宥勝老婆林慈惠崩潰擠奶、親餵到產後憂鬱,女兒是高需求寶寶!回想這趟失控旅程全是淚
宥勝女兒蕾蕾是高需求寶寶,而慈惠照顧到後來,才發現自己患了產後憂鬱,她說,雖然她好愛好愛孩子,但如果她和蕾蕾單獨待在一起,竟會覺得窒息……
宥勝老婆林慈惠產後擠不出奶、女兒黃疸住保溫箱
當媽媽有多辛苦,只有當過母親才知道。宥勝的老婆本名是「林慈惠」,平常看到影片裡的她,總是笑得真誠開懷,從沒想過原來她產後馬上進入了哺乳地獄,而女兒蕾蕾是高需求寶寶,更被產後憂鬱困擾了好久好久……當了媽媽的辛苦難以言說,因為常常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竟笑了,想起孩子滿滿甜蜜,可是每一個笑容背後都藏著心酸與淚水。時間回到6年前的4月9日,當時女兒蕾蕾出生了。慈惠在臉書上分享,她其實是個「不認真的孕婦」,因為知道自己容易焦慮,所以懷孕期間她選擇不讀太多相關訊息,這樣的開朗、神經大條的她,產後赫然發現,她「精神上卻來到了地獄」。
產後兩天,慈惠擠不出奶,但蕾蕾哭著要喝奶,寶寶一喝奶就睡著了,媽媽以為她是喝完奶才累得睡著,後來竟發生黃疸過高被留院觀察,只能睡保溫箱。為了讓蕾蕾的黃疸指數降下來,她想辦法擠奶搭配配方奶,才度過難關,也讓她鬆了一口氣,「還好,我們都很努力!」
蕾蕾是高需求寶寶,慈惠不自覺中患了產後憂鬱
進了月子中心,本以為終於要解脫,沒想到是地獄更進階的一層。蕾蕾總是哭,月中護理師本來覺得她沒吃飽,不斷加奶量,慈惠也拼了命想辦法擠奶,後來發現女兒只要一到她身上親餵,馬上就會睡著,才猛然驚覺,「她是個高需求寶寶」。慈惠無奈說,「1歲之前她幾乎是沒辦法和我分開的,唯一一次晚上出門,是去看電影菜鳥的首映。」她說,還好蕾蕾只要有媽媽的奶,就一切好說、乖乖配合,讓她得以帶著女兒跟著宥勝大江南北的跑。(延伸閱讀:高需求寶寶大哭小心引發嬰兒摒息症猝死!林舒語兒子哭到翻白眼昏倒,還好她趕快這樣做……)
然而,忽然有一天,慈惠發現,「雖然我好愛好愛我的孩子,但如果只有我們待在一起,我會覺得窒息。」一直到後來的後來,「我才知道,原來產後憂鬱跟了我好久好久。」
(延伸閱讀:阿諾爆產後憂鬱!女兒出生哭到臉發黑住保溫箱,坦言聽到哭聲有陰影,邊親餵邊哭,4方法告別憂鬱)
母奶配方奶都好,媽媽請放過自己
堅強獨立的慈惠,總是默默承受著育兒的辛苦,但走過這個過程的她,想告訴所有的媽媽:「請注意產後憂鬱!母奶好配方奶也好,媽媽請放過自己。」她也很感謝蕾蕾來到她的生命,陪著她從一個「好菜好菜」的媽媽,變成了「一個還在努力長大的媽媽」!高需求寶寶長大會特別貼心,慈惠說:「她甚至還想趕快長大,只為了想保護我。」
有了女兒後的人生,充滿累與淚,她不禁感嘆:「雖然讓我的人生有些失控,但也多了好多好多沒想過的旅程。」她在蕾蕾6歲生日這天,告訴女兒:「可愛的小天使,謝謝你選擇我做你的媽媽。」
你家也有個愛哭愛黏媽媽的高需求寶寶嗎?
你家寶寶也像蕾蕾一樣,幾乎沒辦法跟媽媽分開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黛玲表示,高需求寶寶的觀念由美國兒科專家西爾斯博士提出,他認為高需求寶寶主要有以下11項特質:1. 反應強烈:一不順他意就開始哭。
2. 容易激動:遇到挫折非常激動。
3. 感覺敏感:一定要固定的人陪伴或處於熟悉環境,對各種變化很敏感,不太能接受改變。
4. 需求很多:尿布一濕就馬上要換,肚子一餓就馬上要吃,父母沒注意到寶寶給的訊號,就會大吵大鬧。
5. 堅持度高:一定要有人抱才會安靜等。
6. 活動量大:整天精力充沛。
7. 難入睡容易醒:環境中出現小刺激,就容易醒了。
8. 難以預期:今天安撫的方式有效,明天可能就失效,每天爸媽都要變化不同的招數。
9. 極度黏人:無時無刻都要大人陪著。
10. 無法自我安撫:訓練3~6個月大寶寶的睡眠規律時,高需求寶寶較難自我安撫,即使爸媽用了各種安撫方式如:奶嘴,可能還是沒用。
11. 嚴重分離焦慮:他們的分離焦慮會比一般寶寶來得早、更晚消失,嚴重度比一般孩子更強烈。
以上特質,寶寶中的項目越多,爸媽就越辛苦。
用3招拆解高需求寶寶的心
高需求寶寶的內心很敏感脆弱,但長大後會像蕾蕾一樣貼心可愛,這樣的孩子不要硬碰硬,改用拆解他心的3大絕招。.6個月大以上:延宕滿足
可嘗試「延宕滿足」的方法,例如:寶寶肚子餓了,可試著拉長時間餵寶寶喝奶,期間如果寶寶哭鬧可試著先安撫。一開始拉長餵奶時間不要太久,1歲內寶寶拉長1、2分鐘就好,先讓他習慣再慢慢延長時間。6個月大以上寶寶,也可漸漸地幫他建立規矩,如:吃飯就是要在桌上,吃完再下來;或是要玩下一個玩具,先把上一個玩具收好。如果寶寶哭鬧不配合,爸媽可儘量安撫但不能妥協,一旦他透過這樣的方式達到目的,下次還是會哭鬧。以收玩具為例,可在寶寶哭鬧時安撫,並等他冷靜時協助他收完,再一起玩下一個玩具。.7~8個月大以上:躲貓貓遊戲
會有分離焦慮,想黏著大人,這時可跟他躲貓貓遊戲,讓他習慣大人離開一下,還是會回來。.1~2歲以上:數數遊戲
可教孩子數數,如:「數到10或時鐘長針指到10,媽媽就過來囉!」用延宕滿足方式對待孩子。劉黛玲醫師提醒,如果爸媽試了幾次,孩子還是沒辦法做到,也不用太勉強,因每個孩子的發展有快有慢,可過一段時間再嘗試看看。(推薦閱讀:高需求寶寶心中最美回憶,竟是媽媽7年來無法一覺到天亮的畫面......媽媽Rubato花3年育嬰假陪伴孩子,成為孩子最信任的家人!)
(推薦閱讀:高需求寶寶不難帶!爸媽必備的6大照護攻略,孩子搖身變成天使寶寶,讓長輩旁人閉上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