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托嬰中心又傳虐嬰、彰化男老師疑體罰女童,打罵教育要檢討!3歲前用打罵教養,5歲後打人機率增五倍
為何明明知道不行,但保母、托嬰中心、學校老師卻持續用打罵或其他傷害孩子的方式,來讓寶寶不哭鬧,或讓孩子乖乖聽話呢?問題出在台灣長久以來習慣及傳承下來的打罵教育。
托嬰中心虐嬰、體罰事件一週內兩起,如何遏止?
虐嬰、體罰兒童事件頻傳!台南市又發生托嬰中心虐嬰,一名家長4月7日從托嬰中心把未滿1歲的幼兒接回,發現孩子身上無故出現多處瘀傷,詢問托嬰中心卻被告知「幼兒自己撞傷」,家長心生疑問,帶孩子到醫院診療,院方驗傷判斷並非撞傷,台南市社會局接獲通報,9日立即派社工員前往調查,經掌握1名托育人員因其違法情節屬實,已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裁處6萬元罰鍰,並依同法裁處不得擔任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之負責人或工作人員。(照片來源/台南市社會局)
社會局表示,家長在今年2月初送至該托嬰中心托育,並已於8日結束送托,社會局社工員後續將針對幼兒的身心狀況進行評估,必要時將媒合心理諮商輔導,並引入社會福利資源協助,也會繼續調查有無其他幼兒受害。
此外,彰化也發生一起國小男代課老師疑似體罰9歲女童,造成她全身多處傷的事件。這名代課兼級任老師的男老師,應女童家長的要求,4月4日前往住家協助管教女童,事後媽媽卻發現她身上有多處瘀青、受傷,帶女童到醫院驗傷發現,下背與骨盆挫傷、左大腿挫傷、右手挫傷,右手第5掌骨有骨幹位移與閉鎖性骨折,女童說,這是老師來家庭訪問時,用木板打傷的;男老師也承認動手體罰學生。(推薦文章:幼兒園、托嬰中心違規紀錄查詢3.0上線啦!上次沒查到的家長,這次快跟上囉~)
(照片來源/翻攝自家長臉書)
近一週兩起事件可以發現,不管是托嬰中心的托育人員或國小老師,面對寶寶哭鬧、不乖乖聽話或不服管教,常常習慣以威權、打罵或其他傷害孩子身體的方式,希望孩子服從規定,或更好管理。如果孩子從小到大都這樣被對待,長大後也會用這種態度教導下一代,久而久之,當管教者情緒不好,打罵孩子力道大一些時,就容易造成虐嬰、虐童的社會悲劇。
3歲前打罵教養,5歲後打人的機率是五倍
天才領袖教育集團執行長&兒童發展醫學專家王宏哲,在時報文化出版《教養的秘密:無效管教Out,科學育兒 In,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的新世代教養術》書中提到,研究發現,3歲前被用打罵教養,在5歲後打人的機率,比一般孩子高出五倍;而且烙印在潛意識裡的打人行為,跟你當下教育對孩子說「你怎麼可以打人?」相比,會讓孩子更混淆,腦袋裡產生更大的抵觸,修正行為自然要花上好幾倍的功夫!根據2016年發表於《家庭心理學》的一篇整合分析研究指出(這是實證醫學中最高等級的研究),在剔除家暴的相關研究後,分析出家長用打的方式教養小孩,不僅沒有改善孩子行為的效果,反而會造成許多負面影響,包括:危害兒童的心理,甚至會產生精神疾病:體罰容易讓孩子有攻擊性和反社會性,對親密關係的認知也產生錯誤,例如會攻擊他們的父母,或可能去毆打自己的女朋友。
另外,在2009年和2010年均有研究發現,掌摑孩子會令大腦前額葉區域的灰質減少,這個腦區域主要負責判斷力和思考能力,灰質減少會造成孩子的學業表現、智力下降。(推薦文章:體罰到底行不行?這才是真正的「時代眼淚」)
(照片來源/王宏哲著《教養的秘密:無效管教Out,科學育兒 In,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的新世代教養術》)
用3種教養法替代打罵
王宏哲執行長表示,打罵教養代代相傳,但卻不是有效教養,對孩子的身心發展也絕非好事。當爸媽的,應該要找到除了體罰之外,對孩子最有效的處罰、或能刺激好行為的方式。1. 帶孩子去罰站讀秒,結束時,讓他說對不起,並完整地說出「我下次再也不敢打弟弟了!」等錯誤行為。
2. 把孩子帶到面前來,限制他接下來的活動,請他好好看著你,跟他說你現在非常生氣,因為他做了一件非常危險的事,不准嘻皮笑臉,請他觀察自己做了什麼。例如,他動手,讓人家痛到哭,如果換成他自己,會喜歡這樣嗎?
3. 罰勞務活動,如收玩具、整理家裡、幫忙當小幫手等,來換取原諒。
禁止孩子最喜歡的活動當作懲罰,跟孩子說:「亂丟玩具沒收拾好,下一次就不會再有玩遙控車的機會。」、「鞋子亂丟,就不要出門,戶外的活動是你自己耽誤的,你動作越慢,玩的時間及項目就越少。」、「警告好多次還打人,我們得將弟妹跟你隔離一下,因為你動手,他會怕你,你必須嘗到沒有人當玩伴的滋味。」在限制孩子行動的情況下,讓他重複說出自己下次該做出的好行為。例如,沒有經過別人同意就動手拿或搶人家的東西,可邊罰站邊說出:「我下次會先問別人,不會先動手!」
此外,當孩子出現不適行為時,家長如果想要根本解決孩子的問題,最重要的就是蒐證,先好好地深呼吸,冷靜後再去面對孩子,事後思考孩子行為前因後果的七個W(Who、When、How、Why、What、Where、Whom),才能好好分析孩子的行為如何處理。
與孩子溝通時,善用同理的角度,別總是一開始就自以為是地想要糾正孩子
有些孩子其實比較拉不下臉認錯,這是很常見的情況,這時可以給孩子一個台階下。例如,我們家會把愛亂叫愛生氣的小孩叫做王小鴨(取自孩子們都愛的唐老鴨),在孩子生悶氣無法打破僵局時,我們就會說:「你該不會又是王小鴨吧!王小鴨你為什麼又來我們家?」這招很有效,孩子有了台階下,就會接著說道:「對,剛剛是王小鴨啦!我現在回來了啦!」以上王宏哲執行長的教養建議,提供給爸媽、保母、托育人員、教育工作者參考。拒絕打罵文化,給下一代更好的學習身教與典範,也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平安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