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帶寶寶不慌亂!8招必學招式媽媽們請筆記
(2021.09更新)除了第一胎缺乏經驗,現代媽咪有時也會因為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導致在帶孩子時形同〝一個人〞孤軍奮戰;有著新手上路的疑惑,更有缺少支持和支援的不安,太多的委屈或抓狂不但於事無補,還可能讓妳因此飽受產後憂鬱之苦。
該如何避免慌亂、失控?該調整的是小孩還是大人呢?除了事前準備建立信心,抓穩自己的育兒方針尤其重要,本文8招,讓妳一個人育兒照樣開開心心!
的確,新手媽咪的育兒心情經常是遊走在天堂、地獄間的前後一分鐘,而所擔憂的事情又多來自〝過去所沒有〞,這份不安簡單說就是〝沒經驗〞讓她們顯得手足無措,難怪多數父母在為孩子尋找保母時,第一個想到的資格往往就是「經驗要豐富」。
育有一女的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臨床心理師杜長齡指出,女人並非一夕之間就變成媽媽,懷胎那十個月正是學習當媽媽的最好時機。
想要臨危不亂,做準備、下功夫是必要的。杜長齡心理師認為,懷孕期間,媽咪除了要把自己跟腹中胎兒照顧好,撥時間去思考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母親,跟想要擁有什麼樣的親子關係是很重要的。
「例如:妳是以孩子為中心型的媽媽?還是必須兼顧工作的職業婦女?願意為孩子犧牲一切跟調整生活形態?還是希望訓練寶寶生活規律、盡早獨立?坊間育兒書籍琳瑯滿目,裡面存在許多不同的意識型態,準媽媽應該先找到自己所認同的價值觀或核心的想法,才會知道怎麼去準備,以及面對和處理孩子出生後各式各樣的困難與挑戰。」
當媽咪混亂無助時,家人(尤其先生)的支持和適時支援就必須登場,千萬不要讓自己不好的情緒累積,甚至達到最差的頂點。雖然媽咪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但那並不表示所有育兒工作得一肩扛,溝通需要休息和支援是必要的。
杜長齡心理師提醒媽咪:「有快樂的媽咪才有快樂的孩子!」
當妳能夠信任自己並能享受跟孩子之間所發生的一切時,妳就會發現經驗並非〝快樂育兒〞的唯一關鍵,儘管自己經歷了初為人母的焦慮跟混亂,欣賞跟參與嬰兒的成長就是快樂的來源。
※達成方法※
在孕期便開始補充育兒知識、參加醫療院所的媽媽教室,或者聆聽有經驗的媽咪分享經驗等,收集資訊後找出適合自己的路去走。
※達成方法※
仔細觀察孩子,包括他的每日作息、生理心理需求等。相信有愛就有力量;相信有心就能找到方向。
究竟有哪些媽咪是一個人在育兒呢?凱西隨著先生工作外派比利時,寶寶出生滿月後便和先生遠赴他鄉,語言跟交通隔閡讓她的育兒生活十分孤單。來自對岸山東的王婕因為婚姻關係,挺著6個月大肚子便搬來台北與先生一家人同住,語言雖不是問題,但文化差異常讓她在育兒時形同一個人。甚至,另一半是家庭經濟唯一支柱者,負責照顧孩子的一方,想必也是形單影隻。
對於較小的嬰幼兒來說,他們通常只會認定一位主要照顧者,如果這位主要照顧者能與他建立很好的依附關係,那根本無須過分擔心。當孩子漸漸長大,如果還是只由一位父母照顧,那其他家人的參與、照顧程度就更為重要。
總之,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下的變向單親,該調整的通常是大人的觀念。「當較少帶孩子的一方正在跟孩子相處時,另一方應該給予完全的信任跟空間,無須隨伺提醒或引導,親情的力量會自然將他們靠近,妳只需給他們單獨相處的時間。」杜長齡心理師提醒道。
