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照護> 早產寶寶福音!出生至兩歲,將提供居家照護、專線諮詢服務,國健署:每個孩子都是寶!

早產寶寶福音!出生至兩歲,將提供居家照護、專線諮詢服務,國健署:每個孩子都是寶!

早產寶寶出生時,小小的身軀,住在保溫箱全身插滿管子的模樣,惹人心疼,也因為這樣的體重與外觀,因此被稱呼為「巴掌天使」。



    小勗與小語是對可愛的雙胞胎兄妹,在媽媽的肚子裡才待了26週,就迫不急待來到這個世界。哥哥小勗出生體重1,029克,妹妹小語僅931克,在出生的日子裡,靠著醫療團隊的努力,如今終於可以出院。由於吞嚥與呼吸的協調動作還不完善,因此喝奶時,必須使用氧氣機及血氧機監測,且餵奶時,也常常發生溢奶情形,導致無法呼吸造成臉部發黑,少了專業的醫護人員在旁陪伴與指導,這對小兄妹回家後的每一天,都讓媽媽覺得緊張又挫折。

    甚至,在回診的路途上就怕孩子沒有呼吸,或是血氧過低,半小時的路程像一世紀這麼久。每次看到寶寶喝奶時這麼辛苦,內心覺得很不捨又自責,也不知道餵奶、拍嗝、睡覺的姿勢是否正確,人也變的容易焦慮與不安。所幸醫院告知,未來將提供專業人員居家訪視服務,也提供電話諮詢,無論早晚都有專人可以接聽並給予指導,在疫情趨緩後,醫院的個案管理師也來家庭訪視,現場親自的指導並與媽媽經驗交流後,育兒的路上也將更加的踏實。   

    以小語睡覺容易驚慌為例,經由個管師現場指導後,媽媽才知道寶寶的睡姿可以怎麼調整,兼顧頭型之外,也可以避免溢奶的危險發生,寶寶更有安全感,相對睡眠更安穩。同時,醫院也提供服務專線,碰到問題可以直接撥打詢問,作為雙胞巴掌天使的新手爸媽而言,真的有實質的幫助。隨著時間的累積,現在的小勗與小語已經是6.5kg的健康寶寶。

建立醫療追蹤照護網絡 守護低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

    為了提供早產兒的家庭支持,降低失能及死亡的風險,國民健康署於今年辦理「低(極低)出生體重兒居家照護試辦計畫」,結合醫療院所建立的居家照護模式,提供主動、可近、專業且有品質的居家照護服務。收案對象以出生體重<1,500g,及低出生體重1,500~2,500g伴有合併症或攜帶管路及儀器者的寶寶為主。(推薦文章:兒科醫師陳俊仁這樣照顧兩個早產寶寶~平常心看待.不讓孩子感受父母的焦慮

    並且規劃從孩子出院後,追蹤至矯正年齡2歲,提供居家照護、訪視及專線諮詢等衛教指導服務。並充分整合與運用在地資源,結合地方政府衛生局及早產兒診治醫院建置轉介追蹤、失聯個案及特殊情形通報等標準作業流程,必要時連結社會安全網資源進行橫向合作。

早產寶寶照顧難度高返家即是挑戰的開始

    相較於足月的孩子,早產寶寶因心肺等器官發展未完全成熟,也是神經動作發展、心智評估異常的高危險群,因此必需配合專業醫護團隊定期追蹤,以期能及早發現、及時轉診,達到早期介入醫療或療育效益。這樣的福祉目前共有5縣市5家大型醫院,包含:馬偕兒童醫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高雄中和紀念醫院等加入試辦計畫,過程中提供了許多專業建議及流程修正,當作明年度擴大辦理的考量依據。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每個孩子都是寶,近年的試辦計畫獲得試辦醫院及家長們的正向支持,期待明年度能夠推廣至全國符合服務條件之醫療院所,透過政府與醫護專業攜手,協助父母和家庭共同照護低(極低)出生體重兒,使其健康成長。



(延伸閱讀:早產兒爸媽必修課.這些觀念一定要知道!
(延伸閱讀:早產兒常見併發症有哪些?爸媽掌握四重點,照護脆弱的早產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