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兒童> 兒童照顧> 總是急匆匆幫小孩處理一切?掌握兩技巧讓孩子學會生活自理

總是急匆匆幫小孩處理一切?掌握兩技巧讓孩子學會生活自理

小孩明明就都會,但為什麼什麼事情都要爸爸媽媽做?掌握兩個教養技巧,就能讓孩子學會自己打理生活。

    1~3歲的孩子正處於獨立vs.需要人幫助的生活階段。正學會走、會講話的趴們自認小大人,急於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什麼事情都要自己來;但偏偏個子小、力氣不夠、動作慢,常會讓大人心急的插手幫忙。時間一久難免會讓孩子養成依賴他人的習慣。輔仁大學附設新北市私立幼兒園簡志峰園長說道,家長首先需要了解孩子在不同階段的發展任務,孩子在1到3歲時會漸漸產生自主的需求,不斷嘗試自行完成任務。他建議,爸媽在這個時期不妨讓孩子多嘗試、探索,並透過在旁引導,慢慢培養出孩子的自理能力。

推薦閱讀:幼兒吃飯穿衣小技巧.父母可以這樣教

2個教養技巧幫助孩子學會獨立

1.預留時間與孩子相處

    「關鍵在於,家長願意留多少時間和孩子共處?」他舉例,如果家人一起吃飯的時候,大人總是趕著去上班、開會等,相對的,便沒有足夠時間陪孩子完成一項任務,自然而然演變成家長習慣幫孩子代勞所有事情。

    如果孩子很少有嘗試的機會,可能會導致自信心缺乏,讓孩子過度依賴家長、老師。他表示,「學習本來就是自發性的反應,如果孩子一直依賴他人協助,未來在學習上也會很辛苦。」

2.提早預備.節省收拾時間

    有些父母因為想免除收拾的麻煩,總是幫孩子完成所有事情。「孩子想要做的時候,其實是最好的練習機會,但他不一定能做得好。」他提到,有些父母希望讓孩子自行探索,但當看到地上打翻的食物、散落一地的器具,常因已疲累而容易感到心力交瘁,就很難維持動力讓孩子繼續嘗試。

    對此,簡志峰園長提議,可以提前做相對應的準備,例如,如果孩子想要自己吃飯,家長可以先預想孩子吃飯時會發生哪些情況,在地板上舖好野餐墊、報紙等,這樣即使孩子打翻食物,也能快速清理,讓父母在培養孩子自理能力時,也不致增加善後處理的負擔。

推薦閱讀:孩子上學前必須學會的自理能力,其實透過「做家事」就能養成!


(圖/Shutterstock) 

情境1.穿脫衣服

尊重孩子學習意願

    穿脫衣服與動作發展密切相關,需要鍛鍊孩子的手指肌肉和精細動作才能做得到。孩子從「想要自己穿」到「會自己穿」,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來練習。在教孩子穿脫衣服時,父母應該重視孩子的意願,如果因為覺得麻煩而動手幫孩子穿,反而會抹殺了孩子主動學習的意願,即使褲子穿反了,也要讚美孩子「穿好了!好棒!」以稱讚他獨立完成時所做的努力。

情境2.如廁

用正向態度取代斥責

    如廁訓練一向都是最令父母感到困擾的。剛開始,孩子難免因為玩過頭,或是還不太會表達要上廁所而尿濕褲子,簡如華老師強調,在孩子失敗時,父母要用理解的心,去鼓勵孩子。當父母以正向的態度支持並幫助孩子學習,孩子自然會用最合宜的速度達成目標。

情境3.吃飯

營造溫馨用餐環境

    孩子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吃飯時,會想要自己用餐具吃,父母不要因為怕弄髒環境,或是吃飯速度過慢而排斥孩子練習。簡如華老師表示,從孩子想要自己餵食開始,父母應該給予正確的進食觀念,讓孩子養成習慣,不要邊吃邊玩。用餐過程中,父母需要營造溫馨合宜的環境與氣氛,並替孩子準備合適的餐具及物品,這些都有助於幫助孩子練習吃飯!

情境4.刷牙

讓孩子建立自信

    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潔及衛生的必要工作。1歲半的孩子可以先練習用開水漱漱口,2歲開始,便可讓孩子練習用牙刷刷牙。或許一開始的動作並不精確,但父母仍要不吝嗇的給予鼓勵,幫助孩子建立習慣、愉快、自信的學習自理。若父母擔心孩子刷得不乾淨,可以在孩子刷完後,再幫他檢查或清潔一遍。

情境5.收拾玩具

用遊戲增加收拾動機

    玩玩具很好玩,但是一說到要收玩具,孩子就會開始賴皮!這時的祕訣是,讓收玩具變成一件快樂的事!父母可以用遊戲的方式吸引孩子,例如:「我們來收玩具,看誰收得比較快」、「我們玩輪流遊戲,媽咪收一個玩具、換你收一個玩具」,或是跟孩子說「玩具車累了想要回家休息,它的家在哪裡呢?」讓孩子主動收拾,或是簡單的營造容易收拾的環境,運用一些巧思讓收拾不再是件苦差事。



延伸閱讀:
善用空間、家具教孩子生活自理和創意!看三寶媽如何把「家」翻轉成孩子的大玩伴
培養0~3歲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爸媽保有6心態是關鍵!
我會自己做-培養5大自理能力



兒科醫師線上回覆
爸媽育兒大小事👇

兒科問題|兒科醫師