※達成方法※
保留一、二項親執工作給較少陪伴孩子的一方,例如媽咪可以把某一種親子活動、洗澡或睡前閱讀的工作留給爸爸。
一人獨攬育兒工作的媽咪更應該就近培養〝媽咪代班人〞,正所謂「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無論身體或心理,媽咪都需要這樣培養一位以上的幫手。
※達成方法※
與長輩同住或住附近者,長輩是第一人選,若與親人距離較遠或身處異鄉,媽咪可就近了解臨時保母的支援或在社區培養可彼此支持的好朋友,必要時孩子才不會無人托顧。
害怕自己一個人獨自帶孩子出門,許多一個人帶孩子的媽咪無意間把自己變成「宅媽」,事實上,孩子需要的成長環境應該是多元的,媽咪也可利用環境轉換來改變心情。
軟體,指的是媽咪需要充電、休息或舒壓時的龐大後援。例如仍在哺乳期,媽咪該多補充哪方面的營養,又能同步進行產後瘦身計畫?媽咪可以諮詢的對象、管道哪裡有?萬一乳腺炎或感冒了怎麼辦?誰可以幫忙帶寶寶半天,讓自己休息等。
硬體,指的是可以減少媽咪體力或時間的好用育兒用品。例如寶寶開始離乳,媽咪不妨準備一套寶寶專屬餐具、餐搖椅等,一方面提高寶寶對飲食的興趣,另一方面在固定位置用餐可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習慣且安全用餐等。
※達成方法※
信仰團體、婦女新知團體、網站討論區等,在安全條件下,媽咪可衡量時間多建立支援管道。
書籍或育兒網站有很多熱心的經驗媽咪會分享育兒好物,媽咪不妨多收集,然後整理出一套自己要用的育兒用品清單,多利用科技商品來減輕家事負擔。
經歷/美國聖依麗莎白醫學中心臨床心理師
台灣大學附設醫院兒童精神科研究助理
學歷/美國波士頓學院諮商心理學碩士
PART 1新人篇
新手也可快速累積經驗
在《第一次當媽媽就上手》一書中,有段文字這樣描述新手媽咪的心情:「我喜歡當媽媽,但卻對自己情緒上的起伏措手不及。有時候前一分鐘還好好的,下一分鐘就變了,情緒在暴躁和平靜、不安和自信、悲傷和快樂之間交替著。我的心情變化莫測,而擔憂的事也是過去所沒有的……。」的確,新手媽咪的育兒心情經常是遊走在天堂、地獄間的前後一分鐘,而所擔憂的事情又多來自〝過去所沒有〞,這份不安簡單說就是〝沒經驗〞讓她們顯得手足無措,難怪多數父母在為孩子尋找保母時,第一個想到的資格往往就是「經驗要豐富」。
當個稱職媽媽,孕期就要下功夫
然而,並非所有新手父母的育兒經驗都等於「零」,經驗可以是自身經歷的累積,也可以是透過一些方法(例如閱讀育兒書籍、參加媽媽教室等)轉換並快速累積。育有一女的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臨床心理師杜長齡指出,女人並非一夕之間就變成媽媽,懷胎那十個月正是學習當媽媽的最好時機。
想要臨危不亂,做準備、下功夫是必要的。杜長齡心理師認為,懷孕期間,媽咪除了要把自己跟腹中胎兒照顧好,撥時間去思考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母親,跟想要擁有什麼樣的親子關係是很重要的。
「例如:妳是以孩子為中心型的媽媽?還是必須兼顧工作的職業婦女?願意為孩子犧牲一切跟調整生活形態?還是希望訓練寶寶生活規律、盡早獨立?坊間育兒書籍琳瑯滿目,裡面存在許多不同的意識型態,準媽媽應該先找到自己所認同的價值觀或核心的想法,才會知道怎麼去準備,以及面對和處理孩子出生後各式各樣的困難與挑戰。」
不慌亂,信心和支持很重要
