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照護> 蚊蟲藥膏勿亂抹!食藥署提醒:2歲以下幼童使用含薄荷成分藥膏,恐引起嬰幼兒癲癇、意識障礙

蚊蟲藥膏勿亂抹!食藥署提醒:2歲以下幼童使用含薄荷成分藥膏,恐引起嬰幼兒癲癇、意識障礙

炎炎夏日是許多蚊蟲孳生的季節,比起成年人,皮膚細嫩的寶寶更容易被蚊蟲叮咬,這是因為寶寶的新陳代謝快,平均體溫比成人高,加上蚊子喜歡高溫的環境,便能靠著觸角上的感覺器官搜尋到寶寶,且蚊子也容易被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吸引,寶寶呼吸的交換速度頻繁,會釋放出較高的二氧化碳,增加被叮咬的機率。


食藥署在「藥物食品安全週報」談到,目前市售的蚊蟲叮咬藥膏主要可分為四種,分別是:抗組織胺、局部麻醉劑、類固醇和抗生素,以下介紹這四種蚊蟲叮咬藥膏的功能及特性。(延伸閱讀:蚊蟲不要來.舒緩搔癢有辦法

一、抗組織胺

為蚊蟲藥膏中常見的一種成分,主要用途為緩解紅腫和止癢。

二、局部麻醉劑

經常和抗組織胺一起製作成複方藥膏,無消炎效果,但藉局部麻醉效果可麻痺搔癢難耐的感覺,使被叮咬的部位較不容易因抓癢而產生傷口。

三、類固醇

以消炎作用達到止癢目的;只要避免大面積塗抹,且使用時間不超過7天,皮膚變薄和色素沈澱等副作用也不會發生,治療效益佳,但不可塗抹於傷口處,以免細菌感染,嚴重甚至會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四、抗生素

當叮咬處因抓傷而出現破皮時,可使用含抗生素成分的藥膏,以免細菌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

勿挑選含薄荷及樟腦成份的止癢藥膏

食藥署提醒,家長在幫2歲以下的孩子及寶寶挑選止癢藥膏時,應避開成分含有薄荷、樟腦的藥膏,以免引起嬰幼兒癲癇、呼吸抑制、意識障礙等神經不良反應,儘管外用藥膏的塗抹只是局部作用,並不會產生全身性的副作用,但若是使用不當,仍可能造成大患,建議爸爸媽媽在遇到和藥物有關的問題時,能夠詢問專業的醫師或藥師,避免對寶寶造成傷害。

預防蚊蟲叮咬的方法

除了在被蚊蟲叮咬後擦藥處理之外,爸爸媽媽也可以幫寶寶做好防蚊的工作,因蚊子容易被汗液味道吸引,當寶寶在戶外運動時,爸爸媽媽必須定時幫寶寶擦汗,降低叮咬機率,若是所處地位於山區,在凌晨5點~7點與下午4點~7點是蚊子活動力最旺盛的期間,盡量別讓寶寶在這兩個時段前往草叢或積水較多的區域,也須避免讓寶寶穿深色衣服,盡量以素色長袖服裝為主,最後也可在寶寶的四肢噴灑適合寶寶的防蚊液,娃娃車外也可加裝一層蚊帳,加強防蚊效果。(延伸閱讀:蚊子最愛叮咬3大族群‧可隨身攜帶中藥防蚊包

若是在室內,爸爸媽媽應注意屋內的盆栽或浴缸等容器,有無積水狀況,避免孑孓滋生,也須定時檢查家中紗窗是否有破損的情形,避免外面的蚊蟲飛進屋內。

(推薦文章:做好防護和蚊多說再見
(推薦文章:宥勝兒露營二周蚊蟲叮咬,全身紅腫癢!老婆說:增強免疫力!女兒說:辛苦但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