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兒童> 兒童照顧> 孩子餵食困難,父母好煩!吃不好,小心腹脹、便祕、腹瀉通通來,讓孩子養成進食好習慣需要父母耐心相伴

孩子餵食困難,父母好煩!吃不好,小心腹脹、便祕、腹瀉通通來,讓孩子養成進食好習慣需要父母耐心相伴

不少孩子在副食品階段的食用狀況不佳,進入1歲後,仍以奶類為主要營養來源,但這樣做,將讓孩子無法攝取足夠的營養素,不僅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也將影響腸道健康,進而衍生腹脹、便祕、腹瀉等問題。


想讓孩子在1歲後,能順利銜接成人食物,在1歲前就要訓練吃副食品。對於滿1歲幼兒仍未能適應以一般食物為主餐時,不少家長因為擔心孩子營養不夠,於是繼續以奶類為主食,但這樣無法讓孩子攝取足夠的營養素,也會影響咀嚼吞嚥的能力發展。

銜接成人食物不佳的過渡做法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兒童腸胃科主任黃清峯建議,父母在過渡時期可以這樣做:如果1歲以上幼兒,依然1天吃5次奶,每次180 c.c.,早晚兩次奶的量不減少,但白天3次的奶量,每次各少15c.c.,這15c.c.就用多吃一口飯代替,以1週的時間訓練每次少15c.c.的奶量,到下一週時,再練習少喝15c.c.,多吃兩口飯代替少掉的30 c.c.,逐步減少奶量並累積飯量,用180c.c.除以15c.c.等於12週,也就是說,只要父母耐心花上數週的時間,總是能讓孩子白天喝3次奶的習慣消失,改以吃正餐搭配點心的飲食模式。

他說,「為符合兒童的營養及熱量需求,健康的飲食模式應為一天吃三餐加兩次點心,點心在兩餐之間供應,且與下一餐相隔兩小時,否則會讓孩子吃過點心,到正餐時間仍有飽足感而不想吃飯」。


 

餵食困難非因病而起.4方式改善狀況

然而,無論父母多麼用心在孩子的飲食下功夫,總是有些孩子的進食狀況不佳,讓父母操心不已,黃清峯醫師指出,「滿1歲的孩子,體重約有10公斤,每日應攝取熱量約1,000大卡,如孩子沒有吃到這個量,可視為『餵食困難』」。通常主要照顧者會說孩子不吃飯、不願意吃,或是偏食、挑食,「孩子偏食挑食的情況有兩種,一種是只吃愛吃的,一種是都不想吃」,有的孩子則是對吃飯沒有興趣,只顧著玩而不吃。擔心的父母總會帶孩子就醫,想要確認是否孩子有什麼病,「其實真是有病而不吃的比例很低,倒是曾經有進食不佳的經驗,如:被嗆過、被放過鼻胃管等,在心裡留下了陰影,而影響了食欲」。還有一種值得玩味的狀況是,「其實孩子進食狀況不錯,但家長覺得孩子吃得少」,像這類家長就須以衛教方式讓其了解怎樣才是適合孩子的飲食模式。

若孩子有餵食困難的狀況應如何改善,黃清峯醫師建議如下:

1.每次用餐控制在30分鐘內且不強迫進食:時間一到,就把餐食收走,還要吃就得等到下一餐,「父母一定要捨得這樣做,堅持收走就是收走,直到下一餐才有東西吃,中間也不額外多給零嘴。不用擔心孩子餓肚子而一直哄著吃飯,其實孩子並不會因為這樣把自己餓壞,反而日後會逐漸學會要把握用餐時間,不然又要餓肚子了」。

2.在固定的位置上用餐:父母不要追著孩子餵飯,讓孩子養成在固定位置吃飯的好習慣,也能避免孩子邊吃邊跑可能發生意外噎到的機會。

3.接受新食物前必須反覆嘗試:根據統計,孩子面對新食物有可能需要嘗試10次才會接受,因此父母必須反覆嘗試,這一次不吃,下一次再試,不能因為孩子拒絕一次,就當他不愛吃,之後不再提供嘗試機會。

