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疫苗接種時程表!公費&自費、適合施打年齡、部位、副作用完整分類,爸媽帶寶寶去打針就帶這篇走〜
公費疫苗
五合一疫苗
接種時程:出生滿2個月、滿4個月、滿6個月、1歲半疫苗類型:非活性疫苗
接種部位與方式:大腿前外側、肌肉注射
副作用:剛施打完的前2〜3天,寶寶會有局部紅腫、輕微發燒、哭鬧、食慾不佳等
五合一疫苗,主要是為了預防白喉、白日咳、破傷風、小兒麻痺、B型嗜血桿菌這5大病菌,這5種病菌分別會導致不同的症狀。
王詩欣醫師提到,若是感染到白喉,主要會出現急性呼吸道症狀,侵犯扁桃腺、咽喉、鼻腔等引起呼吸道阻塞,輕微時與一般感冒相似,但還是不得輕忽,以免出現更嚴重的併發症如心肌炎與神經炎等。
若是傷口感染到破傷風桿菌,大量釋放毒素會引起,腹部僵硬、肌肉痙孿、牙關緊閉、角弓反張等症狀;百日咳會引起陣發性巨咳,影響呼吸與進食,嚴重的話會造成中樞神經受到感染。
而B型嗜血桿菌,現在因疫苗施打在台灣比較少見,它會導致寶寶出現中耳炎、扁桃腺發炎、肺炎、菌血症、腦膜炎等,小兒麻痺則是透過糞口傳染,病情輕微症狀有發燒、頭痛、頸背僵硬等,重則造成肢體麻痺、終身殘障甚至死亡,
目前在台灣已是小兒麻痺根除地區,但仍要小心境外移入的小兒麻痺病毒。(推薦文章:五合一、B型肝炎、流感、肺炎等疫苗,寶寶該先打哪一個?)
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
接種時程:出生滿2個月、滿4個月、滿6個月(自費)、1歲
疫苗類型:非活性疫苗
接種部位與方式:大腿外側、肌肉注射
副作用:少數人會出現輕微的發燒,或是局部處紅腫,但症狀很快就會消失
「施打此疫苗,主要是要預防因肺炎鏈球菌所引起的中耳炎、鼻竇炎與肺炎等。」王詩欣醫師表示,之前還沒將此疫苗納入公費時,如果感染到毒性較強的肺炎鏈球菌類型,容易會出現較為嚴重的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像是:肺部積水、膿瘍、敗血性休克、腦膜炎等,需要延長抗生素治療時間,甚至要引流處理或是手術清創,
若是出現敗血性休克可能威脅生命。自從寶寶定期施打疫苗後,近幾年,這些毒性強的肺炎鏈球菌感染已較少出現,也降低了寶寶患病的機會。(推薦文章:新生兒發燒潛藏致命肺炎鏈球菌危機)
原本肺炎鏈球菌疫苗4劑皆須自費,動輒都要上萬元,政府為鼓勵接種,現今已改為公費,採「2+1」時程接種3劑,只有6個月第三劑基礎劑仍需自費,
王詩欣醫師提到,要不要施打,主要視家中的經濟狀況,爸媽可自行決定,如果能完整接種四劑最好。但倘若寶寶本身有特殊狀況,像是容易感冒、早產兒,心肺功能較不佳者,通常就會建議自費施打。
卡介苗(109.08.17~109.08.31停止施打)
接種時程:出生滿5〜8個月
疫苗類型:活性減毒疫苗
接種部位與方式:左上臂、皮內注射
副作用:接種處會有明顯紅腫、化膿,約3〜4週會消失。少數會出現單邊淋巴結腫大、骨髓炎等後遺症
王詩欣醫師補充說明,施打卡介苗主要是要預防結核性腦膜炎,此疾病若未及早診治會造成腦部不可逆病變,使智商受損無法自理生活等,台灣仍有結核菌的存在,施打疫苗是必要的。(推薦文章:出生滿5個月就可施打卡介苗!研究:強制接種卡介苗國家,新冠肺炎感染、死亡均偏低!)
