,務必戴上口罩,並至保健室,進一步以耳溫槍確認,如到達38度,就需通知家長,讓學生請假。
莊人祥提醒家長,孩子上學之嫌,就先在家裡量過體溫,如有發燒就不要上課,儘快就醫。如果學生在校時突然發燒、身體不適,學校應通知家長,謹慎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