杜長齡心理師在臨床經驗中也發現,不同的媽咪在處理育兒狀況題時的反應與情緒波動跟媽咪本身的年紀、內心成熟度、婚齡、婚姻狀況、與其他家人的關係都有關連。當媽咪混亂無助時,家人(尤其先生)的支持和適時支援就必須登場,千萬不要讓自己不好的情緒累積,甚至達到最差的頂點。雖然媽咪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但那並不表示所有育兒工作得一肩扛,溝通需要休息和支援是必要的。
杜長齡心理師提醒媽咪:「有快樂的媽咪才有快樂的孩子!」
發展良好的親子關係
另外值得一提的,媽咪和寶寶建立的關係品質往往也是媽咪心情的重要指標。健康的依附關係是剛出生寶寶必須要的,正常而健康的寶寶有安全感自然不容易哭泣,建議媽咪應努力發展親子間良好的依附關係。當妳能夠信任自己並能享受跟孩子之間所發生的一切時,妳就會發現經驗並非〝快樂育兒〞的唯一關鍵,儘管自己經歷了初為人母的焦慮跟混亂,欣賞跟參與嬰兒的成長就是快樂的來源。
破解招式
【第1招】確定自己要成為哪一型的媽媽
天下媽咪愛孩子的心情是一樣的,但天下媽咪愛孩子的「方法」卻不一定相同。孩子出生後各種挑戰會接踵而至,再好的育兒方法也不會適用於每一個孩子,媽咪要很清楚自己和家人可以提供給寶寶的是什麼,而不是一昧的去奢望自己當下無法提供給孩子的。※達成方法※
在孕期便開始補充育兒知識、參加醫療院所的媽媽教室,或者聆聽有經驗的媽咪分享經驗等,收集資訊後找出適合自己的路去走。
【第2招】相信妳是孩子世上最棒的媽咪
在孩子尚未長大成人之前,世上不會有人比主要照顧者更了解孩子,如果媽咪就是那位主要照顧者,那妳對寶寶而言,妳就是他世上最棒的媽咪。在所有的育兒方法中,其他人的經驗都只是意見,請根據自己對孩子的觀察,找出最適合孩子的方法去照顧孩子。※達成方法※
仔細觀察孩子,包括他的每日作息、生理心理需求等。相信有愛就有力量;相信有心就能找到方向。
【第3招】及早與寶寶建立良好依附關係
美國心理學家Dan Hughes認為,每個孩子都需要與主要照顧者建立「依附關係」;健康安全的依附關係是孩子人格發展的基礎,透過這份關係,孩子的內在世界能夠被父母了解跟接納。※達成方法※
安全依附關係的建立可以透過跟孩子玩遊戲(Playfulness)、接納(Acceptance)、對孩子內在世界的好奇(Curiosity)和同理(Empathy)等方法。
PART 2孤軍奮戰篇
變相的單親媽媽照過來
台灣人早已是地球村居民,新移民文化也在台延燒,媽咪的育兒環境不再是原本熟悉地者比比皆是;不論先生在不在身邊,「一個人育兒」的感覺常常會讓這些媽咪視同「變相的單親媽媽」。究竟有哪些媽咪是一個人在育兒呢?凱西隨著先生工作外派比利時,寶寶出生滿月後便和先生遠赴他鄉,語言跟交通隔閡讓她的育兒生活十分孤單。來自對岸山東的王婕因為婚姻關係,挺著6個月大肚子便搬來台北與先生一家人同住,語言雖不是問題,但文化差異常讓她在育兒時形同一個人。甚至,另一半是家庭經濟唯一支柱者,負責照顧孩子的一方,想必也是形單影隻。
與其消極擔心不如積極尋援
理想中,孩子至少應該要由夫妻共同來教養,如果長期少了任何一方,負責教養的一方可能在無形中多出一分壓力,而無法陪伴成長的一方也可能略顯遺憾。對此,曾經有過類似經驗的杜長齡心理師認為,「承認並接受現況」是帶孩子的一方在心理上必須要有態度,而利用雙方長輩支援是最安全而快速的方法。對於較小的嬰幼兒來說,他們通常只會認定一位主要照顧者,如果這位主要照顧者能與他建立很好的依附關係,那根本無須過分擔心。當孩子漸漸長大,如果還是只由一位父母照顧,那其他家人的參與、照顧程度就更為重要。
