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照護> 一歲多不會喊爸媽正常嗎?習慣獨自玩耍、緊盯平板,現代孩童語言發展遲緩比例增

一歲多不會喊爸媽正常嗎?習慣獨自玩耍、緊盯平板,現代孩童語言發展遲緩比例增

寶寶一歲多了,還不會喊「媽媽」、「爸爸」,這正常嗎?醫師指出,國內家庭幾乎只有生育一個寶寶,爸媽如未常陪著閱讀、親子互動,容易讓孩子語言發展遲緩,建議家長參考寶寶手冊內容,如覺異常,積極就醫。

  國泰醫院兒童發展評估暨早期療育中心主任暨小兒科主治醫師王麗君說,幼兒發展遲緩症狀多樣化,可分為認知、語言溝通、動作、人際社會及生活自理發展遲緩或全面發展遲緩等。

  不過,每項遲緩症狀都有其背後真正原因,以動作發展遲緩為例,當快五歲的小朋友仍然無法單腳跳,就可能罹患先天神經肌肉疾病,必須藥物、復健雙管齊下,才能改善症狀。

外來刺激不足,導致語言遲緩比例增加

  王麗君指出,在早期療育門診中,以語言遲緩兒最為常見,少部分為聽力及智能受損,以及自閉症所致,大部分原因為外來刺激不足,因為少子化,家裡環境單純,沒有年齡相近的孩子陪著玩,以致語言發展較差。(延伸閱讀:寶寶不愛說話、口齒不清都有解!學齡前語言發展里程碑&口語訓練訣竅

  王麗君說,曾有家長帶著一歲多、還不會喊「媽媽」的幼兒至早療門診,經過診斷,聽力及智能均正常,進一步瞭解及分析發現,家長習慣讓孩子獨自玩耍,或盯著平版觀看卡通,以致孩子語言發展能力受阻。

  王麗君提醒,孩子如果已經一歲多,還無法喊出「爸爸」、「媽媽」,到了兩歲,說不出「爸爸抱抱」、「媽媽抱抱」等簡單句子,或是到一歲半仍然無法走路,家長就應帶著幼兒就醫。

及早治療,找出原因才能有效改善

  「找出造成發展遲緩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王麗君說,早期確診,正確治療,擬定個人化的療育課程,才能讓遲緩兒迎頭趕上同年齡孩子的語言及行為能力。

  舉例來說,孩子如因缺乏外界刺激,以致語言遲緩,經專業評估後,應提早送至幼兒園唸書遊戲,學習團體生活。再者,家長應多陪孩子至親子館、圖書館或是公園,讓孩子能與其他小朋友互動。

延伸閱讀:找出發展遲緩的「根本原因」比療育更重要!不同原因的處理方式各不相同

延伸閱讀:增強寶寶腦部發育、語言能力,家長可從親子共讀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