接種卡介苗後4到6週會出現紅腫、化膿,保持清潔乾燥即可,約2〜4個月就會自行癒合結痂,日常維持一般清潔就可以。
但王詩欣醫師提到,有些寶寶可能會出現接種後的不良反應,常見但不嚴重的有局部癑瘍與淋巴結炎,通常可先追蹤,大多隨時間慢慢消掉,但如果腫的時間過長,或是腫的不只有單顆,而是在身體的其他部位都有,就需要進一步的切片檢查。另外不常見但較嚴重的反應有骨炎與骨髓炎等。
流感疫苗
接種時程:出生滿6個月〜國小入學前
疫苗類型:非活性疫苗
接種部位與方式:大腿前外側、肌肉注射
副作用:施打後會有局部紅腫,約1至2天會出現發燒,也會有倦怠感,幾天後就會消失
當寶寶滿6個月大之後,從媽媽身上得來的抗體慢慢下降,加上流感每年流行的類型都不同,寶寶屬於抵抗力較弱的族群,更需要疫苗的保護。
王詩欣醫師提到,流感與一般感冒的症狀有時很類似,高燒之外,因為流感病毒株型別的不同,有些表現是呼吸道症狀,有些則可能是腸胃炎。如果寶寶有接觸史,照顧者又出現發燒合併肌肉痠痛、倦怠感時,就儘快就醫檢查。一旦確診,寶寶也能吃克流感,與大人治療方式相同。
對於初次接種的寶寶,為確保能完整發揮免疫效果,在施打完第一劑後,建議隔4週再施打第二劑,王詩欣醫師說明,每年流感疫苗數量有限,第一年施打的寶寶,還是盡量儘早完成兩次接種,已達最佳保護力,
除非真的無法順利接種到第二劑,還是會有一定保護效果,但也別忘了,往後每一年仍要確實施打。(推薦文章:新冠肺炎年底恐與流感一起來!陳建仁建議:擴大流感快篩,並備妥三個月口罩存放量)
A型肝炎疫苗
接種時程:出生滿12個月、1歲半
疫苗類型:非活化疫苗
接種部位與方式:大腿前外側、肌肉注射
副作用:接種部位可能會出現紅、腫、熱,少部分寶寶會有發燒,前兩三天也會有倦怠感,約莫幾天就能恢復
A型肝炎的盛行,主要與環境衛生有關,其主要的傳染路徑是經口傳染,吃到遭A型肝炎病毒汙染的食物跟水就可能患病。
光田綜合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黃中明提到,一旦傳染,病患通常會感到倦怠、吃不下、發燒、黃疸、肚子痛等,比較讓人擔心的是,如情況嚴重,可能引發猛爆性肝炎,但這是極少數人會出現的症狀,大多都能自然痊癒,且體內也會產生抗體。
一開始的A型肝炎疫苗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公費施打,早期因為山區的衛生條件較差,民國84年起,設籍在山地鄉及鄰近山地鄉之平地鄉的幼童皆能接種,
另外,像是金門、連江兩縣也因擔心小三通會造成A型肝炎的流行,自民國91年這兩地的幼童也規定要施打。後來因為有基金會的贊助,從民國107年開始,才將此支疫苗納入公費,所有幼童都納入常規接種。(推薦文章:A肝疫苗應打兩劑!第2劑接種率卻不到5成)
日本腦炎
接種時程:出生滿15個月,間隔12個月再接種一劑
疫苗類型:活性減毒疫苗
接種方式、部位:大腿前外側、皮下注射
副作用:接種部位可能會出現紅、腫、熱,接種完約3〜7天,少數寶寶會出現倦怠、食慾不振的狀況,甚至是躁動不安、哭鬧、頭痛等
黃中明醫師提到,日本腦炎主要來源是「蚊子叮咬帶有日本腦炎病毒的豬,再叮咬人類而造成感染」,每年約在5〜10月流行,有些人感染後並不會出現症狀,有些則是會出現像是發燒、頭痛、腦膜炎等,
嚴重的話,還可能出現抽蓄、痙攣、昏迷,部分患者會存在神經及精神性疾病的後遺症,甚至死亡。(推薦文章:3個多月大男嬰確診日本腦炎,史上年紀最小患者 未滿15個月接種疫苗前,居家或外出都要加強防蚊措施)
而日本腦炎疫苗,原先為不活化疫苗,近年來,已轉變成活性減毒疫苗,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改變,
黃中明醫師提到,由於現今疫苗技術的進步,以前施打非活性疫苗,容易造成寶寶較多的不良反應,且需要施打4針才算完成,如今更改成活性減毒疫苗,能夠減少寶寶挨針的次數,只需兩針一樣就能獲得同等的保護力。
B型肝炎疫苗
接種時程:出生滿24小時、滿1個月、滿6個月
疫苗類型:非活性疫苗
接種方式、部位:大腿外側、肌肉注射
副作用:施打的當下,可能會有痛感,並沒有明顯的副作用
