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星陳諭確診新冠肺炎,2歲兒子也被感染!病毒已散布生活中,努力防疫還是會中鏢
40歲台灣女星陳諭在馬來西亞感染新冠病毒,用親身經歷提醒大家:「病毒無處不在,再小心都會中。」一定要努力保持每天運動和飲食均衡,提升自己的免疫力。
陳諭:你可能也感染過病毒,但以為只是感冒
2013年遠嫁馬來西亞的40歲台灣女星陳諭(原名陳詩瑩)育有兩子,驚傳感染新冠病毒(COVID-19),2歲小兒子也中鏢!她在Instagram提到染疫過程,一直以為小感冒,沒想到竟是新冠肺炎,她強調:「病毒已經無處不在,再小心都會中。」陳諭表示,她是依照拍攝程序要求,在進劇組前先做檢驗,才知道自己感染了,她在2021年1月12日確診。她提到,在檢驗前一週她有流鼻水,但她一直有鼻子敏感的問題,「我以為是鼻子過敏,誰知道是徵兆。」
醫師告訴陳諭,感冒症狀與染疫症狀很難分辨,除非真的做了檢驗,否則大部分的人都以為是小感冒,可能去藥局買藥吃,後來就康復了,「你可能也感染過病毒,但你自己以為是感冒而已。」
(延伸閱讀:新冠家庭群聚效應擴大!護理師同住丈夫、女兒全確診,陳時中:遭強勢變種病毒攻擊!避免家庭群聚感染,家有嬰幼兒注意3點)
病毒存在於生活周遭,努力防疫也會被感染
陳諭說,她必須出門採買日用品和食物、進劇組拍攝,拍攝時也無法戴口罩。她認為最近的確是把自己逼得太累,吃也沒好好吃,抵抗力一弱就「中獎」。她再次強調:「畢竟醫生也說了,病毒已經存在我們周遭,我們努力防疫是減低感染風險,而不是保證完全不被感染。」其實陳諭是朋友口中非常「潔癖和神經質」的人,她已經儘量保持運動的習慣和均衡飲食,並做好防範,「我出門是口罩眼鏡都戴著,而且走到哪就消毒液噴到哪。」但還是被感染了。
她推算感染時間,「應該是在我們家附近買菜時被傳染的!」除了自己,「好久沒見到的朋友告訴我,他們也確診了,他們家人也是,也都和我一樣一開始都沒有症狀,好可怕。」
還好,她感染的是輕症
再小心還是會中鏢,為何還要防疫?陳諭以自身經驗提醒,防範至少可以減輕感染後的嚴重度,保健身體均衡飲食可以加速感染後的復原,「現在不是沒做好防範措施才會生病,像我做了那麼仔細,還是感染了,還好,是輕症。」她說,如果完全不防疫、輕蔑以對,不幸感染了,「在ICU插管的時候,後悔也來不及。」她把這次染疫當做警惕,「這麼小心還確診,表示病毒真的無處不在!」提醒自己,康復之後就要更加努力保持每天運動和飲食均衡。
隔離的第4天,陳諭失去嗅覺、開始咳嗽
陳諭在家裡的房間裡隔離,她在居家隔離第4天,開始失去嗅覺、入夜會咳嗽,衛生部安排先生和大、小兒子去檢測。另外,她在確診第4天,也開始服用兩年前入住月子中心時的中醫師開給她的中藥和防疫茶,眾多朋友送了許多食物和營養品來,讓她很感恩。第8天,2歲小兒子也確定感染
確診的第8天,她說,除了還有一點咳嗽和沒嗅覺外,其他症狀都消失了,但沒想到,2歲的小兒子在此時確診了,兩人開始在同一個房間隔離,不過好消息是,她和小兒子的狀況,「都是康復到接近無症狀的狀態了」,更慶幸的是,先生和大兒子檢驗報告呈現陰性。(延伸閱讀:新冠境外家庭群聚感染,媽媽與兩名10歲內兒童確診!注意兒童感染特點與成人有3點不同)
確診第10天,兩人都沒有新冠症狀
確診第10天,也就1月22日,陳諭接到衛生部的電話,帶著一樣確診的小兒子去醫院做檢查,量血氧、血壓、體溫、看舌頭,她說醫師宣布:「我們都沒有症狀了,原本可以今天拿到我的Release Letter(不會傳染也不需要再隔離的文件),但因為兒子還沒隔離滿10天,我仍然需要照顧兒子。」但現在的陳諭和小兒子已經狀態穩定,不需要轉住院,醫師同意讓兩人回家繼續隔離到下一個星期再去做檢查,通過後就能拿到 Release Letter。
嬰幼兒家庭防疫措施.家庭環境消毒6事項
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越來越多,大人如何避免將身上的病毒傳染給嬰幼兒?茂盛醫院小兒科醫師簡佳裕提醒,平時可增加嬰幼兒免疫力,主要是飲食均衡、睡得飽、穿得暖、適度運動和曬太陽;同時要避免感冒,或是進出醫院時被傳染的機會。爸爸媽媽務必記得幫嬰幼兒勤洗手、手推車使用防風罩,而家庭環境的部分,亦可進行以下措施,來加強防疫:
1. 保持家庭環境衛生、乾淨、整潔。
2. 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可以用酒精消毒擦拭物體表面一次。
3. 廁所如果髒汙了,可用稀釋的漂白水進行消毒。
4. 玩具和生活用品,能耐高溫的物品,可用消毒鍋或開水煮沸消毒;不耐高溫者,可選擇酒精噴灑,或是放置在陽光下曝曬。
5. 保持地面清潔乾燥,不能有潮濕的角落,以避免病毒細菌滋生。
6. 最近很夯的次氯酸水產品,濃度太高對皮膚不好,萬一小孩誤食會有危險,使用於環境清潔也要小心使用。
(推薦閱讀:接生到隔離中確診產婦,護理師母乳媽媽:家裡孩子仍在等著我,但好怕自己身上有潛伏的病毒)
(推薦閱讀:兒童新冠病毒感染特點,與成人相似卻有3點不同!爸媽多注意特徵,才能及早發現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