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副食品> 4個月大~1歲開始的分齡副食品添加、餵食、食材選擇新手指南

4個月大~1歲開始的分齡副食品添加、餵食、食材選擇新手指南

寶寶滿4個月之後,如果表現出好奇大人的食物及用餐方式,或是奶量降低,甚至厭奶,都能視為開始給予副食品的好時機。

4~6個月大.五穀根莖與蔬果為主的食物泥

    此時的副食品給予,主要是為了訓練寶寶的吞嚥能力,讓寶寶習慣食用母奶、配方奶以外的食物,還談不上營養補給。初期的副食品可先從液態的米湯、米精,及糊狀的蔬果泥開始嘗試,以五穀根莖、蔬果這類較好消化的食材為主。

    另外,因為4~6個月大寶寶的主要營養來源仍是母奶及配方奶,副食品的攝取量不必太多,先少量給予,沒有異狀才慢慢加量。藉著幾天變換一種食材,不但給孩子新鮮感,也能觀察出哪些食材容易引發寶寶過敏。剛開始吃副食品,孩子還處在適應期,不習慣食用糊狀食物而吐出、只吃一兩口都是有可能的,家長不需太過沮喪。

Tip:剛開始寶寶可能不習慣濃稠的口感,因此,從水分較多的蔬果汁開始嘗試,確認寶寶可接受,再慢慢減少水份,降低排斥感。

7~9個月大.攝取更多元營養素

    7~9個月大的階段,尤其是全母乳哺餵的寶寶,容易出現鐵質缺乏的狀況,需從副食品中補充鐵質,因此這時可嘗試加入蛋白質,像是肉泥、深海魚肉、豆腐及雞蛋等,皆是不錯的蛋白質來源。

    許育禎營養師表示,原則上,只要夠新鮮,任何食材都可嘗試餵食,若不知從何挑起,魩仔魚、鮭魚都是不錯的選擇,尤其鮭魚營養價值更高,且能幫助嬰幼兒腦部的發展。

    除了食材多樣化,此時還能將蔬果、蛋白質、五穀根莖類等多種食材混合,一道料理中包含兩種蔬菜,一至兩種蛋白質及澱粉,像是南瓜稀飯搭配甜椒、高麗菜,鮮豔的色彩不僅易引起食欲,同時還能攝取到多樣營養素。

Tip:食材不需再打成綿密糊狀,保留一些顆粒感,讓寶寶能用舌頭、牙齒感受食物的形狀,並且慢慢學習咀嚼,怕孩子噎到而持續餵食泥狀食物,反而易造成口腔發展停滯或退化。

10~12個月大.重視寶寶自己吃的意願

    當寶寶已具備一定的咀嚼能力,即可食用帶有顆粒感的軟飯及切碎的蔬菜、肉末,爸媽不妨準備一些手指食物,如:切成長條狀的紅蘿蔔、玉米筍、通心麵、切塊蘋果,讓孩子練習抓握,訓練肌肉及手眼協調能力。孩子用餐時,爸媽也應在一旁時時注意進食狀況,發生意外時才能在第一時間做緊急處置。

    一般來說,6個月大寶寶的視力已發展至一定程度,等到7~8個月大左右,能自己坐正、有抓握能力,就能及早開始練習使用湯匙,初期可挑選握柄較粗、匙面較大的湯匙,更便於孩子挖起食物。

    碗盤底下最好有吸盤或止滑功能,防止孩子不小心一撥就滑走或翻倒。剛開始拿得不好也沒關係,最重要的是爸媽正向鼓勵的態度,孩子才會願意不斷嘗試。

Tip:食材形狀最好是長條、塊狀,避免較小顆或硬質的圓形食物,像是玉米粒、花生,孩子一口吞入容易阻塞呼吸道,增加窒息風險。另外,麻糬、湯圓等具黏性的食物也不宜嬰幼兒食用。

1歲後.挑戰更多新食材

    確認過孩子的吞嚥及咀嚼能力已成熟,1歲後即可和大人食用同樣的食材,也能少量添加調味,但食物還是要以專屬的小剪刀剪成小塊狀,方便咀嚼及吞食,若是有較硬的蔬菜、太乾柴的肉塊、帶骨肉類,應避免給予。另外,雖然可有一點調味,口味還是應儘量清淡,加工肉類、油炸物等過油過鹹的食物仍不建議添加。

    每個孩子學習及發展的進程都有些微差異,如果寶寶已能正常使用湯匙,不妨加入叉子,讓孩子交錯練習不同餐具,也學習選擇用合適的餐具來吃各種類型的料理。等年齡更大一些,視孩子使用狀況,再來準備兒童專用的學習筷,學會用筷子後,寶寶就幾乎能自行食用大部分食物。

Tip:由於寶寶腸胃免疫力還十分脆弱,生菜沙拉、生魚片等生食,保險起見,大一點再嘗試較為適合。此外,為防肉毒桿菌中毒,通常會建議1歲後再讓寶寶食用蜂蜜及蜂蜜製品。

延伸閱讀:寶寶吃得慢就是不愛吃?易過敏食材該及早嘗試?營養師解答副食品添加常見問題

延伸閱讀:寶寶1歲前絕不能碰的地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