4.不拿食物當獎懲工具:無論孩子吃與不吃,都不應該拿食物當獎懲工具,這樣做很容易導致孩子挑食偏食,甚至學會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投機取巧。抱持中性立場,才能讓孩子單純看待食物。

他表示,父母用多一點的耐心陪伴,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調整孩子的用餐習慣,讓他受愉悅的用餐氣氛並累積進食的美好經驗,「父母應與大人、小孩一起用餐,在孩子前面,以吃得津津有味的模樣,吸引孩子產生也想要吃的興趣」,隨著年齡增長,讓孩子參與食物的製作或是逛市場採買等,提升對進食的興趣,而不再輕易排斥吃飯這件事。

 


小心!不好好吃容易引發疾病

孩子不能好好吃飯,通常不是因為有病的關係,可是沒能建立好的飲食習慣,無法從適量的飲食中均衡攝取充足的各式養分,不僅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也將影響腸道健康,進而衍生腹脹、便祕、腹瀉等問題,黃清峯醫師指出,「便祕是少吃纖維食物與喝水少所致,甜食吃太多容易脹氣或拉肚子,甚至有胃食道逆流,讓1歲的孩子喝太多液體,小心會造成溢奶,這些症狀將讓孩子沒有食欲,更加重營養攝取不均衡的問題,進而引起疾病的發生,同時,也可能因此影響親子關係」。

他強調,「飲食種類選擇少,勢必無法均衡攝取各種營養素提供生理運作,唯有透過多樣性的食物,才能提供多種營養素」,關於均衡飲食,請父母以身作則,廣泛食用各種食物,不以個人喜好讓餐桌上總是出現或見不到某些食材。若是外食族家庭,不要只吃固定某幾家的某些菜色。

黃清峯醫師建議,父母為孩子準備餐點,可參考國健署提出的「我的餐盤」,這是將每日應攝取的6大類食物:全榖雜糧、豆魚蛋肉、蔬菜、水果、乳品及堅果種子等,依每日應攝取的份量轉換成體積,並以餐盤之圖像呈現各類別之比例,同時提出口訣,讓民眾容易落實於每一餐。「口訣中的拳頭大、一手掌,就用孩子的拳頭、手掌大小去拿捏份量」。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益生菌效用不是靠口耳相傳而來

不少家長會想藉由補充益生菌增進腸道健康,黃清峯醫師提醒,對於益生菌應先建立的觀念是:「真的要吃,應先了解益生菌的效用 ,但效用並不是靠口耳相傳而來,而是經過實證醫學驗證的結果」。

他指出,目前現有的實證研究為:對於使用抗生素治療的相關疾病,透過補充益生菌有所好處。因為抗生素不只會殺掉壞菌,也一併殺了好菌,藉由補充益生菌,將可改善失衡的菌叢生態。「父母最想知道的是吃了什麼益生菌,就會比較健康?但每人體質不同,目前並沒有研究顯示吃哪一種益生菌,一定會比較健康。但益生菌是一種對人體無害,即使一般人沒有吃到對症的益生菌,也沒壞處。不過,若有免疫不全的疾病,要吃益生菌就建議先跟醫師討論後,再決定如何使用」。

真的有心想讓幼兒吃益生菌時,黃清峯醫師說,要看的是「菌株」,不是只看「菌種」,因不同的益生菌株各自有其功效,要改善狀況並發揮效用,必須吃到某一株才有效。另外,選對菌株,也要考量是否有足夠的菌落數,不同的益生菌需要使用不同的菌落數,才能發揮預期的效用,「這些都可從實證醫學的報告了解狀況」。

延伸閱讀

養成幼兒均衡飲食習慣,顧好腸道健康,可避免壞菌、毒素進到人體「自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