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照護> 寶寶「哭鬧」的秘密大解析

寶寶「哭鬧」的秘密大解析

新手媽媽看著寶寶哭個不停,不免會感到焦慮,同時擔心孩子的健康是否有問題。預先了解寶寶哭泣的常見原因,試著以平靜的心情觀察、應對,更能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

    由於寶寶不會說話、溝通,「哭」成了最自然的表達方法。然而,許多家長一看到孩子哭得歇斯底里,不免懷疑寶寶生病、身體出問題。孩子哭泣的原因五花八門,卻只有5~10%的寶寶是真正因生理疾病而哭泣,家長可先評估孩子的基本生理需求是否被滿足。

推薦閱讀:安撫寶寶哭泣so easy!

寶寶哭鬧|腸絞痛|過敏|尿布濕
(寶寶哭泣有可能並非生病,而是其他原因。圖/shutterstock)

寶寶哭泣常見5原因

1. 肚子餓

    寶寶因為肚子餓而哭泣的比例很高。在哭鬧前,寶寶可能已經傳達出飢餓的訊息,例如:嘴巴張開、吐舌,或是身體扭動等。家長可在平日觀察寶寶喝奶、吃副食品前後的狀態,熟悉寶寶的行為模式,進而掌握合適的時間滿足其飲食需求。

2. 太熱或太冷

    寶寶調節體溫的能力還未成熟,若身處在太熱或太冷的環境,身體也會因此容易感到不舒服而哭鬧。有時候,父母或家中長輩擔心孩子著涼,習慣替寶寶穿過多衣服,但反而造成寶寶感到太熱於是哭泣。其實寶寶穿的衣服件數跟成人一樣即可,免得過猶不及,且注意保持適當的環境溫度。(夏天約25°C~26°C,冬天則為20°C~25°C)

3. 尿布濕

    寶寶長時間穿著尿布,屁股持續在潮濕悶熱的環境中,且反覆接觸排泄物,必定會引發不適,自然容易哭鬧不停。媽媽應每隔3~4小時更換尿布,並選擇透氣良好的材質,而當有排泄物時,要以清水清洗小屁屁。 

4. 對奶類過敏

    有些孩子對配方奶過敏,因蛋白質的刺激而引發肚子疼痛。一般孩子吃飽後能睡得很安穩,但寶寶若對配方奶過敏,會較容易吐奶,且吃飽後大約30分鐘到1個小時會開始哭泣,有時還會伴隨以下症狀:體重緩慢增加或不增加,大便帶有透明黏液、細微的血絲。

    若確認寶寶對配方奶過敏,建議可改挑選不易引發過敏的水解蛋白嬰兒奶粉;但若寶寶對母奶過敏,母親不需要停止餵哺母乳,而是調整飲食,少吃引發過敏的食物,例如:海鮮、核果類、味精等加工品。

5. 嬰兒腸絞痛

    嬰兒腸絞痛並不是一個病症,而是孩子常見的生理現象,指新生兒在半夜大哭數小時,且不易安撫的情形,好發於1個月大的孩子,而在3個月後通常會減緩。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體重增加很慢或甚至停止增加,則要留意是否為腸胃道的問題;若已排除疾病因素,寶寶白天吃得好、睡得好,體重正常增加,夜間出現哭鬧不已的情況,則通常會認定為嬰兒腸絞痛。

    家長可透過Wessel氏的333原則,簡易評估孩子是否有腸絞痛:每天因為不明原因哭泣3個小時以上、每週有超過3天具有此現象,以及症狀維持超過3週。父母可輕搖寶寶,抱著孩子到其他房間,有時換個環境有助於讓寶寶停止哭鬧。

 

兒科醫師線上回覆
爸媽育兒大小事👇

兒科問題|兒科醫師

延伸閱讀
寶寶哇哇哭,爸媽好困擾!放任嬰兒哭不停好嗎?10招讓寶寶不愛哭
寶寶哭鬧常見10大原因.給予合適安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