王詩欣醫師提到,30年前,B型肝炎為國病,它是屬於透過血液、體液感染的肝炎病毒,如不慎被感染到,可能會出現較為急性的肝炎症狀,如黃疸、噁心想吐等,同時也要留意是否會演變成慢性肝炎、甚至是肝硬化、肝癌。自民國73年起,所有出生的孩子都必須施打,至今帶原率明顯下降許多。也因為此病症主要是由血液、體液的傳染,除非寶寶出生狀況不佳,否則出生就須馬上施打,越早建立保護網越好!(推薦文章:B肝帶原孕媽咪,怕傳染給孩子?第三孕期開始是服藥關鍵!)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
時程:出生滿12個月、滿5歲〜國小前
疫苗類型:活性減毒疫苗
接種方式、部位:大腿前外側、皮下注射
副作用:多數不會出現不適症狀,少部分約會在5〜12天後出現發燒、疹子。
黃中明醫師說道,這3種疾病的共通症狀為發燒、頭痛。他進一步說明,麻疹的患者通常會出現發燒、咳嗽、結膜炎、流鼻水等,嚴重的話就會出現中耳炎、肺炎、腦炎等,進而損傷聽力及智力,甚至死亡;
腮腺炎則是會影響到人體的唾液腺,除了會造成唾液腺的腫大,還可能有腦膜炎、腦炎、聽力受損、甚至睪丸炎及卵巢炎,進而影響生育能力;而德國麻疹發出的疹子,出現的時間很短,典型症狀為關節炎、血小板下降等。若在懷孕早期受到德國麻疹感染,有流產、死胎或畸胎的風險。
水痘疫苗
接種時程:出生滿12個月、4〜6歲(自費)
疫苗類型:活性減毒疫苗
接種方式、部位:大腿前外側、皮下注射
副作用:施打部位會有局部腫痛,部份寶寶約會在5〜26天出現發燒或是類似水痘的水泡
水痘屬於一種病毒,透過飛沫就能傳染,傳染力不容小覷,黃中明醫師提到,受到感染者可能會出現發燒、倦怠感,或是水泡,約莫幾天就會消失,但如果嚴重的話,就可能導致肺炎、腦炎,且感染年紀越大,症狀會更嚴重。
他也提到,如果是已經得過水痘的寶寶,理論上不需要再施打。原因在於自然感染所產生的抗體會比疫苗注射來得強,但提醒媽媽,由於水痘與一般疹子容易搞混,必須經由醫師確診,才能確保寶寶本身存有抗體。
自費疫苗
口服輪狀病毒疫苗
接種時程:
2劑型:出生滿6週,第二劑間隔4週以上
3劑型:出生滿6週,第二、三劑各間隔4至10週
疫苗類型:活性減毒疫苗
接種方式、部位:口服
副作用:少數會出現發燒、腸胃道症狀
黃中明醫師提到,輪狀病毒不同於一般感冒,染上會造成寶寶發燒、嚴重的上吐下瀉,食欲不振、脫水等,極少數出現像是腦炎等併發症,只要確實服用疫苗,即使未來不慎傳染到,病症也不會那麼嚴重。
佩佩婦幼診所院長鄒溎哲表示,擔心寶寶服用會吐出來,建議餵食疫苗前後半小時不要喝奶。輪狀病毒疫苗一劑1.5〜2c.c.,含有的病毒量約100萬,口腔黏膜具有吸收的功能,極少量就能誘發免疫反應。
因此若寶寶口服後吐出來,不須補餵。少部分寶寶在服用後會出現輕微的腹瀉症狀,爸媽只要多加觀察,無須過於緊張。(推薦文章:新手爸媽照過來!輪狀病毒是五歲以前幼兒腹瀉住院主因!)
六合一疫苗
接種時程:出生滿6個月
疫苗類型:非活化疫苗
接種方式、部位:大腿前外側、肌肉注射
副作用:接種處可能會出現紅、腫、熱,甚至是發燒,剛施打完的前幾天也容易食慾不振,整個人看起來懶懶的
六合一疫苗,指的是將五合一疫苗加上B型肝炎疫苗,可讓寶寶在滿6個月大時少挨一針,黃中明醫師提醒,若要施打前,可先向診所詢問是否備有這類型的疫苗,以免撲了空。
鄒溎哲醫師也提到,五合一疫苗的施打方式,是將藥粉與液體混合,再透過針頭抽出打入體內,偶爾可能會有未能完全抽取內容物、針頭染污等疑慮。
近幾年台灣重新引進六合一疫苗,是將五合一疫苗與B型肝炎混合在一劑疫苗,可隨拆即用,操作上較簡單,能減少醫護人員失誤的風險;寶寶也能減少挨一針,其保護力和施打兩種疫苗相同,若爸媽經濟許可,可考慮施打這一種疫苗。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
.傳染力強的幼兒常見疾病!9招預防腸病毒
.兒童腦炎4特徵!兒科醫學會理事長籲:「兒童重症比例不少,家長回家最好還是戴口罩」
.寶寶疫苗能不能延後打?如何讓寶寶打針不哭鬧?新手爸媽常見的11個問題,兒科醫師完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