總之,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下的變向單親,該調整的通常是大人的觀念。「當較少帶孩子的一方正在跟孩子相處時,另一方應該給予完全的信任跟空間,無須隨伺提醒或引導,親情的力量會自然將他們靠近,妳只需給他們單獨相處的時間。」杜長齡心理師提醒道。
破解招式
【第4招】親情只需放手讓他們靠近
不要過度膨脹另一方經常不在孩子身邊的問題,時間多寡並非親情強弱的唯一因素。對於忙碌工作的一方,當他有時間陪伴孩子時,也不要當場給予太多的指導和意見。※達成方法※
保留一、二項親執工作給較少陪伴孩子的一方,例如媽咪可以把某一種親子活動、洗澡或睡前閱讀的工作留給爸爸。
【第5招】就近培養〝媽咪代班人〞
一人獨攬育兒工作的媽咪更應該就近培養〝媽咪代班人〞,正所謂「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無論身體或心理,媽咪都需要這樣培養一位以上的幫手。※達成方法※
與長輩同住或住附近者,長輩是第一人選,若與親人距離較遠或身處異鄉,媽咪可就近了解臨時保母的支援或在社區培養可彼此支持的好朋友,必要時孩子才不會無人托顧。
【第6招】讓不一樣的場景轉換心情
害怕自己一個人獨自帶孩子出門,許多一個人帶孩子的媽咪無意間把自己變成「宅媽」,事實上,孩子需要的成長環境應該是多元的,媽咪也可利用環境轉換來改變心情。
※達成方法※
住家附近的社區小公園,是孩子的玩樂天堂,也是媽媽和寶寶結交朋友的好地方,更是心情轉換的緩衝區。
杜老師的育兒經
「孕期我看到許多育兒書籍,都在教媽咪如何將新生兒的作息調整,以配合大人的生活形態或需求,但女兒剛出生時,我感受到孩子當下的需求和本能並非如此,而我期許自己是一個懂孩子的媽媽,也願意配合他所有的需求,所以我放棄了許多訓練跟調整她的想法,信賴小小的她所要傳遞給我的訊息並相信自己有回應的能力,放下之後,我反而更感到輕鬆和快樂」PART 3幫手篇
軟硬兼備媽咪所向無敵
解決好情緒問題後,一個人帶寶寶的媽咪最好還能將身邊育兒所需的軟、硬體建立起來,如此一來,媽咪就能從容且優雅地快樂育兒了。軟體,指的是媽咪需要充電、休息或舒壓時的龐大後援。例如仍在哺乳期,媽咪該多補充哪方面的營養,又能同步進行產後瘦身計畫?媽咪可以諮詢的對象、管道哪裡有?萬一乳腺炎或感冒了怎麼辦?誰可以幫忙帶寶寶半天,讓自己休息等。
硬體,指的是可以減少媽咪體力或時間的好用育兒用品。例如寶寶開始離乳,媽咪不妨準備一套寶寶專屬餐具、餐搖椅等,一方面提高寶寶對飲食的興趣,另一方面在固定位置用餐可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習慣且安全用餐等。
破解招式
【第7招】善用團體__分享與學習
一旦晉升父母階級,媽咪可多與同樣為人父母的朋友相聚,或者主動參予關心親子教養的團體,透過團體聚會,媽咪可快速學習相關知識、技能,有困擾時也可彼此分享、抒發壓力。※達成方法※
信仰團體、婦女新知團體、網站討論區等,在安全條件下,媽咪可衡量時間多建立支援管道。
【第8招】必備好物__省時又省力
書籍或育兒網站有很多熱心的經驗媽咪會分享育兒好物,媽咪不妨多收集,然後整理出一套自己要用的育兒用品清單,多利用科技商品來減輕家事負擔。
※達成方法※
跟親朋好友廣布需要育兒用品,接收二手品不但可節省金錢,前人的使用經驗也可縮短自己的摸索時間,事半功倍。
杜長齡 臨床心理師
現任/懷仁全人發展中心專任臨床心理師經歷/美國聖依麗莎白醫學中心臨床心理師
台灣大學附設醫院兒童精神科研究助理
學歷/美國波士頓學院諮商心理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